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牛奶表面為什麼會有層膜?

眾所周知,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乳糖、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無機鹽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容易被消化吸收,是十分理想的營養物質。

常溫牛奶是均勻的液體,但為什麼一加熱,就會出現一層膜呢?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乳脂肪的膨脹和乳液粘度的下降促進了脂肪的上浮,使脂肪聚集到牛奶表面。隨著加熱的持續進行,脂肪球膜蛋白髮生變性,失去脂肪球膜的脂肪不穩定,很容易凝結在一起。同時,凝結在一起的乳脂肪還會吸附牛奶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降低表面張力,最後形成更穩定的皮膜,使這層「皮」變得更加牢固,不易破裂,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奶皮」。

那這層奶皮到底能吃嗎?煮出奶皮不代表剩下的牛奶中就沒有脂肪,撇去奶皮的牛奶不等於脫脂牛奶,所以奶業相關專家針對此認為:奶皮要不要吃,還是應當因人而異。對於需要控制脂肪攝入量的人群,如肥胖、血脂高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應當適量吃或不吃;但正在生長髮育的孩子,還是建議把奶皮一起吃下去。如想避免奶皮形成,牛奶加熱後需不停攪拌。

煮牛奶雖是日常小事,可如果加溫不當,容易改變牛奶中的成分,影響其營養價值。那麼怎樣煮牛奶好呢?

[1]不能高溫久煮。鮮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當鮮牛奶加熱到62℃持續數分鐘後,蛋白質微粒由溶膠狀態變為凝膠態,隨著溫度不斷升高,蛋白質的變性也逐漸增加。同時酸性磷酸鈣形成沉澱,從而影響了人體的吸收。當奶溫加熱95℃持續20分鐘時,維生素C破壞60%;當溫度達到100℃以上時,牛奶中的乳糖會出現褐變,並大大改變了牛奶的新鮮風味。因此鮮牛奶只需加熱80℃左右即可。若加熱溫度過高會造成營養成份的大量損失,並且煮的時間越長損失就越多。

[2]不能加糖煮。因為牛奶加入糖後,牛奶中含有的賴氦酸與食糖中的果糖在加熱後形成果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但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而且還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糖是酸性物質,牛奶中的鈣是鹼性物質,二者相遇會使鈣的有效含量大大降低,從而影響了牛奶的營養價值。嬰幼兒飲用牛奶可加入少量冰糖,因為冰糖中含有易吸收的果糖。加入冰糖的牛奶接近母乳,對嬰幼兒的生長髮育有好處。

有的人喜歡直接加熱袋裝牛奶,但這樣到底好不好呢?牛奶的外包裝內側有一層鋁箔。雖然只有很薄的一層聚乙烯膜將鋁箔和牛奶隔開,但是聚乙烯膜的熔點一般在120攝氏度以上,遠高於水的最高溫度,所以不可能在水煮過程中出現破損和熔化,鋁箔也不可能析出重金屬鋁,所以是可以直接飲用的。但是加熱時最好先把牛奶從袋子中倒出來,不然奶皮會黏附在包裝袋上,既喪失了牛奶的美味又會造成脂肪流失。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