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恨不獲一見”的《四庫全書》母本,今人大開眼界

Lot.930

欽定四庫全書翰林院監書本 周易集解

清乾隆翰林院鈔本 1函3冊

尺寸: 26.4×16.6cm

估價: 300,000-500,000

縹緗·古籍善本專場

北京榮寶2019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提要: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庫全書》正式開始編修,以紀曉嵐、陸錫熊、孫士毅為總纂官,陸費墀為總校官,下設纂修官、分校官及監造官等400餘人。名人學士,如戴震(漢學大師),邵晉涵(史學大師)及姚鼐、朱筠等亦參與進來。同時,征募了抄寫人員近4000人,鴻才碩學薈萃一堂,藝林翰海,盛況空前,歷時10載。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編纂初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資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體體現。

唐人易學重要文獻

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匯集前賢三十餘家注疏而成,在易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易學在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學術浸染之後,其爭論的焦點最終定格在象數易學與義理易學的範疇之內。《周易集解》一書所采錄的是以荀爽、虞翻等人為主的象數易學,是與義理易學相對的文獻,因此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為後世漢學家所推重。

從文獻學的角度而言,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保存了漢魏至隋唐時期一些重要的《易》注,成為清儒複興漢代易學的重要文獻;從經學解釋學的角度而言,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遠紹兩漢象數易學,近承魏晉簡潔之風,以己意解經,打破了統一的官方經學以王學為主的局面,開啟了中唐以後“自名其學”的新學風;從整個易學史的角度而言,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以兩漢舊學及唐代易學的“新義”反對王弼等玄學派的易學思想,成為了由漢代易學向宋代易學過渡的橋梁。

在易學發展史上,唐代易學寥寥,唯孔穎達的《周易正義》與李鼎祚的《周易集解》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唐代經學為經學統一之時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在反對《周易正義》所代表的統一的官方經學的前提下產生的,因此李鼎祚《周易集解》的易學觀代表了唐代易學的新動向。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雲:“凡隋、唐以前,易家諸書逸不傳者,賴此書猶見一二,而所取於荀、虞者尤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蓋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後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賴此書之存耳,是真可寶之古笈也。”

傳世極稀的四庫全書編輯實物

本次北京榮寶征集到的拍品,欽定四庫全書翰林院監書本 周易集解是書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以四庫館專用紅格抄紙寫就,版心單魚尾,上題“欽定四庫全書”,下書頁數。標題下有“翰林院監書”字樣,或為四庫全書編三次修改母本。傳世極稀,為難得的四庫全書編輯實物資料。三次修改母本與定本已很接近,例如《山房集》九卷,宋周南撰,清乾隆翰林院抄本,國圖善本部藏,二冊。每卷卷端題“欽定四庫全書”,書口題“欽定四庫全書”、“山房集”、卷數及頁數。每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全書無校改痕跡。

統觀大典本三次修改母本,其特點有:

格式已完全同於《四庫全書》定本,二次修改稿中格式不符者,在此稿中均已改正;

書中基本沒有校改痕跡;

抄寫字體雖不如定本之規整,但較前一修改稿為優;

此稿是在前一修改稿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前稿所指出的問題,此稿基本都改過來了(包括改錯字、文字增減、格式改動等),但也有個別並未遵從,如青詞、疏語等,前稿雖提出了刪除意見,但可能是因為這些書均只需抄錄而不用刊行,故此稿中仍予保留。

除初輯母本外,二次、三次修改稿與采進本的母本有兩個共同的特徵值得注意:

格式統一。一般有如下兩種格式:

每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首行頂格題欽定四庫全書,次行低一格題書名,三行低二格題作者,四行低二格題篇名,五行頂格寫正文;

每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首行頂格題欽定四庫全書,次行低一格題書名、卷數、作者,三行低二格題篇名,四行頂格寫正文(如國家圖書館善本部藏翰林院抄本《性情集》六卷)。這兩種格式的惟一區別是作者是否另起一行。這兩種格式在《四庫全書》定本中均有採用。可見,《四庫全書》母本均是依《四庫全書》定本的格式謄錄的。

紅格抄紙。紅格抄紙是四庫館之專用紙,故《四庫全書》定本、母本均用的是紅格抄紙。如以上所提到的《四庫全書》大典本母本,均用紅格抄紙;《木犀軒藏書題記及書錄》著錄的《四庫全書》母本《搞文堂集》、《竹軒雜著》、《南湖集》,亦均為紅格抄本。

當朝進士:心豔羨之,恨不獲一見

《四庫全書》修成後,母本被移送至翰林院收藏,供士子查閱。據乾隆四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大臣議奏:“應請俟《全書》告竣後,各藏副本於翰林院署,……如翰林及大臣官員內欲觀秘書者,準其告之領閣事,赴署請閱。”乾隆從之。這裡所說的副本,就包括《四庫全書》母本。

這些《四庫全書》母本,和翰林院的《四庫全書》采進書複本及存目書一起,儲藏非常混亂,法式善曾負責對其進行過整理。《存素堂文集》卷一“洞麓堂集序”載:“嗣全書告成,其母本儲翰林院寶善堂,余奉掌院章佳公命,清理其事”。又據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藏清進士福申手抄本《掌錄》所附其跋語雲:“辛未入詞館,聞有《四庫書》藍本,貯署之東西庫。其未入《四庫全書》而僅存目者,分藏講讀、編檢二廳,心豔羨之,恨不獲一見。乙亥受職後,亦理院事,適曹儷笙、秀楚翹二夫子有查書之命,遂得遍閱奇書,覺滿目琳琅,目不暇給”。從上述可看出,經過整理後,《四庫全書》母本是與其它書(如存目書)分開來存放的。

如同翰林院所藏《永樂大典》的遭遇一樣,由於翰林院管理不善,翰林院中的《四庫全書》母本也大量地流失。據法式善《陶廬雜錄》載:“十年前,余正月遊廠,於廟市書攤……得宋元人各集,皆《永樂大典》中散篇采人《四庫全書》書者,宋集三十二種,元集二十三種,統計八百二十三卷。……書寫不工,似未及校對之本。余維物少見珍,什襲藏之”。法式善所購得的這批書均為《四庫全書》大典本母本,絕大部分保存了下來,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善本部。從這可看出,《四庫全書》修書剛結束不久,即已有大量的《四庫全書》母本流散於外,且公開售賣。

此後,《四庫全書》母本的流散愈加嚴重。據《藏園群書經眼錄》“元音十二卷”條載:“昔時翰林前輩充清秘堂差者得觀藏書,然往往私攜官書出。泰州錢犀庵在館最久,精於鑒別,故所攜多善本。乾隆四十五年查點時,已發現丟失了三十多種。由各地采集而未行退還的書,亦被四庫館中人員偷出,檢去,據為己有者不少。到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又散失了一部分。光緒二十三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這部底本或被劫,或被毀,終於蕩然無存了。較之往昔,時人有“一空如洗”之慨歎。

那些流散於外的《四庫全書》母本,成為藏書家積極搜求的對象。許多近代藏書家的藏書目錄及經眼書目中(如《藏園群書經眼錄》等),常著錄有《四庫全書》母本。現幸存於世的《四庫全書》母本主要收藏於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上海圖書館等處,是研究《四庫全書》的重要資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