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寬信用未捂熱 利率債已冒“冷汗”

  遇阻於金融數據的債券市場,迎來了經濟數據的“馳援”。14日,債市在連續多日下跌後反彈,因當天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業內人士認為,寬信用恐難以一蹴而就,債市趨勢反轉言之尚早,但寬信用方向明確,市場預期有所變化,債市高位擾動難免加大。

  寬信用預期發酵

  7月下旬以來,隨著巨集觀政策邊際放鬆明朗化,市場對信用收縮的擔憂有所緩解,債券市場運行格局悄然生變。具有風向標意義的長期利率債收益率率先反彈,打破了先前震蕩下行的走勢。

  上一周,在流動性充裕形勢下,貨幣市場利率整體跌至2016年以來低位,但債券市場不為所動,反而連續調整,對資金面“利好”表現鈍化。上周,市場上10年期國債中債估值收益率從3.45%漲10BP至3.55%,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從4.05%漲到4.13%。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麽?交易盤兌現部分浮盈,可能是直接推手,但深層次原因或在於市場對寬信用的預期發酵。機構認為,今年以來債市上漲,核心邏輯是局部信用緊縮與外部風險加大,威脅經濟增長目標,進而倒逼政策放鬆。而從目前來看,巨集觀政策的調整基本坐實,市場關注點也開始發生變化——從寬貨幣轉向寬信用,信用擴張的進度逐漸成為影響基本面預期和債市運行的核心矛盾。

  這樣一個背景下,7月份金融數據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場預期的轉變。8月13日,央行發布7月份金融數據: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4500億元,高於預期的12750億元;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400億元,預期為11000億元,前值11800億元;當月M2同比增長8.5%,預期增長8.2%,前值8%。

  機構點評稱,受季節性因素影響,7月新增信貸較上個月有所減少,但較上年增加明顯;受非標融資繼續收縮的影響,當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仍少於上年同期水準,但當月新增信貸和新增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均高於去年同期;7月份M2增速要高於市場預期。

  雖然社融增速和融資結構未明顯好轉,但7月份信貸多增、M2增速反彈,還是讓人看到了一些信用擴張的跡象。這對債市並非好消息。本周一(8月13日),10年期國債、國開債收益率分別進一步漲至3.58%、4.15%。

  經濟數據不及預期

  但緊接著,本周二,債券市場就出現了反彈。10年期國債期貨收盤上漲0.3%,收獲7個交易日來的首根陽線。銀行間市場上,10年期國債活躍券成交利率下行3BP,10年期國開債下行5BP。原因是,當天統計局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不及預期。

  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與前值持平,低於預期的6.3%;1-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創逾19年新低,預期6%,前值6%;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8.8%,預期9.1%,前值9%。

  從7月份數據來看,生產、投資、消費幾大類經濟數據均不及市場預期。其中,受基建投資拖累,當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上個月創下階段新低之後繼續探底。而社消增速的下行,印證了近期居民消費的放緩呈現出一定的持續性,反映出經濟增長放緩對居民收入、家庭部門杠杆率上升對居民消費意願的影響。積極的方面則在於製造業投資與房地產市場有所改善。另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5%。就業形勢雖整體較好,但出現轉弱苗頭。

  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在前期政策已經有所調整的情況下,7月份經濟運行表現仍不及預期。當前穩就業的壓力有所突出,決定了今後一段時期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對債市相對友好的狀態。再結合新增社融、財政支出等數據不及預期來看,市場對信用較快擴張、經濟較快回升的擔憂緩解。債市出現反彈也就不奇怪。

  分歧顯著 波動加大

  目前時點上,市場對後續長端利率走勢的分歧非常明顯,多空雙方似乎都有充分的邏輯。多頭的基礎在於預期平穩的流動性水準及過於陡峭化的期限利差,空頭則聚焦於流動性邊際收緊及寬信用政策初見成效。落腳到市場走勢上,就是博弈加大、波動性上升,但是方向性並不明顯,這或許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債市行情的常態。

  就流動性而言,上周後半周以來,貨幣市場流動性出現邊際收緊,資金價格較快上漲,帶動短債收益率出現明顯反彈。這在一定程度上兌現了空頭的擔憂,即資金面極度寬鬆狀態不可持續,先前貨幣市場利率超預期下行,反而為後續的反彈埋下伏筆,因此不僅沒能帶動長債利率下行,反而成了潛在的利空,導致債市收益率反彈。

  但在現階段,寬貨幣的決心和持續性不容置疑,流動性和資金價格雖存在糾偏的需求,但也只是回歸合理水準,不會回到類似去年的偏緊、偏高狀態。後續隨著財政支出力度加大,流動性供需依然面臨有利局面,資金價格保持低位平穩運行是大概率事件,債市所處的資金環境依然較好。流動性從過度充裕向合理充裕回歸,對債市難言實質性利空。

  再看寬信用,願望很美好,但過程可能比較坎坷。誠然,穩增長已成為政策重心,寬信用的方向已確定,積極財政值得期待,利率下行行情的轉捩點終將來臨。用某位研究員的話來說,留給債市的只是時間和太空的問題了。但是,寬信用不會一蹴而就。

  巨集信證券報告指出,目前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機制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低,二是商業銀行的信用派生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製約,三是商業銀行資本金存在比較大的限制。“本來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就存在時滯,而傳導機制的不順暢,無疑使得這一時滯延長。”該報告稱。

  總之,貨幣政策目前並不具備轉向的條件,寬信用在政策效果落實的路線上,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多次的證偽,因此債券牛市可能已經進入下半程,但趨勢性轉捩點可能還言之尚早。債市可能逐漸轉入震蕩築頂的過程,收益率水準在低位波動將加大。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