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報告:川普上台兩年,中國對美投資暴跌近9成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

自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就職以來,中國在美投資暴跌近90%,中國買家在美購置住房金額下降56%,令矽谷初創企業、曼哈頓房地產市場和花費數年吸引中國投資的州政府遭殃。

美國業內人士透露,中國投資者對美國市場開放程度表示擔憂。他們在地方官員和聯邦官員那兒受到了不同待遇,而中國投資給美國一些地區帶來了新工廠和就業機會,幫助它們從大蕭條中艱難復甦。

川普上台兩年,中國對美投資暴跌九成

據美國《紐約時報》7月21日報導,川普上台後,一度穩定的中國資金流入美國速度出現減緩。中美都對投資加強了審查,美國經濟則普遍感受到了這種下滑,矽谷初創企業、房地產市場和州政府都受到了影響。

多年來,中國對美投資速度持續上升,大量資金湧入了美國汽車、科技、能源和農業領域,為密歇根州、南卡羅來納州、密蘇裡州、得克薩斯州和其他州創造了新崗位。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美國各州、地方政府以及公司都想從中國爭取資金,直到川普挑起中美貿易摩擦。

美國商業谘詢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從2016年465億美元(大約人民幣3200億)的峰值降至54億美元(大約人民幣372億),降幅達88%。

根據今年截至4月的初步數據,中國大陸企業的投資交易規模為28億美元,僅比去年略有上升。

多次交易受阻,美國市場還“開放”嗎?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嗜好,與美政府對外國投資、尤其是中國投資者的更嚴格“審查”,都嚇壞了兩國企業。

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乾預下,有一系列交易最終宣告失敗,人們愈加擔憂起了美國對中國投資者的接受程度。

受美國財政部領導,該委員會在2018年獲得了更大的權力,它能叫停的交易範圍也更為廣泛,其中包括對電信和計算等敏感技術的少數股權和投資交易。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Baker McKenzie)的外國投資評估專家羅德·亨特(Rod Hunter)透露,“我在與投資者的交談中,聽到了他們對美國市場是否仍然開放的許多擔憂。這可能會給中國投資者帶來‘寒蟬效應’。”

谘詢公司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5月份的一份報告指出,一些案例讓中國投資者感受到了“不受歡迎”,中國商業房地產投資者在美國展開了“瘋狂的處理行動”。

2018年,中國買家共進行了37項房產收購交易,價值23億美元,但有價值31億美元的商業房地產被拋售。

與此同時,中國投資者對美國住宅房地產的興趣也有所下降。“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發現,在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裡,中國仍是美國房產的最大海外買家,但中國買家在美購房金額下降了56%,至134億美元。

該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指出,“這一跌幅相當驚人,意味著投資者對在美國擁有房產的信心下降。”

此外,包括銀行和私募股權在內的美國金融業也感受到了衝擊。

兩名美國財政部官員表示,美國財政部正密切關注高盛與中投在2017年共同創立的一隻基金。該基金旨在投資美國製造業和醫療保健企業,然後在中國開展業務。

高盛發言人強調,該銀行遵守了政府的所有規定。

受苦的又是美國大農村

《紐約時報》對此渲染稱,多年來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不斷加強一體化,如今卻開始“脫鉤”。

美媒還認為,中國投資減少不太可能使美國經濟脫軌,因為其隻佔英國、加拿大、日本和德國投資的一小部分。但投資減少可能會傷害那些已經處於經濟劣勢、依賴中國資金的地區。此前,密歇根州等州持續吸引中國投資,獲得了新工廠和就業機會,掙扎著從大蕭條中復甦。

所以,非盈利機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艾倫(Craig Allen)指出,美國農村地區將顯著感受到中國投資減少帶來的影響。中國投資者在這些地區購買了工廠,重振了陷入困境的企業。“這對美國相對貧困、需要工作的地區造成了有害的影響。”

“中國人在州政府和地方官員那裡受到了歡迎,但從聯邦官員那裡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在肯塔基州巴拉德縣,當地官員感謝中企去年收購了一家關門的造紙廠。今年5月,這家工廠重新開工,挽回了許多崗位。

肯塔基州帕迪尤卡市長哈雷斯(Brandi Harless)曾赴華與中企高管會面。她表示,如果貿易緊張阻礙了這些城鎮的製造業投資,那將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6月12日,針對美方有人鼓吹中美“脫鉤論”,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指出,“脫鉤論”是美國一小撮固守冷戰思維、奉行零和博弈的人鼓噪出來的極其危險、極不負責任的論調。

耿爽強調,奉勸美方某些人摒棄意識形態窠臼,不要妄圖開歷史倒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