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壽命長的人,往往身上有3處「發紅」,若佔一個,身體也還算健康

自古以來,長壽,就是人們茶餘飯後,最為關心和關注的話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不斷地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了長壽的隊伍中。


那麼,壽命長的人,究竟有哪裡不同呢?

壽命長的人,往往身上有3處「發紅」,若佔一個,身體也還算健康

1、面色紅潤

一個健康的人,我們會說他氣色好。

而氣色好,正是面色紅潤有光澤的體現,說明氣血充足。

如果一個人的面色,是蒼白的,那麼身體可能是氣虛、血虛,是體質虛弱的表現。


2、嘴唇粉紅

正常人嘴唇的顏色是紅潤的,呈粉紅色,且乾濕有度,潤滑有光。

當然,如果嘴唇呈現深紅或暗紅色,則是不健康的表現,可能是肝火過旺所致。

如果嘴唇發白,除了貧血之外,還有可能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同樣需要注意。

另外,如果有人嘴唇周圍出現一圈黑色,說明脾胃和腎出現了虧虛的癥狀,往往還可能伴隨著濕氣入體現象。


3、手腳心淡紅

健康的人,手腳心是淡淡的粉紅色,說明氣血足,體內血液循環較好。

一旦手腳心發白,則是疾病發生的前兆。

這是因為,手心和腳心,離心臟較遠,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心臟功能會下降,其運輸的血液便不能很好地流向手腳。

如此,便會導致手腳心發白,且易寒涼。


這「三個方面」能做好,健康長壽自然來!

第一:飲食方面

1、均衡膳食

膳食的均衡,是人類最理想,也是營養科學的一個重要長遠的目標。

《黃帝內經》提出: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這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是一致的。

即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酸鹼搭配等。

建議每日攝入膳食:穀類5-8兩,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肉4-5兩,奶300克,豆類30-50克,油25-30克,鹽5-6克。


2、細嚼慢咽

現代養生的一大要素就是:慢吃飯。

按照營養學所講,每口能咀嚼30次為最好,這樣的咀嚼,避免了饕餮導致的過食,但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細嚼慢咽,有助於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減輕腸胃負擔;還能充分鍛煉咀嚼肌,提高味覺功能。

所以,日常生活中,飲食一定要慢,這對健康長壽來說,無疑是有幫助的。


第二:運動方面

1、瑜伽

瑜伽,其運動量不大,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受到廣大上班族的喜愛。

有數據指出,常練瑜伽,或將死亡風險降低27%,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36%!

另外,瑜伽可以訓練呼吸系統,改善關節和骨骼,提高心理健康的水準。


2、慢跑

慢跑,是最為常規,也是最為容易接受的一項運動。

其設備相對簡單,不受場地限制。

經常進行慢跑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第三:心態方面

1、不怒

怒生於肝,肝氣旺的人容易發怒。

正如《內經》所講: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於上,使人薄厥。

意思是說,發怒會導致人體氣血運行紊亂,臟腑功能失調,引起中風、頭痛、昏厥、吐血等疾病,嚴重者有可能因暴怒,而斷送性命!


2、常樂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

經常保持樂觀的心態,決定了一個人身體健康與否,長壽與否。

那些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老人,多數都在長壽人群之中。

如果一個人是快樂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這些益性激素,會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長壽!


本文為作者原創首發,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