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政府補貼要“斷奶”,比亞迪深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文 張洋

編輯 邢昀

國內“新能源汽車之王”,繼續在“增收不增利”的陰霾裡打轉。

3月27日晚間,比亞迪發布2018年年報,公司營收達到1300.6億元,同比增長2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8億元,同比下降32%,繼2017年下降20%後再次下探。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八成至5.86億元。

這背後是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變動,導致其盈利能力承壓。

比亞迪年報發布的前一天,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頒布,補貼最高退坡約60%。此前補貼加持之下,比亞迪難以增利;“斷奶”之後,“新能源汽車之王”的桂冠還能戴多久?

01

“補貼之王”

王傳福的遠見,讓比亞迪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車,趕上最好的補貼時代,短短幾年便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稱王。

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24.8萬輛,較上年翻了一番還不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統計,中國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6萬輛, 同比增長61.7%。比亞迪獨佔新能源汽車近兩成銷量,增長亦跑贏行業總體水準。

銷量增長直接推動比亞迪營業收入達到1301億元,但增幅較2015年巔峰時期,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2018年比亞迪營業收入緩慢攀升,利潤不增反降,歸屬於上市股東淨利潤同比下滑三成。

過去比亞迪登上新能源汽車之王的寶座,一半功勞來自政府補貼。

年報數據顯示,自2013年到現在,比亞迪獲得的政府補貼超過60億元。2018年,比亞迪收到政府補貼為21億元,主要是與汽車有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有75%是政府補貼貢獻的。

而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中金公司3月27日研報推測,比亞迪2016-2018年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均在百億規模,大部分轉化為應收账款,對現金流構成拖累,公司不得不增加財務杠杆。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比亞迪的應收账款達到492.8億元,佔總資產比重25.33%。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比亞迪也在補貼刺激下乘上東風。其應收账款餘額大幅增長始於2016年,這三年來在總資產中佔比一直高於20%,而新能源補貼新政還提到,已銷售的車輛從注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的不予補助,並在清算時扣回預撥資金,意味著比亞迪有部分補貼可能拿不回來。

此外,高額的應收账款,讓比亞迪資金壓力巨大,2018年比亞迪合計發行85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來補充運營資金和還銀行借款。因此,2018年比亞迪財務費用達到近30億元,同比增長約三成。

02

“王位”不保

比亞迪崛起的過程中,對補貼的依賴越來越嚴重,甚至被市場指責是一家為補貼而生的車企。

如今,政府真的要“斷奶”了。3月26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通知,大幅降低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四部委提出“扶優扶強”的理念,單車補貼退坡方面最高降幅6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統降為1萬元,而2018年是2.2萬元。

2018年,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為12.4萬輛,佔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半壁江山。較好的車型——全新一代「唐DM」、全新一代「宋DM」、「秦DM」,均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是比亞迪能夠處於領軍地位的重要車型,補貼下滑勢必會對比亞迪造成影響。

可預見的是,補貼新政將對比亞迪的利潤產生較大的負面效應。

不過,比亞迪在年報中表態樂觀:2019年補貼繼續退坡將進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有利於資源向行業領先廠商集中。面對補貼政策逐漸退出,比亞迪將通過成本控制及品牌溢價等多種方式,抵減補貼退坡對盈利帶來的影響。

此外,新能源汽車賽道上越來越擁擠,比亞迪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是吉利和北汽。互聯網造車勢力在2018年集體發力,蔚來交付超過一萬輛,小鵬、威馬、車和家量產在即。

競爭對手大批量湧現,直接影響比亞迪的盈利能力。比亞迪毛利率和淨資產收益率在2016年達到巔峰之後,均呈現下滑的態勢。新能源汽車企業能否在競爭中活下來,最終還是要看市場。

新出現的互聯網造車勢力,其產品在工況、續航裡程、智能系統等方面,超越上一代有燃油車基因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受到市場的青睞,蔚來火熱的預定情況便是最好的說明。

另一方面,比亞迪銷量越多暴露的問題也越多,質量、服務仍舊跟不上節奏。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針對比亞迪的投訴達到649件,是汽車品牌中受投訴最多的企業,投訴主要集中在售後服務以及合約、質量等問題上。

進入2019年,擺在比亞迪面前的,是更為殘酷的競爭市場,比亞迪不再是獨寵的“嬌子”,守住“王位”變得異常艱難。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