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冰花男孩”出名一年後:當上了班幹部,遠走的媽媽也回來了

2018是“冰花男孩”王福滿的幸運年,“出名”後家裡蓋了新房,到過夢寐以求的北京,更重要的是離家兩年的媽媽回來了……一年後的今天,福滿堅決地說,“冰花男孩只是個外號,我不是明星,我就是我。”

“螢火計劃”特約

“這個冬天不太冷”系列第一期

攝影&影片/謝遜 編輯/小為

出品/騰訊圖片

影片:“冰花男孩”回應過去一年:我不是明星,那只是個外號

海拔近3000米的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轉山包,在1月的一場大雪後,寒風凜冽。高原的荒涼,褐色土地上荒草戚戚,陽光明亮刺眼。王福滿,就生活在這無邊的曠野中。

2018年1月8日,老師將王福滿頭上結滿冰霜的照片發上了網,這也讓他瞬間成了全國網友關注的對象,甚至登上了外媒頭條,“冰花男孩”的稱號一時間成了他的專有代詞。

“我是去年6月回昭通老家的,早先由於手機壞了,我並不知道王福滿在網絡上走紅,是回來後才聽娘家人說起的,我覺得很愧疚。”母親路大鳳說。去年1月份的這個時候,王福滿的爸爸媽媽都沒在身邊,福滿、姐姐福美和奶奶一起生活。

經過半年多的相處,王福滿和姐姐也逐漸理解了路大鳳當初的選擇,一家人關係融洽起來。“那時,我爸爸嫌他窮,不成器,我很生氣,然後我就去外地找班上了。” 路大鳳不回避他人問及離開的緣由,“後在來浙江打工,也掙不到錢,上班的時候經常想起家裡的孩子,就回來了。”

距離魯甸轉山包小學僅需步行10分鐘水泥路的二層樓房是王福滿的新家,但還沒有裝修,青灰色的房子,與曠野融為一體。而一年前,王福滿從家到學校還需要徒步1個多小時,要爬3公里山坡、走1公里平路。搬進新家近半年,爸爸王剛奎用外出打工攢下的錢為家裡添置了些新家具和一台59寸的液晶電視。

“自從我去年上了電視,我覺得我還是我,就是我自己。”王福滿覺得這一年他雖然成為當地的“小名人”,但這些外界的波動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大的影響,“有時候,我走在路上會有陌生人主動上前和我打招呼,他們會叫我‘小滿’、‘冰花男孩’。

“以前住的老房子雖然有些髒亂,但它留有我爺爺修建時的記憶。現在住的新房子很乾淨,它有我爸爸修建的記憶,各有各的好。”王福滿喜歡新家。

作為網絡紅人,一年裡,王福滿去了北京,高樓林立的大都市讓他眼界大開。作為同學們之中“見多識廣”的人,福滿並沒有在同學之間“擺架子”,而是和同學們一起玩耍。

回到學校後,王福滿也沒有迷戀繁華,依舊好好學習。“(福滿)數學成績在班上排前三,五科綜合成績全班前五,目前擔任班裡的勞動委員,和同學們的關係也很好。”學校副校長付恆說。

“冰花男孩”受關注後,社會各界紛紛捐資捐物,幫助當地的貧困兒童。捐贈的物資絕大部分是體育用品、服裝、取暖設備等。依靠這些,加上政府的採購,當地小學完善了學校的基礎設備,轉山包小學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美術室和電腦室,課堂也用上了電子教材。學校也新建了學生宿舍,住在遠處村落的孩子們可以住校。

“我們學校新建了學生宿舍,好多住在遠處的村落的孩子,都可以住校了,放假的時候才回去。”家住轉山包村梨柴林7社的三年級學生路子鵬說。

王福滿的同學們課間在校園玩耍。轉山包是昭通的深度貧困地區,學校的住宿條件已經比很多學生家裡的條件好很多了,一度有家長詢問學校,能否讓孩子周末也住校。

以前到了冬季,冰冷空氣讓學生們,手生凍瘡,面部開裂孩子們在教室裡雙手通紅地寫作業。今年開始,學生都用上了保暖手套,孩子們在教室裡不會再雙手通紅地寫作業了。

1月初,學校放假備戰期末考試,家長們前來學校接孩子回家。住同一個村的孩子,家長不來,就結伴回家 。

回家的學生們,空曠的田野裡行走。距離轉山包小學較遠的村落,學生們要步行2個多小時才能到家。而不久後,這些村落都將通水泥路。

在距離學校最遠的轉山包村梨柴林7社和8社,降雪過後,山裡的積雪還未融化,孩子們邊走邊玩。

社會的關注,讓王福滿及同學們深刻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王福滿說,轉山包和我一樣的人有很多,我只是其中更幸運的一個。

“我覺得冰花男孩只是一個外號,在我們老家,我的同學只是把我當成一個普通人,如果我覺得我是一個明星,我就不好意思在這裡了。”

意外出名的王福滿是幸運的,但貧困地區仍有很多留守兒童正在過著難熬的冬天。如果你願意幫助他們,請點【一起來送愛暖童心】進入騰訊公益樂捐,為雲南高寒山區的孩子們籌過冬禦寒衣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