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獻血者日:獻血利弊有多少?這些誤區請糾正!

6月14日是第16個世界獻血者日。

今年世界獻血者日的活動主題是「人人享有安全血液」,旨在全球範圍強調血液安全和公平可及的重要性,鼓勵更多公民成為無償獻血者並定期獻血,為向臨床可持續地供應血液奠定堅實基礎。

1998年10月1日,在中國獻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實施,在全國推行公民自願無償獻血,延續了數十年的有償獻血成為歷史。

自《獻血法》頒布以來,中國無償獻血人次和采血量實現了連續20年持續增長。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1998年全國無償獻血人次約30萬,2018年達到近1500萬。1998年全國采血總量不足500萬部門,2018年達到2500餘萬部門,增長超過4倍。

不過,儘管無償獻血人次不斷增長,但是獻血人群結構分布並不均衡,青年人在獻血團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公務員、高校學生、軍人和醫務人員每千人口獻血率分別為69.2、78、55.8和52.5,遠高於全國水準。

根據首都獻血服務網早前公布的一則信息,2017年度北京市團體無償獻血前100名中,高校超過一半,前10名中,高校佔據9席。

美國雅培公司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千禧一代(指1981-1996年之間出生的人)中,有12%的人表示自己經常獻血,隨著這個數字的增長,千禧一代將成為獻血團隊的主力軍。

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紅十字會一直向世界各國呼籲醫療用血採用無償獻血的原則。

為什麼不提倡有償獻血呢?

在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前,我國的臨床醫療、戰備、備災儲備用血,一直依靠少數人賣血來獲取,由於當時檢測手段有限,管理不嚴,血源性傳播疾病時有發生。一些有償獻血者為了利益驅使,不僅縮短獻血間隔期,更是採用喝鹽水等方式造假。實行無償獻血,可以減少血源性傳播疾病,提高血液質量。

不過,獻血無償,用血卻有償?這讓很多人感到不解。

事實上,血液在用於臨床患者之前需要經過一系列處理過程,包括採集、分離、製備、檢驗、儲存和運輸等,涉及場地設備、儀器材料、人員及管理等成本。不過,根據《獻血法》規定,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免交上述費用。

無償獻血,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那麼獻血者的健康會不會受到影響?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通常,在獻血前,血站工作人員都會按照《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對每一位獻血者進行健康徵詢和血液檢測,血紅蛋白含量不符合要求的獻血者不能獻血。

此外,每次獻血200~400ml,不超過體內血容量的十分之一,且通過機體自我調整,刺激造血器官加快製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補充。因此,按規定在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的情況下獻血,不會造成貧血。

此外,還有很多人擔心「獻血會不會傷元氣」、「獻血會不會得傳染病」?這些都是源於對獻血的誤解。

《獻血法》規定,血站採集血液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制度,采血必須由具有采血資格的醫務人員進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後必須銷毀,確保獻血者的身體健康。

血液可以再生,而生命不可重來。自願無償獻血能夠保障血液的安全,對每一位獻血者來說也是百利而無害的。

正值世界獻血者日,也呼籲更多的健康愛心人士加入到無償獻血行列中來,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