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口老齡化,養老服務已成物業服務重要內容!

關注本公眾號,搜索“經營”,學習物業企業多種經營模式案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49億人。在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的今天,養老問題備受重視,我們除了關注養老保障制度外,也更加關注未來養老形式。

目前,我國的基本養老模式大概分為三類: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而“物業+養老”模式的社區居家養老能兼顧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的同時也可以享受社區老年服務機構提供的各類養老服務。

1

不斷拓展的服務

01

日間照料

日間照料為老人提供用餐、午休、康復、散步逛街等服務,老人可以聚集在一起聊天、看電視、打牌,既可以讓白天外出工作的子女放心,又可以保障老年人得到營養均衡的膳食和規範安全的護理。例如,物業可以經營老年食堂,聘請專業營養師,針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合理搭配營養套餐,並配備無棱角桌椅和防滑地板,讓老人吃得更安全放心。

022

豐富生活

物業企業可以定期開展養身課堂、義診活動、娛樂表演等,豐富老年人的養老生活;也可以通過與老年大學聯繫,實現價格低廉的老年教育,滿足老年人精神需求;還可以廣泛開展老年人識騙防騙宣傳教育活動,提升老年人抵禦欺詐銷售的意識和能力。

0302

智能服務

物業企業可以依托“互聯網+”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針對老人的不同需求進行24小時即時響應和監護,也可以與醫療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等養老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合作,提供上門護理、上門家政、代購急需藥品並送貨上門等服務。

2

值得發揮的優勢

政策優勢

2019 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將持續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指出要“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

場所優勢

物業企業在接管住宅項目時,既接收了住宅項目的養老人口,也可以合理利用項目開發時配備的活動用房、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養老服務場所設立在社區內部,縮短了物理距離,物業企業能夠及時解決老人的求助問題,也能方便快捷地開展各項養老服務。

信譽優勢

服務業主所獲得的信任優勢是物業企業開展養老服務的核心優勢之一,老人對社區服務的抗性遠遠低於其它商業組織。社區的物業服務人員通過為業主提供服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與業主之間形成了相互信任的默契,為贏得信譽打下基礎。

信息優勢

物業企業在住宅物業的服務過程中,已經詳細登記和掌握了小區業主的家庭成員、職業、需求等各類信息,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優勢之一。物業企業完全可以輕鬆地利用上述信息資源,對目標客戶群進行分析,並有目的地開展業務,很容易形成有效的業務量。

3

無可避免的挑戰

一方面,物業企業需要大量專業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以保障社區養老服務的高效開展和業主的安心托付。然而,物業企業面臨的是護理人員數量不足且缺少長期定期業務培訓的現實。物業企業需要選拔一批樂於從事養老服務的從業人員,積極組織各類技能培訓,培養老年醫學、護理學、營養學、心理學等涉及養老生活各方各面的專業人才,組建善於管理的高素質、職業化團隊。

另一方面,養老服務離不開資金支持,許多城市已經將居家養老服務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但僅僅依靠政府補貼是不夠的。況且,越是細致的養老服務所需的支付能力越強,高淨值客戶總量非常關鍵。現階段,高淨值人群雖然增長迅猛,但是比較分散,且尚未進入到需求護理服務的階段。對物業企業而言,如何聚集、激發該類人群的養老需求並達成長期合作、形成獨樹一幟的市場競爭力,無疑也是一大考驗。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