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走出黑暗隧道:抑鬱症患者親述與「怪物」周旋

這些親身經歷抑鬱與焦慮症的患者,第一次坐在鏡頭前,分享了他們的真實景況,讓外界從個人的角度,去體會這種精神疾病的破壞力。

他們的故事被記錄在一本叫《Portraits of Resilience》的書中,書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Daniel Jackson。Daniel 拍攝了年齡從18歲到80歲不等,來自社會各行各業,與憂鬱和焦慮對決的人們的肖像。在這組故事中,有一名醫科學生,他的生活被抗抑鬱葯完全改變;有一名女士,她在精神病院遇到了自己最親密的朋友之一;還有一位80歲的老人,老人在家裡出事故後,喪失了行走能力;以及一個在充滿責罵的家庭環境長大的小女孩,她的一生,都在與自殺的念頭抗衡……

Mary Teller 說:「你必須要相信,在隧道的盡頭有光。我不確定這對其他人來說是不是一樣,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擺脫PTSD(創傷後精神緊張性精神障礙),但我相信我可以,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現在過的很好。也許這種好的狀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如果我再掉進那個黑洞裡,我有工具能幫我爬出來。」

John Belcher 說:「(當我生病時),我沒有意識到與人在一起是多麼重要。抑鬱發生時,往往是你的腦袋被卡住了。你得從這種困境中跳出來,因為你的頭腦是個奇怪的地方。若你跟人有聯結,你會獲得更多看待問題的角度,並且你可以被帶出那種螺旋式下墜的思維怪圈。這才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Emily Tang 說:「現在我學會對自己好點了,這一點很重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並不是自私。現在,我更擅長對抗『焦慮』這頭猛獸,我更懂得如何與抑鬱對抗,我不是每次都贏。但是,想到上學期我抑鬱的時候,我至少在那3個星期裡,上了一半的課。我想我做的算OK。若是換成兩年前,我可能會逃掉每一節課,我會跑的無影無蹤。」

Sathya Silva說:「我失去了所有的自信和動力,以及一切使我成為我的東西。我像陰屍路一般,只看到人們身上最糟的部分。回看那段經歷,我甚至因為朋友不跟我玩而責備她們,我意識到,我需要改變。」

Dylan Soukup說:「我從來沒有尋求過正規的心理健康治療,但如果我回顧那段經歷,我確實接受過心理健康治療,是我的同齡人在治療我。有很多時刻,我的同伴在身邊陪伴我、疏導我的情緒,告訴我他們是如何處理這樣的事的,並跟我分享他們當時的情緒,把他們的情緒和我當下的情緒進行比較,最後告訴我,有這樣的情緒並沒什麼。」

Anita Horn 說:「你從別人身上所看到的,也許並不是本來的樣子。你也許覺得你身邊的人都有,但他們並沒有,只有當你對自己誠實,你才會意識到這一點。過去,我總覺得應該追求完美,(我以為)其他人都期望我做到完美。現在,我再也不這樣想了。我會做錯事,我會犯錯、展示歉意、並且道歉。這與完美無關。完美不是目標,完美也不是人類能做到的。」

Samuel Jay Keyser 說:「一周後,一位醫生走進我的房間。他站在床位。他手裡拿著剪貼板,脖子上掛著聽診器,胸前有名字牌,當然他穿著白大褂,一切都表明他身份的權威。他說,『Keyser先生,你的手術很成功,但是我很抱歉的通知你,你再也沒辦法走路了。』我當下的意識是,『去他媽的,』但我對他說的卻是,『我也很抱歉聽到這樣的消息。』」

Barbara Johnson 說:「每個人都有一些事要做,是的,每個人,沒有人不需要做事。我跟人們說,如果有人講他們什麼都不用做,那他們是在撒謊,真的,每個人都面臨著挑戰,難道不是嗎?」

Haley Cope 說:「我開始記錄我的生命故事,試圖弄清楚是哪裡出錯了。我的本意是故事寫完,然後就自殺。但是,當我計劃(自殺的時候)到來時,我的故事還沒寫完。要做完這件事是我(當時)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Lydia Krasilnikova 說:「思想好似森林的地面。你在小徑上走的越多,小徑的印記就越深,之後就更容易再次踏上這條路。當我狀態不好的時候,有這樣一條小徑通往抑鬱,我越常踏上這條小徑,留下的印記就越深刻。」

Grace Taylor 說:「經歷過抑鬱症之後,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知道生活沒有那麼簡單,我也接納了這一點。當別人經歷相似的情況時,我不會那麼快的問,『噢,你抑鬱』?我不想假設他們經歷了我所經歷過的,但我確實感覺,我是他們中的一個。

Michael McClellan 說:「當我壓力最大的時候,事情會變得有點糟。念本科時,我是學生社團的主席,同時,我也在寫我的畢業論文,並且很多課程很難搞定。我可能在跟某個人開會,舉個例子,跟我的導師。我會坐在那裡,我的腦袋裡會持續上演對話,我會想,我現在能講出的最糟糕的話是什麼?那可能是摧毀我職業生涯的舉動,比如,站起來咒罵我的導師,然後摔門離開。」

Eva Breitenbach 說:「最難的部分是,我無法和身邊的人溝通。我很安靜,雖然我努力多笑。我的笑容好像扮鬼臉,它看上去一點都不像笑容,這讓我感覺不自然,於是,我就放棄了表達,因為一旦我的面孔放鬆下來,旁邊的人根本不知道(我)發生了什麼事。」

Justin Bullock 說:「很快,我會一天睡13-16個小時。當我回想那段時間,最令我難過的是,我明明知道朋友們努力要幫助我,而我卻沒有回應。他們會來我的房間,而我只是看著電腦,甚至不會多看他們一眼,也不會跟他們講話。我就是做不到,我也不會去跟他們互動。然後,他們就走了,我心裡很希望他們能留下來,但我都不跟他們講話,他們又怎麼可能一直坐在那裡?」

Karen Hao 說:「患抑鬱症最可怕的經歷是,當我看著鏡子,卻認不出自己是誰。」

*圖片均來自:東方ic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