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為何未納入T+0?50萬門檻偏高?上交所回應

新華社上海3月3日消息,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相關業務規則和配套指引1日正式亮相。對於市場各方關注度較高的“t+0”和“降門檻”兩大問題,上交所作出了回應。

據了解,前期上交所就科創板相關規則公開征求意見過程中,關於交易機制的反饋意見佔比超過一半,眾多業界人士和投資者建議增加t+0交易機制。

日內回轉(t+0)交易機制是一項國際上通行的交易制度,可以增加市場供給和完善市場自發平衡機制,可為中小投資者提供日內糾錯手段,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單次t+0交易機制,可適度增加市場供給,但不會額外增加市場需求,從而起到抑製投機炒作的作用。

實際上,t+0在a股並不是新鮮事物。早期a股曾經實施過t+0機制,但因為當時市場條件不成熟轉而采取t+1交易制度。

業界認為,隨著a股市場不斷發展壯大,投資者風險意識逐漸提高,監管體系趨於完善,實施t+0的市場基礎與當年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就科創板而言,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可保證參與者更加成熟、理性,注冊製將令股票供給更加充分,市場炒作可能性有所降低。而放寬漲跌幅等機制設計,意味著投資者需要t+0交易機制來管理風險。從這些角度觀察,在科創板深化交易機制的增量改革也是有理由有條件的。

上交所方面表示,基於對科創板“建立更加市場化的交易機制”的考慮,上交所對包括t+0在內的交易機制加強了研究論證。為保障科創板開板初期的平穩運行、避免交易者長期形成的投資習慣在短時間內發生過大改變,按照穩妥起步、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相關規則征求意見稿中未將t+0交易機制納入。

證監會《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的實施意見》提出,在科創板運行一段時間後,由上交所對交易制度進行綜合評估,必要時加以完善。上交所方面也表示,將根據科創板推出後的市場運行情況,在證監會的指導下對相關交易制度進行嚴密的科學論證。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也是市場關注科創板的熱點問題之一。據悉,在相關規則征求意見過程中,部分機構和投資者認為50萬元資金門檻偏高,同時對這一制度安排是否會影響科創板流動性表示關切。

對此,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置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主要是基於“專業度”和“風險承受力”的考慮。適當的“專業度”和“風險承受力”首先可應對不確定性。科創企業商業模式較新、技術迭代較快、業績波動可能較大、經營風險較高,且科創板允許尚未盈利的企業上市,上述因素都意味著科創企業投資不確定性較大。

其次,可優化決策和判斷能力。科創板實行注冊製試點,企業優劣由市場判斷,需要投資者具備相應的投資經驗、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

與此同時,市場總體專業度和風險承受力提高,有利於改革創新措施大膽試驗,提高改革效率,為完善資本市場發行交易等基礎性制度積累經驗。

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50萬元“門檻”的設置,既是科創板風險防控的必要舉措,同時也能給科創板流動性提供應有的保障,基本能夠兼顧市場流動性和市場平穩運行之間的平衡。

據了解,目前a股市場20日日均資產超過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約為300萬戶,加上機構投資者,交易佔比總計接近70%。上交所方面表示,科創板開板初期市場體量不會很大,交投活躍度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據悉,科創板平穩開板後,上交所會根據市場情況和需要,適時對投資者適當性要求進行優化完善。此外,為保障市場流動性,科創板已在相關交易機制中作了安排。

業界評價認為,允許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具有客觀投資條件的投資者直接進入某個市場,實際上是對各類投資者的最好保護。未滿足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通過搭乘公募基金“大船”的方式參與科創板,可更安全、更便利地分享科創板的收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