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英博物館藏的20000多件中國文物,這600件最值得看

在現代社會,逛博物館絕對是民眾獲取知識最好的方式之一。

曾經,博物館是達官顯貴們在王宮中設立的陳列室,用於展示各種奇珍異寶,基本與民眾無緣,也就談不上什麽教育意義。

世界上第一批公共博物館設立於17~18世紀,其中就有位於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1759年向公眾開放,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擁有藏品800多萬件。

每年有超過700萬人從世界各地趕來看寶貝,其中33號中國展廳,因藏品豐富精美、世所罕見,是大家必定要逛的一處。

現在,通過一本小書,你就能把那些精美絕倫的中國文物看個遍。

就是下面這本《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

由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英國知名漢學家的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撰寫。

她耗費18個月,精選600件藏品,以物品為線索,展現了從石器時代到現代中國7000年的文明史。

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幾乎囊括中國全部藝術門類。

出版方Thames & Hudson是英國老牌出版社,以出版藝術圖書著稱。原書編排清新雅致、一目了然,書中所有圖片都是由大英博物館的專業攝影師特別拍攝的。

BBC歷史頻道評價其為“美麗而全面的中國歷史導論”,英國權威藝術刊物《藝術新聞報》則評價說:“多樣而迷人,通過探索文物中隱藏的秘密將錯綜複雜的中國歷史客觀具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今天,中文版《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在一條生活館全網同步首發。

原樣複刻英文版的版式,以藝術紙印刷,600余張高清彩圖畫質細膩,兼具普及和收藏價值。

《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

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特別提醒大家,現在是特惠價,4月29日23:59恢復原價

也許你要問,為什麽要看一本為西方讀者準備的中國歷史書?以下是我為你準備的兩個理由。

01

書中的文物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

在大英博物館裡,中國文物被視作最重要的收藏,總數多達23000余件

大英博物館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

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大都是絕世珍藏。比如,西周的康侯簋、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河北行唐縣清涼寺壁畫、唐代的殉葬三彩等。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那些千里之外的珍貴國寶,欣賞各個歷史時期登峰造極的藝術品,省下了一大筆打飛的錢。

02

清晰易懂

尤其適合歷史愛好者和青少年

這本書以600件器物串起中國7000年文明歷史,編排簡單、特點分明、語言易懂,極少使用晦澀的專業名詞。

特別適合給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人,尤其是青少年閱讀。

按照時間線索,分成6大部分:

早期中國(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21年)

世紀帝國(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60年)

帝國、文人、商賈(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

元明之際(公元1271年至公元1644年)

清:最後的王朝(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

現代中國(公元1911年至今)

在每章的開始,都有一篇導言,闡明為什麽會選擇這些文物來串起這一段歷史。

開篇第一章作者寫到:“通過考古學來了解中國是本章的主旨。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墓葬和聚落遺址,並發表了許多細節資料,這讓我們有機會通過這些發掘和遺存來重建古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鑒於此,從公元前1200年甲骨上的文字以及商朝晚期都城安陽的青銅器上留下的金文,到各種玉器、青銅器、玻璃器,都成為展示的對象。

正如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所說的,在充足想象力的幫助下,通過物品講述的歷史比僅靠文字還原的歷史更加公正

看完這本《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你一定會感慨:中國古代的人民真的好牛!

《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

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現在購買可享特惠價,4月29日23:59恢復原價

下面有一大波精彩圖片來襲,讓我們先睹為快。

拋光綠色石斧

仰韶文化,約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大約七千年前,人們把這塊泛綠的石頭磨製成了石斧。石斧刃部鋒利,且持握舒適,與人體工程學相符。1959年, 這件石斧和其他一些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贈予大英博物館。

石家河玉面神人像

石家河文化 約公元前2000年

這件玉器的細節十分特別,神人像是一個綜合體:人眼,鷹鉤大鼻,闊嘴獠牙,大耳戴環,頭戴冠飾。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家河文化位於長江中遊湖北一帶。

帶蓋青銅方彝

商,約公元前1200~前1046年

方彝,盛酒器,器身四面為長方形,蓋子呈四坡屋頂形。這件方彝體現出了當時金屬工匠傑出的鑄造工藝。其主要紋飾為饕餮紋,卷角瞪目。

陶及玻璃蜻蜓眼

東周,約公元前500~前200年

周代匠人製作了這些五彩斑斕的玻璃珠,它們有著不同旋渦狀或層次的色彩。雖然這些珠子都是在中原製作的,但很有可能效仿了進口串珠式樣。

六博釉陶俑

東漢,約 25~220年

圖中兩位拍著手的人物栩栩如生。他們正使用筭籌和棋子,進行六博遊戲。兩人所穿戴的寬袖長袍和別致的冠帽都是東漢時期典型的服飾。

鎏金銅耳銘文漆耳杯

西漢,4年

考古學家在朝鮮平壤發掘出了這件鳳鳥紋漆雙耳杯。漢朝曾在平壤地區設立郡縣。耳杯上有銘文:“元始四年,蜀郡西工造……”

漢白玉阿彌陀佛像

隋,585年

這尊巨大的阿彌陀佛像來自河北某石窟寺。佛像由幾部分構成,腰部的接縫清晰可見,遺失的手臂原來應安置於凹槽內。這尊雕像的左右原有兩個較小的菩薩像,其中一尊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另一尊下落不明。

《行腳僧圖》

唐,約700~800年

斯坦因藏品。畫面中的行腳僧身邊伴有一隻馴服的老虎,佛祖乘雲而來,指引著他。一些學者認為圖中僧侶即為著名的玄奘。

銀質高足杯

唐,約700~800年

中亞使節把精美的金、銀質高足酒杯帶入了唐朝。對於此類進口奢侈品需求量大增,因此唐朝出現了許多仿照這些器物造型的銀質或陶瓷酒杯,供王公貴族享用。

十二塊畫像磚之一

北宋或金,約1000~1200年

這組圓形紋飾的精美畫像磚十分罕見,圖案包括真實和神話中的鳥類,不同季節的花卉,還有葡萄等水果。

熊紋瓷枕

北宋,960~1127年

在這件瓷枕枕面中央是一隻跳舞的亞洲黑熊,拴在一根木樁上。中國東北地區為亞洲黑熊分布地區之一,觀看狗熊表演是當時一項非常流行的娛樂活動。

官窯梅瓶

南宋,1127~1279年

將手置於這件梅瓶的瓶身上,能感受到釉下表面的起伏。匠人用特有的手法所製造的這種胎釉變化的動態感,是現代仿品所無法複製的。

雙魚紋執鏡

金,1115~1234年

這面銅鏡上的鏡鈕周圍以雙魚紋環繞,寓意祥瑞豐收。高浮雕雙魚紋四周裝飾水波紋,長柄上則以蔓草紋裝飾。很難斷言,這些銅鏡究竟是作為梳妝工具,還是有宗教用途。

孔雀青花罐

元,約1330~1368年

1964年,在河北保定元代窖藏中出土過這種器型的瓷罐。阿德比爾神廟也藏有類似青花罐。神廟位於裡海西約50公里處,距離中國6400公里。

《北京宮城圖》

約1480~1580年

朱邦(創作高峰期 1480~1520 年)繪。幸有這幅紫禁城俯瞰圖,讓我們可以從大殿南面的鍾鼓樓方向向遠處望去,直到祥雲遮蔽的建築物,那裡便是皇帝的居所。

景泰藍雲龍紋蓋罐

明,宣德年款,1426~1435年

此罐(現知僅有兩件,這是其中之一)口沿上的款識“大明宣德年製”“禦用監造”,記錄了該罐的主人和製作地。此罐為宣德皇帝獨享。

嬰戲圖青花碗

明,成化年款,1465~1487年

百子圖寓意多子、富有和快樂。

廣州“十三行”外景圖潘趣碗

清,約1780—1790年

此碗上的圖案為廣州城牆和珠江岸間一帶建造的外國商館。雖然每棟建築前面的空地很窄,但是商館佔地可延伸至300 米。

蝴蝶碗

清,雍正年款,1723~1735年

粉彩碗壁上,蝴蝶的薄翼、細如發絲的觸角,以及花朵及蝴蝶采蜜的細節都栩栩如生。底部則書青花“大清雍正年製”款。

《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

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4月29日23:59結束特惠,大家抓緊下單啦

關於《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也許你還想了解的信息:

《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採用小16開硬殼精裝

內文版式梳朗大方

藝術紙印刷,600張高清彩圖,好看好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