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月社融超預期,全球貨幣寬鬆的利與弊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張瑋/文中國6月社會融資規模超預期,當月增量為2.26兆元,比上年同期多7705億元,前值為1.4兆元。

增量的主要貢獻源自新增貸款和地方專項債

從社融各個分項來看,6月貢獻最大的是新增人民幣貸款(當月1.67兆,前值1.39兆)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當月0.36兆,前值0.13兆)。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的大幅提升不僅是我國逆周期調節的政策需要,更從側面反映出在經濟景氣程度下行壓力下,世界主要貨幣當局都面臨流動性寬鬆觀點。對於地方政府專項債來講,考慮到地方債包含一般債和專項債,上半年發行力度加大有可能擠佔了下半年的發力空間。極端情況下,下半年地方政府可能面臨“無債可用”的局面。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規模分別為4180億元、3642億元、6245億元、2267億元、3043億元,整個6月份,全國共發行183隻地方債,發行規模達8995.51億元,單月發行規模創今年以來新高。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共發行672隻地方債,發行規模達28491.33億元,距今年9月底前發行完成全年新增限額3.08兆元,僅余2300億元待發。從歷史數據看,通常每年的6月份至9月份通常是地方債發行的高峰期,而今年6月份的實際發展規模要比市場預估的還要大。究其原因,今年減稅降費力度空前,導致短期財政收入放緩,而發行地方債可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補充。如今地方債餘額見底,後半年,如果地方債不新增額度,地方政府可能將“無債可用”。

對於社融的其它幾個分項:企業債券融資當月新增0.12兆,前值0.05兆,增幅明顯。傳統非標項目依舊處於弱勢,當月新增委託貸款減少828億元,前值-631億元;當月新增信託貸款15億元,前值-52億元。表明金融供給側改革未曾放鬆,對於“經濟超預期下滑有可能二度放鬆非標融資”的言論,尚無依據。

下半年社融增速有望企穩。前面提到關於地方債的空間被急劇壓縮,在不增發的前提下,下半年地方政府有可能“無債可發”。但是,從整個社融角度考慮,受益於市場範圍貨幣寬鬆觀點,未來新增人民幣貸款有可能居於高位,這意味著社融整體有望企穩回升。

貨幣寬鬆轉捩點是全球貨幣當局逆周期調節的不得已之舉

6月份製造業在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面臨萎縮,而在美國製造業增長也面臨降溫。在歐洲,製造業收縮速度超出預期。德國製造業PMI指數為45,連續6個月陷入萎縮;意大利PMI降至48.4,連續第九個月下滑;西班牙PMI下跌2.2個點至47.9,為六年多來最大降幅;英國PMI下跌至48,創六年多來最低值,英國央行也將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零。在美國, 6月份製造業PMI為51.7,雖然仍處於擴張區間,但已放緩至2016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亞洲方面,中國6月PMI維持49.4,新出口訂單從46.5降至46.3,為四個月新低;日本製造業PMI跌至49.3,新出口訂單創1月份以來最嚴重的下滑;韓國PMI降至47.5,新出口訂單連續第11個月萎縮,創歷史最長跌幅;馬來西亞PMI仍繼續下滑,從5月的48.8降至6月的47.8。雖然G20峰會傳來利好消息,但持續存在的不確定性可能繼續抑製企業支出偏好和製造業長期增長。因此,貨幣寬鬆轉捩點是全球貨幣當局逆周期調節的不得已之舉。

全球貨幣寬鬆轉捩點為新的泡沫危機埋下隱患,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才是解決長期問題的應對之策。

在全球經濟“抱團衰退”的壓力之下,各國央行幾乎沒有人堅持堅持貨幣政策獨立性,現在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釋放更多的流動性。如果2008年之後的全球形勢重現,今後的世界金融市場將會是一個泡沫化繁榮的大局面。無論這意味著長期來看這會引發多大的問題,由此導致的經濟危機爆發的烈度有多大,全球央行再度大放水的方向是越來越明顯了。

有意思的是,在全球貨幣政策轉捩點已經成為一致預期的情況下,各國央行對寬鬆貨幣政策的“官方表述”依舊保守。這反映了另外一層含義——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以來的一輪貨幣寬鬆之後,全球流動性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未來央行的貨幣政策的工具箱已經“缺乏彈藥”了,可能無法應對新的經濟危機。儘管在各國政府壓力下,多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紛紛轉向寬鬆,但困擾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未消除,使得放鬆貨幣政策的效果有限,難以改變全球經濟放緩的趨勢。在此情況下,及早推動結構改革,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才是解決長期問題的應對之策。

(作者系昆侖健康保險資管中心首席宏觀研究員;經濟觀察報宏觀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