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濕疹長在「菊花上」?這3個藥方一試就靈!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最大的特點就是癢,特別地癢。它發病的時間不定,隨興而癢,癢若鑽心,撓而不得,又位於身後,欲撓則姿勢尷尬,不理則心癢難搔。

肛周濕疹

另外,它的癥狀千奇百怪,時而如蟻爬行,時而如火炙烤,猛抓狂洗至疼痛甚至出血方得緩解,循環往複,苦不堪言。如果肛門周圍發生濕疹,那就更折磨了——平時連撓癢都不好意思啊!

中醫認為,肛門濕疹的基本病機是濕熱下注、血虛風燥,臨床可這樣入手——

肛門濕疹是一種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肛門周圍淺層真皮及表皮的炎症。相當於中醫學的「濕瘡」。本病病因複雜,反覆發作,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群。其臨床特點為劇烈瘙癢,急性期為多形性皮損,有明顯滲出傾向,慢性期以皮膚局限性浸潤肥厚為主。

肛周濕疹

中醫解析肛周濕疹病因:

肛門濕疹病因複雜,本病多因風、濕、熱邪客於肌膚;或血虛生風,化燥傷陰,肌膚失養;或臟腑蘊毒。肛門瘙癢局限於肛門局部的瘙癢症多與肛門及直腸疾病有關或繼發於肛門直腸疾病。局部炎症充血使皮膚循環增加,溫度上升,臀間又是不易散熱的部位,促使汗液排泄增多,濕潤浸漬,引起不適和瘙癢。

中醫學認為肛門濕疹的發生內因主要是機體素虛,稟賦不耐,情志內傷,飲食不節而致肝、脾功能失調,從而產生內濕、內熱及久病耗傷陰血而致內風。外因主要為外感濕、熱之邪。其發病以內因為主,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濕熱下注、血虛風燥是本病的基本病機。中醫常以清熱、利濕、祛風、潤燥、止癢、養血等法取效。

中藥

治療肛周濕疹的3個藥方:

1、龍膽瀉肝湯出自《醫方集解》,方中龍膽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膽實火,又能清利肝經濕熱,故為君葯。黃芩、梔子苦寒瀉火,燥濕清熱,共為臣葯。澤瀉、木通、車前子滲濕泄熱,導熱下行;實火所傷,損傷陰血,當歸、生地黃養血滋陰,邪去而不傷陰血;共為佐葯。柴胡疏肝經之氣,引諸葯歸肝經;甘草調和諸葯,共為佐使葯。

龍膽瀉肝湯

2、草薢滲濕湯出自《瘍科心得集》,方用萆薢、苡仁、滑石、通草、赤苓、澤瀉清熱滲濕利水為主,配以黃柏解毒而除下焦濕熱,丹皮涼血活血。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方中黃柏為君,取其苦以燥濕,寒以清熱,其性沉降,長於清下焦濕熱。臣以蒼朮,辛散苦燥,長於健脾燥濕。

萆薢湯

3、四物消風散出自《醫宗金鑒·外科心法》,根據「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則,用當歸、川芍、赤芍、生地黃、大棗補虛養血;「癢自風來,止癢必先疏風」,故又用荊芥、防風、白鮮皮、蟬蛻、獨活、柴胡、薄荷疏風透表,和營止癢。(註:以上藥方僅供參考,使用前需遵醫囑)

四物湯

肛周濕疹的預防措施:

1、保持肛門周圍環境透氣、乾燥。貼身內褲宜勤換,透氣,以棉質為宜;外褲宜寬鬆,特別是瘙癢劇烈期間,請穿透氣褲裝、裙裝,諸如打底褲、包臀褲之類,盡量避免為宜。

2、保持肛門局部清潔,便後、臨睡溫水坐浴,熱天、出汗多的話,也可適量用點痱子粉。但過猶不及,有的患者覺得肛門潮濕不舒服,就覺得不衛生,一天四五次坐浴,甚則小解一次洗一次,殊不知,這樣反而會加重了病情。

3、如痔瘡、肛瘺、接觸性皮炎等疾病可能引起肛門瘙癢,需及時治療。

4、避免辛辣刺激及發物而使病情加重。

5、避免焦慮情緒和過度緊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