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緩解孕婦臨產的壓力?孕婦臨產時要避免4種心理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孕婦在懷孕的時候都會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尤其是在孕晚期的時候。很多孕媽媽們在懷孕的晚期,也就是即將臨產的時候,都會出現害怕、恐懼以及心理壓力等等。那麼孕婦如何緩解臨產的心理壓力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孕媽媽們在即將臨產的時候都會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害怕、恐懼以及心理壓力等等。我們都知道,孕婦臨產有壓力是不利於孕媽媽們的身體健康的。那麼如何緩解臨產的心理壓力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如何緩解孕婦臨產的心理壓力

了解分娩原理及有關科學知識

克服分娩恐懼,最好的辦法是讓孕婦自己了解分娩的全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對孕婦進行分娩前的有關訓練。許多地方的醫院或有關機構均舉辦了「孕婦學校」,在懷孕的早、中、晚期對孕婦及其丈夫進行教育,專門講解有關的醫學知識,以及孕婦在分娩時的配合。這對有效地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思想負擔以及作好孕期保健,及時發現並診治各類異常情況等均大有幫助。

不宜提早入院

毫無疑問,臨產時身在醫院,是最保險的辦法。可是,提早入院等待也不一定就好。首先,醫療設定的配備是有限的,如果每個孕婦都提前入院,醫院不可能象家中那樣舒適、安靜和方便;其次,孕婦入院後較長時間不臨產,會有一種緊迫感,尤其看到後入院的孕婦已經分娩,對她也是一種刺激。另外,產科病房內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響住院者的情緒,這種影響有時侯並不十分有利。

因此,孕婦應穩定情緒,保持心緒的平和,安心等待分娩時刻的到來。不是醫生建議提前住院的孕婦,不要提前入院等待。

作好分娩準備

分娩的準備包括孕後期的健康檢查、心理上的準備和物質上的準備。一切準備的目的都是希望母嬰平安,所以,準備的過程也是對孕婦的安慰。如果孕婦了解到家人及醫生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並且對意外情況也有所考慮,那麼,她的心中就應該有底了。孕後期,特別是臨近預產期時,準爸爸也應作好準備,使妻子心中有所依託。

識別分娩的先兆

正式臨產前,孕婦往往會出現一些癥狀,預示著即將正式臨產,如不規則子宮收縮,常在夜間出現而白天消失,每次間隔時間可長可短,每次持續時間不長於30秒,孕婦可感到輕微腰酸,下腹輕微脹痛。正式臨產前1—2天陰道出現少量血性粘液自陰道流出,稱為見紅。有些孕婦可於正式臨產前發生胎膜破裂,羊水自陰道流出,此時孕婦應臥床,立即到醫院就診,特別是臀位的產婦,要預防臍帶脫垂。

家人陪伴

臨產後由家人陪伴,由助產士指導,分散注意力,一起扯一扯產婦感興趣的話題,並講解分娩的過程,使產婦掌握分娩知識,有效地緩解分娩過程中的不適,從而降低對宮縮的感受力。

調整呼吸

調節呼吸的頻率和節律,當運動或精神緊張時,呼吸頻率就加劇,主動調整呼吸的頻率和節律,可緩解由於分娩所產生的壓力,增強產婦的自我控制意識,當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不能幫助產婦緩解分娩的不適時,可選擇慢胸式呼吸,呼吸的頻率調整為正常的1/2,隨著宮縮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則可選擇淺式呼吸,其頻率為正常呼吸的2倍,不適達到最強的程度選用喘吹式呼吸:4次短淺呼吸後吹一口氣。

保持舒暢心情

適當採用一些可令產婦放鬆的技巧。如由家屬或助產士觸摸產婦緊張部位,並指導其放鬆,反覆的表揚鼓勵產婦並講解進展情況,必要時可使用笑氣鎮痛。對有一定音樂欣賞能力的產婦選擇舒緩的音樂放鬆。

當宮口開全時,產婦疼痛有所緩解,有種大便感,工作人員會指導產婦屏氣用力的正確方法,此時產婦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和體力,積極配合,正確用力,以加速產程進展,否則消耗體力影響產程進展而使產程延長,胎兒易發生宮內窒息及顱內出血。

孕婦臨產要避免的4種心理

害怕心理

很多第一次面對生產的孕媽媽難免會有害怕心理,不管是對順產或者剖宮產,都是會害怕的。除了害怕分娩時的斷骨般的疼痛,還有害怕分娩時會不會出意外,或者難產之類的,所以越到預產期,孕媽媽們就越害怕。其實,孕媽媽可以多看些書籍,正確認識分娩。每個女人天生就是要經過生孩子的,到了那一刻自然都懂得生了。而且現在的分娩醫術那麼高明,成功分娩的非常的多。如果孕媽媽越害怕越吃不好睡不好到時反而更沒精力生寶寶了,所以孕媽媽們不要害怕。

憂慮心理

孕媽媽平時的生活要遠離憂慮,盡量不要去想其他不高興的事,尤其是不用擔心說如果生了女孩會不會怎樣等一些問題。此時家人也不要給孕媽媽施加壓力,不要提孩子的性別問題,也盡量不要因為其他事情干擾孕婦的生活,如果產前有什麼狀況出現很容易影響孕婦的正常分娩。

著急心理

預產期並不一定是孕婦的生產日期,只是借著醫院預測來判斷一個大概的生產時間,所以很多孕媽媽的預產期和真正的生產日期是不同天的。這是正常是狀況,所以如果孕媽媽的預產期到了,可是還沒有分娩跡象,孕媽媽也不要太著急,在預產期的前後10天生產是正常的。而且寶寶還不出來,媽媽在外面乾著急也沒有用,反而因為著急弄得寢食難安就更不好了。

孤獨心理

由於快到臨產期的時候孕婦會表現出不安的緊張,所以此時需要家人,特別是丈夫的陪伴,需要丈夫的鼓勵和安慰。所以丈夫和家人最好是在這一時期經常陪著孕媽媽,讓孕媽媽知道還有丈夫陪著自己面對,就不會感覺到是自己的孤身作戰,這樣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心理狀態去面對生產,也比較不容易導致憂鬱症。

孕婦臨產分娩的徵兆

子宮底下降

子宮底下降是孕媽媽臨產前約兩周的分娩信號燈。這時由於胎寶寶的頭部開始往盆底下沉,子宮底下降,使孕媽媽的上腹部開始變得輕鬆起來,呼吸也因為免受壓迫而變得比以前舒暢,胃部被頂住受壓的感覺明顯減弱,胃口隨之變好,食量因此有所增加。

此時子宮底下降只是分娩前的信號,並不是代表分娩的真正開始,孕媽媽不必過於緊張,也無需過急入院待產。孕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適當地利用飯後時間散散步,為分娩做準備。同時,孕媽們還要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悅。

下腹部有壓迫感

由於子宮底下降,壓迫到骨盆入口處為分娩做準備,此時孕媽媽的下腹部有明顯的壓迫感,感覺胎寶寶好像要掉出來一樣。出現這種情況孕媽媽不用過於擔心,這是寶寶快要出生了,是正常現象。同時,由於子宮底的下降會壓迫到膀胱,孕媽媽會出現尿頻的癥狀,走路也會因為重心下沉而不方便,腰酸腿痛的感覺愈加強烈。

見紅

臨產前一兩天,孕媽會出現「見紅」現象。此時胎寶寶頭部開始下墜入盆,隨著子宮收縮,子宮頸管逐漸擴張,附近的胎膜和子宮壁發生分離,導致有少量出血的情況發生,呈現為茶褐色、粉紅色或者紅色混合黏液,這是子宮開始擴張的現象,是臨產的重要信號。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見紅」的出血量並不會太多,少於月經流量,如果「見紅」出血量過多,則要及時入院觀察,檢查是否由胎盤早剝等病症引起,防止意外的發生。

破羊水

隨著分娩過程的推進,臨近分娩的數小時或生產前,孕媽媽會出現「破羊水」的現象,表現為淡黃色液體呈噴射狀或滴流狀從陰道流出,讓孕媽媽感覺像在尿尿,這時可以用衛生巾來防漏,也便於查看流出物顏色是否正常來幫助判斷分娩進程。一般情況下,破水後孕媽媽很快就要開始分娩了,此時孕媽媽應該及早入院待產,保持平臥的姿勢,在醫生和護士的指導和幫助下準備生產,預防感染的發生甚至將寶寶產在院外。

規律陣痛

會感到每次宮縮由弱變強,維持一定時間之後,又逐漸減弱以至消失。以後,兩次宮縮之間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宮縮持續時間逐漸延長。這就是分娩前的子宮收縮,也稱分娩陣痛。

子宮收縮最初是每隔20-30分鐘出現一次,逐漸縮短到每次間隔15分鐘、10分鐘甚至每隔5分鐘就出現一次,宮縮持續時間由最初持續20秒增加到40秒甚至1分鐘。

隨著產程的推進,這種規律陣痛會從開始的鈍性背痛向下放射到大腿,漸進表現為腹部的周期性劇烈疼痛,每次持續30秒或以上,每5分鐘左右收縮一次。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的分娩時間大概為12-18個小時。需要注意的是,子宮收縮會造成胎頭壓迫媽媽的直腸而出現強烈便意感,此時切勿用力上廁所,否則可能將小寶寶產到馬桶裡。

有規律的子宮收縮是分娩開始的標誌,當每隔10分鐘就出現一次有規律的宮縮時,意味著分娩即將開始,長達十個月的孕期生活即將宣告結束。

宮縮開始時的疼痛有些象平時痛經,有人會感到腹瀉加重時的疼,一些孕婦也可能會感到腰背酸痛加劇等,總之,每個人的情況都稍有區別。

產婦宮縮間歇的時間、持續的時間及宮縮強度等情況是有規律的,隨著宮縮間歇時間的縮短、宮縮持續時間的延長,宮縮的強度會不斷地增加,產婦的分娩時間就要臨近。在子宮肌收縮的作用下胎膜發生破裂,受到壓迫的胎兒無法繼續呆在宮腔裡,只好慢慢地向子宮頸口移動,宮頸口就開始擴張,將胎兒向外排出。因此子宮收縮標誌著分娩的開始。


喜歡就關注我,更多精彩一起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