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霧化治療到底是怎麼回事?

霧化究竟能不能用?

我們來聽聽醫生的專業解答。

1. 什麼是霧化?

說到吃藥、打針、點滴,大家都不會陌生,和吃藥打針類似,霧化也是一種治療手段。

霧化治療,是指通過霧化器(就是通常見到的像氧氣面具的東東),將藥物轉化為可吸入的細微顆粒,讓患兒從口腔鼻腔吸入,使藥物沉澱在呼吸道和肺部,發揮藥效的治療方式。

簡單說,就是讓患兒可以通過呼吸的方式「吃藥」。

除了治療哮喘,霧化對於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很多呼吸道的疾病都有一定療效。這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有人會問,這些常見病為啥不能通過常規治療「三寶」:吃藥、打針、點滴來治療?

這就得說說霧化的優點了——

給藥劑量低

見效快、療效高

安全性高

使用方便,孩子更容易配合

全身不良反應小

霧化是隨著呼吸,藥物直接進入呼吸道和肺部,不需要通過血液循環直接到達病灶部位。

與吃藥、點滴相比,霧化吸入的量很少;即使有少量經過呼吸道、消化道而進入體內,也會很快被分解代謝掉,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的全身不良反應。

2. 關於霧化的常見謠言

現在,社會上對霧化的謠言很多,霧化被「妖魔化」也很嚴重。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常見的「霧化謠言」:

謠言1:霧化比點滴有害

和吃藥、打針一樣,霧化只是一種治療手段。

霧化和點滴,不是哪個更有效或更有害的問題,而是哪個治療方式更適合的問題。如果使用適當,它們都是有效而危害小的治療方式,如果使用不適當,比如不需要用藥,或者將不合適的藥物用於霧化或點滴,都有危害。

謠言2:霧化藥物成分複雜,會有依賴

一般來說,這三類藥物出現頻率最高: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祛痰葯。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

在兒科呼吸道相關疾病,特別是呼吸系統疾病得到普遍的應用。常見藥品為布地奈德。

主要作用:減輕氣道炎症,抗炎消腫,有效控制寶寶的喘息及咳嗽癥狀。

支氣管擴張劑

這是呼吸科最常使用的藥物,用來霧化吸入的代表藥物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異丙托溴銨。

主要作用:寶寶哮喘、喘息的常用藥,霧化吸入是最好的給葯途徑,見效快,解痙作用強。

祛痰葯

顧名思義,就幫助孩子把痰液咳出來。鹽酸氨溴索就是這一類的代表葯,臨床上用於霧化吸入。

主要作用:能調節患兒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增加纖毛擺動,更容易把痰咳出來。

需要說明的是——

? 霧化葯同我們吃藥、打針用的藥物一樣,不是使用一次就藥到病除,一勞永逸。

? 常見的霧化治療藥物,雖然通常起效比較快,作用時間持續數小時,最後被身體代謝分解掉,所以需要根據病情多次給葯。

? 霧化治療不會產生依賴性。

? 霧化同樣也遵守合理用藥的原則,根據病情和藥物特點來進行選擇,從而得到一個良好的治療效果。

謠言3:霧化裡含有激素,會影響孩子發育

我們之前也說過了,霧化在兒科的主要適應症是哮喘、急性喉炎,用得最多的也是支氣管擴張劑和糖皮質激素。

但有很多家長一看到「激素」二字,馬上緊張起來。

其實,糖皮質激素是控制氣道炎症最有效的藥物。即便我們將吸入糖皮質激素的量增加數倍,對於寶寶而言副作用仍較小,安全性仍較高。

根據業內權威的《全球哮喘防治指南(2017版)》,長期低劑量吸入糖皮質激素對兒童生長髮育和骨骼代謝無顯著影響。

也就是說,即使採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7~11年後,哮喘寶寶仍可達到正常的成人身高。

3. 做霧化時,要注意什麼?

? 做霧化時,家長要防止藥物進入孩子眼睛內。

? 使用面罩吸葯時,就不要給寶寶塗抹油性的面霜,而且吸葯後就需要立即清水洗臉。

? 有些寶寶做霧化時哭鬧,吸氣變得短促,藥物大多遺留在口腔內,導致吸入藥量減少。因此,最好在安靜的狀態下吸入。

? 做完霧化後立即給寶寶清水漱口,這樣可以明顯減少口腔真菌感染的可能。

? 至於霧化的最佳時機,建議在飯前1小時、飯後2小時,這樣可以防止嗆咳。

? 做霧化時要始終保持霧化器是豎直的,這樣可以防止藥物流出,影響霧化效果。

? 要是有些家長在家為孩子霧化,那就要嚴格遵照醫師囑咐,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

? 對於疾病未能控制的寶寶,請在專科醫師指導下綜合治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