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距離偉大,可能還差三個“米家”

(圖片來自雷軍)

美國《財富》雜誌於近日發布了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小米集團首次登榜,排名468位,成為繼京東、阿里巴巴、騰訊之後第4家登榜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是全球第7家登榜的互聯網企業,同時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500強公司(除了合並產生的公司外)。

久經沙場的雷軍,對“世界500強”的名號似乎也很在意,不僅特意發了全員內部信,而且還為員工送上了一份大禮。他在內部信中透露,小米將給所有在職員工和核心外包服務團隊的夥伴共計20538人,都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紀念品”:將贈予每位小米員工1000股小米集團股票。

世界500強主要考量的是企業的營收規模,也就意味著小米在為社會創造著更大的價值,並且已得到全球的認可。但,雷軍在內部信中也談到:小米目前看起來已經成了一家大公司,但大不代表真正強大,更不代表偉大。接下來,小米還要向著偉大繼續前進。在最後,雷軍還是希望小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手機還成就不了偉大

雷軍從2010年創辦小米至今,已有9年時間,帶來了不少行業變化。雷軍說,“世界500強”是對小米這9年最好的總結。最近,小米剛搬進自己的小米科技園,雷軍發微博稱“北漂,奮鬥9年多,終於買房了”,這也是九年發生在雷軍身上的真實寫照。同時,最近也是小米上市一周年,與上市時股價相比,一年後已縮水近一半。而且今年以來小米手機的銷量也有明顯下滑趨勢,手機行業市場份額也有縮小。

也許,這一刻是屬於雷軍的“痛苦與榮耀”時刻。

小米是從手機創業起家的,一直以來也是主打小米手機系列產品。手機作為如今不可缺少的硬體產品,曾經成就了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一些可以稱之為“偉大”的手機公司,它們卻又不得不面對市場和技術帶來的變化,以及被收購的命運。不光小米,整個手機行業都在進入一個長期的徘徊期。雷軍在創辦小米時,應該就很清楚,在現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光憑手機成就不了一家偉大的公司。

如果小米還是一家智能生態鏈企業,也許可以成就偉大。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市場對企業價值的評估也在發生著變化,在業界似乎有一種共識:產品型公司值10億美元,平台型公司值100億美元,而生態型公司值1000億美元。所以,這幾年很多公司不再專注做產品,而更多去做平台,去營造自己的生態,最典型的就是賈躍亭的樂視生態,只不過結局不是太好。當然,像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企業也在做自己的生態,小米也不例外。

在小米成立3年,陸續發布多款手機之後,2013年小米就開始布局小米生態鏈,布局lOT。按照小米的定義,小米生態鏈是基於企業生態的智能硬體孵化器,小米生態鏈的模式也是“投資+孵化”,不控股企業,隻輸出小米產品方法論、價值觀和供應鏈資源。

按雷軍的話說,小米希望未來能夠影響100個行業,起到鯰魚效應。小米稱這些行業為螞蟻市場,這些市場還沿用著舊有的運營模式,都活在舒適區。要想打破這種局面,就要用新的思維、新的力量,甚至新的技術來革新。小米的策略就是用速度拉開距離、用規模降低成本、用銷量和口碑獲得品牌認知度。

小米生態鏈最早還是圍繞手機周邊進行布局,最早的產品就是小米移動電源、小米耳機。之後小米生態鏈逐漸形成三大圈層:手機周邊產品、智能硬體和生活耗材。在小米的助力下,很多產品一上市就成為爆款。小米曾計劃在5年內斥資50億人民幣投資100家創業公司。

米家是小米的未來

雷軍在很多場合都分享過Costco成功的案例,並且明確表示要向其學習 。Costco的成功就是靠會員製的精選貨架模式,產品品類多、質量好,以性價比高製勝。如今的米家就像是線上的Costco,不過小米也已開始在線下布局零售店。

在今年的米家發布會上,米家品牌被賦予了更為明確的定位——面向未來的智能電器品牌。做生活精品、做AIoT智能化、做“高端產品、大眾價格”被雷軍視為米家品牌未來需要做好的最關鍵的三件事。

今年年初,小米也宣布了" 手機 +AIoT"的雙引擎戰略,如果說現在的小米手機是小米的現在的話,那麽米家就是小米的未來。

如今的小米,不僅是一家手機硬體企業,還是一家電商企業,不過與京東和天貓不同,它們只是搭建了商家與消費者的橋梁,而小米的模式是“前店後廠”,在這種模式下產品流、資金流、信息流是從小米直達消費者,沒有任何中間環節,從而提升了整個消費過程的效率。

而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則是基於新技術以及新產業的發展。比如,現在被認為是未來基礎設施的5G技術,是萬物互聯的強有力支撐,而萬物互聯又將帶來智能設備的大爆發。米家在物聯網上的提前布局將為其在未來競爭中帶來極大優勢。

對於米家來說,要想建立基於lot的生態鏈,還需要完成米家的生態化、品牌化和全球化。

生態化“米家”

在過去的 700 多天裡,米家已經推出了 186 款生態鏈產品。算下來,幾乎每 4 天就會推出一款新品。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IoT聯網設備數超過1.71億台(不含手機、平板和筆電電腦),同比增長70%。

儼然,米家已形成一個不小的lot生態。不過,按照小米自己提出的“自然生態”的說法,應該具備三個特徵,即可以共生、互生、再生,可以自我完成新陳代謝。

第一個是獨立的生命體多。顯然目前米家的產品已足夠多,而且產品相對獨立。過去5年,從小米手環到小米助力車,從電飯煲到空氣淨化器,從智能台燈到智能門鎖,小米生態鏈的布局逐步覆蓋了客廳、臥室、廚衛、出行等多個場景,產品也涵蓋了大家電、小家電、生活電器等多個領域。

第二個是生命體之間相互依賴。因為產品是相對獨立的,相互之間的依賴性就會弱一些,不過小米的小愛音箱在這方面已做得不錯,作為智能中控器,通過語音可以管理控制米家大部分智能產品,實現智能化的家居生活。

第三個是自我繁衍。在自我發展路徑上,大部分小米生態鏈企業都能通過不斷創新,創造新的產品形態,有些已脫離小米品牌自由發展。最好的案例就是創造小米手環的華米,不僅不斷更新產品讓小米手環持續大賣,還陸續推出Amazfit GTR自有品牌的智能手錶,在去年還早於小米實現了在紐交所上市的目標。

不過,普遍認為,物聯網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連接,其次是智能化。就整個物聯網行業來說,也是處在連接的階段,甚至還處在5G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期階段,所以小米的生態化之路也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品牌化“米家”

米家在發展過程中,不只是助力一個個智能產品被製造出來,米家還為其建了一座商城,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要幫生態鏈企業把產品賣出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複製小米,不管是從設計到供應鏈生產,還是從品牌包裝到市場行銷,小米生態鏈團隊都會深度介入,確保產品符合小米價值觀的同時,幫助生態鏈企業依靠小米資源打造出爆款。

據了解,2018年華米科技整體出貨量達到2750萬台,其中小米手環產品銷量約為2440萬台,華米科技自有品牌Amazfit產品出貨量約為310萬台。同樣,小米招股書顯示,小米渠道在2018年共計銷售1384213台九號機器人的產品。2018年,九號機器人與小米發生的關聯銷售交易金額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57.31%。

小米生態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就可能推高小米,而弱化生態鏈自身品牌,同時由於生態鏈企業對小米的過度依賴,這些企業自身發展也會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在品牌化和各自利益上做好平衡,是對米家和生態鏈企業未來不小的考驗。

同時,在米家品牌認知的整體性上,事實上大眾對米家並沒有更多的認識,更多接受到的信息或者認知還是來自小米。所以,如果米家是獨立於小米手機的業態,在品牌上也應相應獨立,讓更多消費者關注到米家品牌。米家應該像小米手機一樣家喻戶曉,而且消費者願意去購買其產品,才能真正體現其品牌價值。

全球化“米家”

最近幾年,由於受到國內手機廠商的激烈競爭和國內手機市場的疲軟,小米也漸漸把擴張的步伐邁向國外。小米手機在東南亞以及非洲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憑借小米手機在走向全球化的經驗,也為米家提供了方向。

為什麽說,米家也要全球化?

過去幾十年,不管是先進技術還是前衛的產品,我們都是在模仿美國以及歐洲在做,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越來越多地輸出到國外。就像華為5G技術在輸出給其他國家一樣,未來中國也會有更多的智能產品輸出到全球。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將迎來智能產品的大爆發,這是由產品本身屬性以及行業發展所決定,而不只是說小米要制定的所謂全球化目標。

當然,對於小米自身來說,能夠像沃爾瑪或者亞馬遜產品和服務遍布全球,實現全球化發展,才有可能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不過,對於目前的小米或者米家來說,首先還是要先把國內市場做好,為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做好充足的準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