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家庭和外國家庭,帶寶寶難與易主要差異在哪裡?

隨便翻開網頁,我們就能看到這樣的題目:「二胎媽媽不容易,哭著笑著」;「當媽不易,當二胎媽更不容易」等等如是說。

可遠在美國的周瑾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國人帶娃不易,主要體現在觀念上。

下面我們就先來看看國人是怎麼帶娃的:

1. 懷孕禁忌多

自從懷孕作為孕婦的女性就變成了畏首畏尾的存在,咖啡不能喝,可樂不能碰。酸甜苦辣統統關係到肚子裡的胎寶寶。懷孕禁忌實在多,自然增加了孕婦育兒的心理壓力。

2. 完全沒有科學的指導和教育

對於每一個頭次生育的女性來說,零基礎的共同的。但如果你有一位有經驗的老人指導或者專業的機構教育,那心裡需要承受的對未知的恐懼就會減少。但事實上,作為「國產的孕婦」我們基本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3. 作息習慣變化大

寶寶出生了,即便是月子了的寶媽也逃不掉黑白顛倒的厄運。因為他們每天晚上至少醒

過來3次餵奶。

另外,為了孩子,寶媽們的自由成了「奢侈品」。甚至需要她們犧牲自己的利益,放棄工作的機會,成為家庭和孩子的附屬品,至於個人的價值更是成了「未知」,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公的不嫌棄,孩子的未來有所成績。

4. 觀念出現差異

女人一旦身為媽媽,家庭觀念就會日益濃鬱,而爸爸們卻正好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於是觀念的不同出現了,危機也就出現了,誰知道著一地雞毛的下面還埋著「地雷」呢。

5. 永遠跟不上的教育資源

有人說,中國媽媽喜歡攀比,可是什麼導致她們這樣的偏好呢?顧問發達的今天,原本是井底蛙的她們發現,原來孩子有這樣的教育形式,原來別人家的孩子這樣,原來…..

都是親媽,誰能不為自己的孩子捏一把汗呢?人家媽媽都能為孩子撐起一片天,自己卻只能給孩子打起一把禁不住風雨的傘。

好,現在我們來對比一下國外的育兒情況:

1. 坐月子的罪,外國媽媽是不用遭受的,他們更崇尚心靈的建設。

2. 從備孕時起,就有以社區開設的孕期夫妻班,這裡會成為所有孕媽的心靈之家。不但用各種辦法告訴你生孩子的那些事,甚至是細節,還會幫助準寶媽們解除整個孕期的心理焦慮。讓你誤以為,我不是第一次當媽媽,什麼都不要著急。

3. 餵奶時必須放置輕音樂、和專門的餵奶輔助工具,而且允許一面餵奶一面打電話聊天。

至於夜晚餵奶,也是完全尊重孩子睡覺的時間,如果他睡著了,不會因為餵奶時間到了,而叫孩子醒過來吃奶。另外,他們會在小冰箱中冷藏自己的奶汁,以備自己夜晚睡著後,孩子餓了,爸爸幫助孩子餵奶時使用。

4. 爸爸是寶媽帶娃的好幫手,他們可能會一起商量如何對自己的孩子搞惡作劇。對,就是這麼不靠譜,卻給了媽媽帶娃的快樂和信心。

5. 在國外,如果你不考慮孩子上私立學校,一切教育都是相同的而且是免費的。可能有些父母也會給孩子安排興趣班,但大多是孩子自己喜歡的。畢竟他們的目的並不盲從。

由此可見,國內寶媽的苦並非都是他們的錯,如果想要改善,不僅僅需要他們自己的努力,還需要家庭和整個社會的努力。

而外國寶媽的輕鬆也絕不是她們更有能力,不過是他們的起點更高些,更完善些而已。

當然,你可能有不同的意見,希望留言,一切討論。

為什麼外國媽媽照顧孩子那麼輕鬆,國內媽媽卻叫苦連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