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10億,斯爾邦擬借道丹化科技上市,後者複牌漲停

新京報訊(記者 閻俠)時隔半個月,丹化科技宣告今日複牌的同時,表示擬以110億元的價格購買斯爾邦100%股權。

根據相關規定,本次交易構成重組上市,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盛虹石化,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繆漢根、朱紅梅夫婦。

6月14日,丹化科技披露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斯爾邦所處行業為石油化工行業,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將新增高附加值烯烴衍生物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範圍將進一步涵蓋丙烯腈、MMA、EVA、EO及其衍生物等一系列多元石化及精細化學品。

根據丹化科技與交易對方盛虹石化、博虹實業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本次交易中,補償義務人盛虹石化、博虹實業承諾,斯爾邦2019年、2020年、2021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合計不低於28.5億元。

丹化科技今日複牌即漲停,截至記者定稿,丹化科技當前股價為4.31元/股,單日漲幅為9.95%。

丹化科技成立於1993年9月,自稱“國內煤化工上市公司龍頭企業之一”。目前,丹化科技本部及下屬企業員工1600多人,主要經營範圍是煤化工產品、石油化工產品及其衍生物的化學工業前沿技術的深度研發、工程化、技術轉讓等業務,自建或合建的生產基地涉及內蒙古、江蘇、河南等地,並逐步向山東等地擴展。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市公司這20多年在A股的經歷頗為坎坷。

最初走上A股舞台的是英雄股份,即大名鼎鼎的英雄牌鋼筆的生產和銷售商。後來,英雄股份業績下滑,2001年底,英雄股份的第一次資產重組完成後,公司的業務領域逐步從製筆行業轉向現代農業、房地產業。2003年2月,“英雄股份”變更為“大盈股份”。

在證券簡稱從“*ST大盈”到“ST大盈”到“SST大盈”再到“ST大盈”變更的同時,上市公司也在進行資產重組。2007年,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已經完成,主營業務將轉向煤化工領域,同年6月1日,“ST大盈”更名為“ST丹科”。

經歷過兩度重大資產重組、兩次變更主營業務之後,上市公司在2007年實現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雙盈利,2008年3月14日,“ST丹科”改為“丹化科技”。

擺脫“業績泥沼”之後,“重生”的丹化科技在A股過得也不平順,業績基本保持盈利一年虧損一年的節奏,2015年和2016年還出現了連續虧損的情況,2017年通過投資收益等方式扭虧為盈,化險為夷。

2018年,丹化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約14.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05.68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99.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1196.76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4.76%。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丹化科技2018年獲得的政府補助約為2205萬元,遠超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新京報記者 閻俠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李世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