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火一燒,百痛難熬,怎麼辦?

提起這肝火二字,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詳了,並且都會聯想到「生氣」這件事情。沒錯,生活中一有人容易動怒,我們就說他肝火太大。

首先,要糾正看官一個誤區,這就是肝火旺,絕不僅僅是愛生氣這麼簡單。

我們知道,肝火旺,很大程度上源於肝氣不疏。這就是氣鬱才能化火。那麼,肝經的氣血怎麼走呢?看官不妨目及足厥陰肝經的循行圖。你會發現什麼?這肝經所涉及的範圍,實在太廣泛了。它繞陰器、抵小腹、夾胃脘、屬肝絡膽,同時又分布脅肋。既然肝經所涉及的範圍這麼大,難道說,肝氣鬱而化火只能表現為生氣嗎?

當然不會了。我們可以說,愛生氣,只是肝火旺的表現之一,甚至可以說成是「初級表現」。更深更典型的表現,應該是如下這些——

中醫有「肝主目」的說法,故肝火旺盛通常會表現在眼睛中,比如:視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紅、眼乾、耳鳴等等。

肝火旺的癥狀除了在眼睛裡看出,還表現為頭暈、易暴怒、口乾舌燥、頭痛、面目紅赤、口苦、口臭、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等等。肝火過於旺盛還可能出現嘔心的現象,綜上所述,肝火旺盛不可以忽視!

這組癥候,在現代醫學的許多疾病身上,都會體現出來。你看吧,胃炎胃痛的人,是不是在生氣的時候容易發作?你再看他(他)的舌頭,發紅苔黃,脈象弦數,好,這就是肝鬱化火所致。

再比如說,膽囊炎患者,一旦疼起來,十有八九舌紅苔黃,平時愛生氣,脾氣急躁。這不用多說,乃是肝鬱化火。

又比如說,痛經患者,往往情緒急躁、壓力大、一疼起來就痛不欲生。你看看舌頭,舌紅苔黃。這不用多看,十有八九是肝鬱化火。

除了這些,還有那帶狀皰疹、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腸潰瘍、盆腔炎等等,如果用中醫的角度看,很多患者也都症屬肝鬱化火。

是什麼導致肝火這麼旺盛?

1、日常常吃油膩、辛辣及化學合成的藥物,使肝臟的負擔加重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最終導致肝火旺盛。

2、容易生悶氣也會導致肝火上升,建議日常注重情緒控制。

3、B肝患者肝臟如發生病變,使毒素在體內大量堆積,導致比正常人更易肝火旺。

4、體內毒素無法排出,導致氣血不足,影響正常肝功能,而導致肝火旺盛。

所以說,肝火這件事,我們還得用科學和全面的眼光看它。方才所說這些,歸納成八個字——肝火一燒,百痛難熬!

一種食材兩味葯撲滅肝火

先介紹古方一方,這古方來自於金元四大家之一劉完素的代表作《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一書,劉完素在中醫發展史上是佔非常重要地位的。

這方子是什麼呢?它叫做「金鈴子散」,只有兩位葯,組方如下——

葯 方:準備金鈴子、延胡索各30克,研為細末,攪拌均勻,每次服6到9克,用白酒或者溫開水送下,也可以煎煮服用。

這金鈴子散,是很有一番奧妙的。

兩味葯其一——金鈴子:

這裡面的君葯,乃是金鈴子。什麼是金鈴子?它其實就是常見中藥川楝子。這味藥性味苦,寒,歸肝、小腸、膀胱經,一般來說有兩個作用。第一,就是清肝火、泄肝火。第二,就是能行肝氣。你不是肝氣鬱滯而化火嗎?新經絡公眾號提示:這個川楝子,既能夠行肝氣,還能泄肝火,一箭雙鵰,都幫你解決了。

兩味葯其二——延胡索:

在金鈴子身邊的延胡索,也是大名鼎鼎的一味中藥。常言道:「心痛欲死,速覓延胡」,指明它能夠行氣止痛的。延胡索主要入血分,能行血滯。前面的川楝子主要入氣分,行氣滯。兩者搭配,化解氣滯血瘀的問題。故而,延胡索行氣血止痛,輔助金鈴子發揮藥效。

你看,就這麼兩味葯,彷彿是長了眼睛的飛彈,直中病機,沒有半點廢話和拖泥帶水之意,將肝鬱氣滯、鬱而化火的問題都解決了。

別小看這張古方,距離現在有831年的歷史了,在當代依然被廣泛使用,一般用於治療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痛經、帶狀皰疹、疝氣等疾病屬肝鬱化火者。尤其是在胃疼的時候,辯證屬肝鬱氣滯、鬱而化火,用此法,見效神速。

這正是,肝火一燒,百痛難熬,巧用古法,諸症全消。(本編提示:由於每一個人的體質及情況是不一樣的,沒有一種藥方能夠適合所有的人應用,為了安全起見,非專業人士,使用以上藥方時,請在你本地專業醫師的辯證指導下使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