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做不做霧化,怎麼做,這些疑惑兒科醫生告訴你

霧化吸入是目前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對於這個治療是否有危害、是否會成癮、效果、不良反應...家長們大都還有很多疑問。

家長問【霧化治療比點滴對孩子健康危害更大嗎?】

答:與口服、點滴等一樣,霧化只是一種給藥方式。合理用藥的原則下,霧化給藥用藥劑量小、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應較少。霧化裝置將藥物變成氣溶膠狀態的微粒,使得藥物可以通過呼吸道直接到達病灶,因而起效快,藥物不需要經過血液循環,因而給藥劑量小,全身吸收少,安全性更高,不良反應較少。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霧化治療的藥物都不是非處方藥物,無論是在醫院霧化治療還是在家庭霧化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嚴格遵照醫囑,無論是霧化吸入的藥物,還是劑量、速度或者時長。任何藥物和治療,當用則用,不需要用也別濫用!

家長問【孩子需要定期霧化治療是否具有成癮性?】

答:兒科用於霧化治療的藥物並無成癮性,不存在藥物依賴問題,而且,霧化給葯和其他給藥方式一樣,遵守合理用藥的原則。霧化治療,藥物起效通常較快,作用效果可以維持幾個小時,和其他給藥方式一樣,隨著藥物被人體代謝分解,需要再次給葯以繼續維持作用效果……直到疾病痊癒癥狀緩解。

如果只是急性呼吸道的疾病,霧化療程大約一周左右,醫院治療結束之後,通常不必繼續在家霧化治療,一旦癥狀出現反覆或者加重,再次及時就醫診療。

如果頻繁發生呼吸道的癥狀,比如一些慢性呼吸道的疾病,想要完全控制癥狀,需要長期霧化治療,所以採用了急性期在醫院霧化治療+慢性期在醫生指導下的家庭霧化治療,以控制疾病癥狀。

家長問【在孩子哭鬧時霧化治療的效果會更好嗎?】

答:霧化吸入治療要在安靜的狀態下進行,深呼吸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有一些人認為哭鬧時是深呼吸,認為藥物的霧狀顆粒更加容易被吸到下呼吸道和肺泡,其實並非如此——哭鬧時是快速吸氣,藥物的霧狀顆粒更多停留在了口咽部分,只有少部分能夠進入到下呼吸道和肺泡,所以,哭鬧只會降低霧化治療的效果。在霧化吸入治療時,寶寶通常無法配合進行深呼吸,那就盡量安撫和鼓勵寶寶進行平靜呼吸,或者可以選擇在寶寶睡眠時候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家長問【孩子霧化治療後整個臉發紅是什麼原因?】

答:第一種可能的原因是,霧化吸入治療時面罩扣得太緊了,第二種可能的原因是,霧化吸入治療時寶寶哭得太厲害了,這兩情況在霧化治療結束後會很快緩解的。如果霧化治療結束後沒有很快緩解,或者霧化治療過程中就有出現呼吸困難等明顯不適,請及時與你的醫生溝通,可能需要調整霧化吸入的藥物、劑量、速度或時長。另外,也可能寶寶對面罩或者藥物存在過敏,當然這種幾率並不高。

家長問【孩子霧化治療後沒洗臉漱口有什麼危害?】

答:做完霧化之後務必及時洗臉漱口。霧化治療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下呼吸道,面部和口腔不是藥物需要到達並作用的部位,而在霧化治療的過程中,葯霧顆粒不能避免地會附著在面部和口腔。由於,嬰幼兒和兒童的面部皮膚非常嬌嫩,藥物附著在皮膚上,可能引起刺激或者會被吸收。漱口可以減輕咽部不適,如果藥物含有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及時清潔口腔可以降低口腔真菌感染(鵝口瘡)的風險。會漱口的孩子,可以用清水漱口,不會漱口的孩子,可以用生理鹽水擦拭口腔,盡量減少藥物在口腔的殘留。

家長問【做完霧化以後還沒用完的藥物如何保存?】

答:如果是霧化設備中藥盒裡還沒用完的藥物,一定要丟棄。如果是藥瓶中還沒取出部分的藥物,由於藥物包裝打開之後,一方面容易被汙染,一方面長期放置影響藥物效價,所以一般在8-30℃的環境下大約只能放置24小時。

另外很多孩子做過霧化治療,但是很多家長並不了解霧化治療前後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霧化治療前需要注意的事項:

1、霧化藥物應由醫生開具,遵從醫囑使用。

2、空腹或者餐後1小時進行霧化。

3、正確組裝好霧化設備。

4、清潔口腔,清除口腔內的分泌物及食物殘渣。

5、清潔面部,面部不要塗抹油性的面霜。

6、痰液較多的患者霧化治療前可以先拍背吸痰。

霧化治療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選擇坐位或者半坐位,如果使用手持噴霧器,要盡量與地面保持垂直,有利於葯霧顆粒沉積到支氣管和肺泡。

2、如果使用面罩式噴頭,面罩盡量扣緊面部,以確保藥量的攝入,減少霧化顆粒對面部和眼睛產生的刺激。

3、每次霧化的藥量是3-4毫升(容量不足可用生理鹽水稀釋補足)。

4、每次霧化的時間是15分鐘左右。

5、霧化治療過程中,痰液可能會被稀釋出來刺激咳嗽(甚至堵住呼吸道),要及時協助拍背翻身排痰,務必保持呼吸道通暢。

6、霧化治療過程中,請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臉色、呼吸等狀況,一旦出現精神萎靡或者煩躁或者異常的哭鬧,請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霧化治療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1、務必及時洗臉。霧化治療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下呼吸道,面部和口腔不是藥物需要到達並作用的部位,而在霧化治療的過程中,葯霧顆粒不能避免地會附著在面部和口腔。由於,嬰幼兒和兒童的面部皮膚非常嬌嫩,藥物附著在皮膚上,可能引起刺激或者會被吸收。

2、務必及時漱口。漱口可以減輕咽部不適,如果藥物含有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及時清潔口腔可以降低口腔真菌感染(鵝口瘡)的風險。會漱口的孩子,可以用清水漱口,不會漱口的孩子,可以用生理鹽水擦拭口腔,盡量減少藥物在口腔的殘留。

3、霧化治療後痰液可能會被稀釋出來,痰液較多的患者霧化治療後可以再拍背吸痰。

再次提醒,所有霧化吸入的藥物都不是非處方藥物(OTC),無論是在醫院霧化治療還是在家庭霧化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嚴格遵照醫囑,無論是霧化吸入的藥物,還是劑量、速度或者時長,千萬不要自行用藥,也不要隨意增量減量。

微博、微信或微訪談,都只是給大家補充一些醫院以外的養護知識,不能代替醫院就診,在此提醒家長,如果無法自行處理或對寶寶的病情拿捏不準,請及時就醫!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文章皆為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我取得聯繫。未經授權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郵箱:[email protected]

【蝦米媽咪】兒科醫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著有《蝦米媽咪育兒正典》。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童保健碩士。先後學習工作於上海市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保健所。媒體上最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新浪微博十大醫療影響力大V(新浪微博:@蝦米媽咪),搜狐醫療行業最佳自媒體人(搜狐自媒體: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