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發燒反覆,細菌感染應該怎麼辦?

上周五下午,恩七外婆說寶貝好像是發燒了,摸起來頭上特別燙,睡了整整一個下午,但是體溫卻忽高忽低,我下班回去第一次量的是36.5度,吃完飯量的是37.2度,精神也很好,跟我玩了很久,老公加班回來,再量了一下便38度了,但是他整個人還是笑嘻嘻的,看上去好像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我便只是打了幾盆溫水給他散熱降溫,一直到他睡著。

周六早上出門前體溫37度也比較正常,但是晚上回來第一次量的時候38度,第二次量38.4度,後來再量便直接升到了39度,把我跟老公給嚇壞了,我在家一直給他拿濕毛巾散熱,老公到處找藥房買退燒貼,當時已經晚上11點了,很多藥房都關門了,期間我們還去了一趟社區的診所,但是診所的醫生不給看說孩子太小了,必須去大醫院看,他那裡沒有這麼小孩子的葯。

所幸的是溫度還是漸漸降下來,但是第二天早上再也不敢耽誤了,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體溫38.4度,抽血化驗白細胞到了80多,醫生說已經是嚴重的呼吸道細菌感染,口腔也有明顯的紅腫癥狀,開了3天針葯。

當天打完針我立馬就回來補功課了,以下是我這次總結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許多家長看到孩子發燒就著急,急於給孩子退燒。其實,孩子感冒發燒並不是壞事,不要急於退燒。

小兒發熱時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產生的一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髮育。

給孩子退熱時,38.5℃以下最好選擇物理降溫,如多飲水、溫水擦浴等,如果非要用退燒藥,請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孩子發燒細菌感染該怎麼辦?

1摸: 平時經常摸摸寶寶的小手和頸部後面,既可知道寶寶體溫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寶寶的衣著是否合適,穿得過多或過少都不利寶寶的健康和舒適。了解了寶寶的正常體溫,一旦寶寶有發燒,家長就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覺出了寶寶的體溫異常,可用你的額角接觸寶寶的額角,如果明顯感覺寶寶的額頭比你的熱,那麼寶寶多半是發燒了。

2看: 如果寶寶臉部潮紅、嘴唇乾熱、哭鬧不安,或者沒有食慾時,寶寶很可能是發熱了。發熱時身體的水分消耗較大,如果寶寶的小便比平時的尿量少,且小便發黃、顏色較深,寶寶也可能體溫增高了。

3測: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是最確切的。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

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準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