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韓劇裡的“窮人”是怎麽取信中國觀眾的?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來源 | 烹小鮮 作者 | 酸酸醬

《迷霧》之後,韓國又有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live》正在播出,豆瓣評分9.2分。

國產都市劇一直被質疑是個“沒有窮人的烏托邦”,月薪8k的小白領也可以穿幾萬一身的Gucci套裝,開幾十萬一輛的私家車。沒有高峰時期的地鐵、便利店裡的便當,草根不像草根,一個個活得像是移動的自動取款機。

這種肉眼可鑒的“假”人設,不僅讓觀眾有代入感了,甚至根本無法入戲,那麽韓劇裡的“窮人”是怎麽取信觀眾的呢?

《live》是一部刻畫草根生活的電視劇。女主韓靜吳(鄭有美飾)是一個待業青年,沒工作期間只能靠在飯店打零工賺錢。除了要整理餐廚殘余,還要經常善後喝醉酒的客人。

喊是喊不醒的,一定要搖,這種經驗之談,可見女主不是第一次遭遇這種事情。

報了警後,把醉酒的客人放在路邊,於心不忍,想跑回去照看,後退了幾步,又折了回來。窮人的世界,獨善其身已經很艱難,只能量力而行,散發有限的愛心。

回到家裡,逼仄的住所,滿牆寫著勵志語句的便利貼,沒有窗明幾亮的CBD高層,所有的置景都貼合女主的身份設定。亂糟糟的房間十分生活化,不像國產劇的取景,一看就是臨時裝修的樣板房。

為了準備求職面試,回到家像打仗一樣做飯、洗澡、燙衣服,一個人恨不得劈成八瓣用,可洗米米灑了、燙衣服衣服焦了、熬粥粥糊了。

印證了一個很詭異的生活規律是,人不得志時,喝涼水都會塞牙縫,而且越急的時候,越容易出錯。

不順的開始似乎早已預示了糟糕的結局。因為用工市場的性別歧視,女主在應聘一家心儀的企業時,輸給了各項指標都不如自己的一位男性朋友,只因為對方企業認為男人比女人好使喚。

從一個學生轉變“社會人”,就像蛇完成一次蛻皮一樣,不僅痛苦,過程還十分孤獨。

當女主強打精神,打電話想向母親尋求安慰時,沒想到不僅遭到了母親的不理解,而且還抱怨說,為什麽別人行,你不行。剛進入大城市拚搏的年輕人,在殘酷的競爭壓力前,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情緒疏導,但是草根家庭的父母,應付自己的生活已經很艱難,無法再承擔多一根的稻草。當他們指責自己孩子“能力不行”“不夠堅強”時,何嘗不是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憤怒。

這種情感刻畫上的細膩與真實,很能引起有共同經歷觀眾的共鳴。

在男主這邊,李光洙此次飾演的角色,則打破了以往大家對他搞笑綜藝咖的刻板印象。尚秀(李光洙飾)是一位礦泉水銷售人員,為了轉正,一天20幾個小時拚業績,吃飯也不忘打電話推銷。

一肩扛,一肩拎,在人群中穿梭送礦泉水的男主,簡直是匆忙、慌亂的年輕人初入職場的真實寫照。

每晚都會為白天努力的自己感動一萬遍。

為了在公司留下來,男主破釜沉舟把哥哥的存款、媽媽的養老錢拿過來認購公司的股份。本以為借此可以順利轉正,卻沒想到公司是個詐騙公司,一家人多年奮鬥毀為一旦。

曾經執筆過《我親愛的朋友們》《那年冬天風在吹》《沒關係啊,是愛情》等多部熱播劇的編劇盧熙京,一直很注重人物塑造的豐滿性和真實性。

比如在職場上可以隨意被任何人碾壓的男主,會在另外一個戰場上尋求征服欲。

打腫臉充胖子,拿出一個月的工資請一群女生喝酒。畢竟生活太憋屈了,多少得給自己尋找一些存在感。

但虛榮就像一戳就破的泡沫,在高昂的酒水費前,男主在最後關頭選擇了逃單。

雖然行為不光彩,但能想起這樣的處理方法,編劇筆力可見一斑,把小人物人性中虛弱、卑劣以及無能為力的一面刻畫地入木三分。

另外,在男女主情感線設計方面,編劇也不落窠臼,避免了以往歡喜冤家或者青梅竹馬等一些老套設定。直至第一集結束,男女主都沒有正面的接觸,而且到現在男女主情感線的走向也不十分明確,變數重重,倒是為劇集增加了很多懸念。

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這不是一部情感戲,而是一個以警察為背景,反映草根人生故事的劇集。

寫草根故事,最怕不接地氣,《live》在人設等方面還是十分貼合普通人的生活真實的。

比如男女主成為警察並不是因為懷抱什麽鴻鵠大志,而是單純地為了成為公務員,可以擁有一個鐵飯碗,十分貼合大多數人的真實想法。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生活的殘酷,貫穿始終。

即便考取了公務員,從警校到成為實習生,男女主同樣面臨著各種遴選。

從進警校的第一天,教官就打破了他們以後可以高枕無憂的幻想,“以為通過了警察考試,來到這所學校,一切就都結束了,覺得自己是公務員了,失去了應有的精神力,從今天開始,把這種想法丟進垃圾桶。”

在殘酷的淘汰制度面前,為了不扣分,每個人都如履薄冰地夾著尾巴做人,心想只要熬到畢業就好了。然而分配後,直面的則是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差異。

以為即將成為偵破奇案的大偵探,沒想到每天不是送迷路的老奶奶回家就是收拾醉漢的嘔吐物。以及,一點點見識社會的不公正和體制的黑暗。

韓劇在描寫一個行業時,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們不是隔靴搔癢的,相反,很多時候它會給大家認識事物,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比如,在鎮壓示威這件事上,很多人會不自覺地把警察放在強勢的一方,但在《live》中,你會發現在這件事上,警察也是處於弱勢的一方。

警官教一群處在實習期的警察念口號“我們今天什麽都不做,絕不退縮、絕不反抗,即使看到同事被踩踏,也不幫忙,也不救助……”

所謂的鎮壓,對警察來說就是挨打,就是無論被砸雞蛋、被撕扯、被踩踏,也要堅挺地站在原地。

除了肉體的傷害,這些新手警察還要面對心靈的折磨,女主會在晚上追問自己“我們為什麽要去揪那些學生的頭髮”。

無論是去年熱播的《今生第一次》,還是這部《live》,可以看見韓劇已經從之前炮製“都教授”“柳大尉”式的完美情人,轉型為現在更多地觀照身邊的小人物,手法從浪漫主義也越發現實主義傾斜。

對比中韓兩國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離開兩國編劇面臨地不同的文化、審查環境,評判兩者的高低是不公平的。但是《迷霧》《live》等韓劇在國內的熱播,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啟示,比如,之前很多國內製片人或者編劇普遍認為,生活本身已經很艱難了,誰願意看一地雞毛的故事,因此,這幾年一味地給觀眾造夢,但從目前的情形來看,現在的觀眾不一定是愛看上億服化道堆砌地高大上的都市精英生活,而是更希望從電視劇看到更多真實感。

同時,在對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刻畫上,我們或許也要多借鑒韓劇的真實細膩,激發觀眾最大的共鳴感。往往這種劇也是最容易引發話題的。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