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服用中藥三月,肝癌晚期患者癥狀便有明顯改善!


「袁大夫,吃了您這個中藥後,我嶽父的病情好多了。精神、體力都不錯,每天能走5-6公里,還能騎自行車。前幾天做的檢查,AFP指標也下降了。」代診的家屬高興地說道。

「精神還不錯,但是不能走那麼多路,肝病害怕勞累,騎車還可以,不要過勞。腫瘤指標下降了,可病情還是很重的,依然氣虛、血瘀、陽虛。」「你這病歷上提到,吃藥有點吃不下,是你們還沒給老人家說明實情,他覺得不吃也行。這樣不好,還是要告訴他,自己要主動吃,堅持吃。開始時,治病如救火,要大劑量用藥,先把病情穩定住。等後面,病情慢慢穩定,我會減量,到時候,他吃起來可能會舒服些。」

2019年6月19日,一位已經服藥三個月的肝癌晚期患者家屬來診,他與袁希福老中醫,進行了一番交流。

2018年夏,老人無緣無故出現了消瘦癥狀,可由於年事已高,家人隻以為是年紀大了,身材縮小,也就未曾在意。即便體重有緩慢下降,他們也沒把癥狀與腫瘤聯繫起來。

直到2019年春節期間,老人感到全身乏力明顯,家人方才意識到異常。於是立刻在2019年3月19日這天,家屬帶著老人到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就診,沒想到完善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肝癌(巨塊型),門脈右支癌栓形成,雙肺轉移待排。

由於家屬與醫生熟識,醫生直言「手術意義不大,建議介入治療+化療,或是靶向治療。但生存預後可能不太理想。」於是家屬便婉拒了醫院的治療建議,轉尋中醫保守治療。

先是在北京廣安門醫院服用中藥治療,可由於起效較慢,遂四處打聽其它的中醫腫瘤治療專科醫院,於是找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2019年3月22日,女婿帶著患者的舌苔、面色照片來到鄭州求治,初診時,家屬直言「雖然沒有稱重,但患者體重可以肉眼可見地,看到在逐漸下降。且乏力明顯,吃完飯後,便想臥床休息。」

本來開完葯後,家屬聽袁希福老中醫說病情較重,以為中藥效果應該沒有那麼多。可沒想到剛服用30劑,家人便看到患者的癥狀有明顯改善,體重開始慢慢上升。繼續服藥,三個月後,AFP指標更是從原來的3.19 96↑下降到78.03↑,血RT正常,肝功能正常。CT結果顯示:肝右葉巨大佔位 130x156x178mm與之前一樣,保持穩定。

看到這樣的結果,讓家屬們喜出望外,於是在今日來診時,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袁大夫。

聲明:

本病例為真實治療案例,在實際治療中,由於患者病情、體質不同,治療效果因人而異,望廣大來診患者與家屬謹慎選擇,理性就醫。

袁希福,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學會全國委員,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院長,三聯平衡療法獨創者,中醫世家傳承工作委員會委員,近40年的臨床抗癌經驗,2019年2月吸引了央視發現之旅節目組的到訪,拍攝了《百年傳承 濟世為懷》專題紀錄片,為中醫治腫瘤的研究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注微信公眾號:xifukangai(希福抗癌拚音),每天獲取腫瘤健康科普知識、腫瘤治療動態,也可以免費在線諮詢腫瘤疾病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