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蓓:從“A股各階層的分析”,看當前為什麽只是反彈

文|李蓓

上海半夏投資創始人

摘要:在A股,外資無非是紙老虎,機構無非是沒有戰鬥力的、天生搖擺的小資產階級,只有產業資本才可以比肩中國國產黨領導下的,在新民主革命中取得最後勝利的農民階級。

產業資本有最多的存量籌碼,對上市公司有最深刻最真實的認知,跟A股有最本質最天然的利益聯繫。本輪A股的反彈,產業資本的並未支持而是大量減持,所以,只會是反彈。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篇是:《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本文的第一段中有下面幾句話: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毛主席的偉大之處:他在革命生涯的一開始,就具備實事求是的精神。強調根據中國的現實情況,分析中國社會的主體,判斷中國革命的主要抓手,而不是照搬理論框架和國際經驗

正因為如此,毛主席分析出在當時的中國農民階層的重要性,團結了農民階層為革命的主力,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如果按照國際慣例,隻以當時人數稀少工人階級為主力,結果應該是大不相同的。代表買辦和資產階級的國民黨,一度看似走上了主升浪,開啟了牛市,但最後還是輸給了中國共產黨。

我們學習毛主席的思路,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根據A股的現實情況,來做一下“A股各階層的分析”,思考一下A股的主體,究竟誰能夠決定市場最後的方向?於是A股當前的方向究竟如何?到底是反彈還是反轉?

綜合《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和毛主席的其它文章,可以概括中國社會各階層的特點:

帝國主義:紙老虎。他們雖然強大,但中國並不是他們的核心利益,只是來撈便宜,撈到就走,沒有決戰到底的決心。

買辦大資產階級:附庸於帝國主義,顯得比較先進和強大。但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缺乏決戰到底的決心。因為存量資產高,海外聯繫多,一旦形勢不對,難以堅持鬥爭,容易逃到國外。

中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天生具有兩面性,沒有戰鬥力,容易搖擺。

工人無產階級:具有先進性和革命性,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人數太少。

農民階級:在數量上具有絕對優勢,跟中國社會有著最本質天然的天然聯繫,有最深刻最真實的認識,跟中國革命的前途利益完全一致。所以,區別於其它國家的由工人階級作為革命主體,農民才是中國革命應該依賴和團結的主體。

我們來看一下A股以流通市值計算的投資者結構

據此,可以類比分析一下A股的個階層:

外資:類似帝國主義,屬於紙老虎。

雖然強大和先進,但中國並不是他們的核心利益,佔比很小,只是來撈便宜,撈到就走,沒有決戰到底的決心。在他們認可的估值區間下沿,買入;在估值區間上沿,賣出。

理念穩定的價值投資機構:市場上少數的幾家大型私募基金,類似買辦大資產階級。

他們有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跟外資方法論一致,現在也都是全球配置,存量資產高,海外聯繫多,如果A股沒有機會,一般很自然的就去買美股和港股。

其它機構和散戶(大部分的保險、公募、私募):類似中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天生具有兩面性。

他們沒有穩定的長期資金,也沒有穩定的框架和理念,三根陽線就追,三根陰線就砍。天生具有兩面性,無論其它任何市場主體打出趨勢,他們都可跟隨,特別容易搖擺。

產業資本:類似農民階級,才是A股的主體。

他們有最多的存量籌碼,大於50%,在佔比上有絕對壓倒性優勢。他們對上市公司有最深刻最真實的認知,大部分身價都跟A股掛鉤,跟A股有最本質最天然的利益聯繫。只有民企老闆,才可以比肩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中取得最後勝利的無產階級。

在歷史上,每一次A股階段性的大底部,後續產生了50%以上級別行情的,無一例外出現了產業資的積極參與和配合。

2005年下半年大牛市啟動前夕,產業資本大量淨增持。

之後產業資本進入長期淨減持的狀態。

但是無論2008年10月,2010年6月,2012年11月,2014年5月,這四個重要的大級別底部,以3個月平均來看,淨減持的強度幾乎都是前後2、3年的最低點附近,幾乎降到0,比之前的高點都改善了0.05%。

現在我們來分析本輪A股上漲的推動力量:

外資:

1月基本全靠外資,外資年初以來買入1000億,昨天開始逆轉淨賣出,今天淨買入量也只有20億。

照之前分析過的外資的行為邏輯和行為模式,大概率後面A股越高越不會買。

另外,外資的動態是跟海外整體的市場環境和風險偏好相關的。1月以來全球風險的共振反彈是外資大量增持A股的最大背景,而觸發這一因素的,一方面是美聯儲態度的變化,一方面的的確卻1月全球央行是淨擴表的。

但是,美聯儲只是說到年底可能就不縮表了,到年底還有10個月。最近,美聯儲縮表的力度開始變大。海外的風險偏好能否延續,面臨很大挑戰和風險。10月以後的全球共振下跌,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歐美央行縮表力度的加大。

機構和融資:

1月機構是沒怎麽動的,2月機構大量加倉,從各種渠道和平台的信息,私募到上周五平均加倉5%左右,本周我估計至少又加了5%,機構加倉約2000-3000億。

1月融資也是淨賣出300億,2月淨買600億,合計淨買入300億。

產業資本一直在賣 ,還有很多很多要賣

2017年5月減持新規發布之後,產業資本減持的行為受到了扭曲,使得直接觀察減持數據不得真實的度量實際的減持強度。因為當期的減持並不一定是真減持,很可能只是大宗交易打散籌碼,為未來的減持做準備。而代持方實際發生的減持,則不會統計在當期數據裡。

那麽我們怎麽去了解產業資本的動向呢?

第一靠聊,所謂的草根調研。舉個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江浙遊資中的先進生產力,牛市的時候收益率驚人,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熊市依然活得很好。他的管理資金來源,一直都是江浙的產業資本,他跟我說:“我身邊的民企老闆,90%都沒有想抄底買股票的,都是想減持的。我去年開始搞了一個平台,專做減持代持。現在規模都160多億了,這個都是未來半年左右要拋出去。”

因此,本輪反彈他也踏空了。

光靠聊顯然是不可靠的。既然減持新規要求提前公告,那麽我們找到了另外一個度量減持意願的辦法,統計公告擬減持金額。

之前此類公告不多,2017年5月減持新規之後,密集發布。但直到2018年初之前,累計的擬減持額沒有上升,也就是產業資本總體的減持意願並不強。2018年初之後,減持意願上台階,最近兩個月,並未有任何衰竭的跡象,累計的擬減持金額穩定快速上升,總金額高達3000億。

也就是說,現在A股基本就靠機構和散戶加倉了。

在上周五下午券商大面積漲停之後,對牛市的憧憬開始被點燃,上周末各個微信群集中發酵後,轉化為周一盤中爭先恐後的行為藝術。

在下午2點左右,中小保險集中申購ETF,股指期貨大幅升水,構成這一行為藝術的高潮。

光靠機構加倉是沒有牛市的,因為機構加倉是有上限的,之前的倉位本身就是中等水準,並非歷史低位,現在加了一輪,回到了歷史的3/4分位,後面加的空間小了,賣的空間反而大了。

機構博弈就好比代表資產階級的國民黨的軍閥混戰,完全不創造價值,都是互相消耗,互相割韭菜。在這種混亂中,產業資本乘機大量減持。就好比毛主席分析過的,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環境,就是軍閥割據互相鬥爭。

產業資本不參與,那會不會有大量的居民認購基金形成增量資金呢?

基金增量資金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一個類別的產品普遍的創新高產生明顯的賺錢效應。比如2014年的成長股基金,比如2017年底的價值投資基金,現在的普遍情況是:從1塊錢跌到5毛的基金,反彈20%回到6毛錢,哪裡來的新高和賺錢效應呢。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外國人先打進來,動搖了清王朝,激發了資產階級的熱情,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帝製,然後就進入了軍閥割據的階段。

但是中國社會最大的主體,農民,被軍閥們忽略了,甚至他們的行為跟農民的利益是相反的。所以最終他們無法取得革命的勝利。只有團結了廣大農民的中國國產黨領導,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現在類似的。外國人先抄底,逆轉了悲觀氛圍,激發了機構的抄底加倉熱情,現在進入機構混戰,互相博弈的階段,盤面上體現為熱點快速切換,從前期的豬,到昨天的金融,到今天的煤炭鋼鐵。

但是,A股最大最主導的群體,產業資本,完全不睬,還在減持,未來還有很多很多的要減持。

那麽產業資本什麽時候才會入場呢?

第一要有錢,也就是流動性要起來

流動性一方面看價格,一方面看量。

價格:對於產業資本來說,不光要看無風險利率,還有看信用利差。信用利差並沒有明顯改善。

量:企業手裡的活動的錢,就是M1。M1必須要起來,而且不是一拐頭就可,需要拐頭一段時間,達到一定高度,積蓄足夠的力量。目前為止,也沒有看到。

第二要敢出手,經濟可以不好,盈利可以不行,但要探清楚底有多深。

如果一個企業每個季度虧5000萬,還有5000萬的正現金流。估值足夠低,能看到現在是最差的時候,不會再有明顯的下滑,那一個民企老闆是可能去基於價值和可能的未來改善,去增持去收購的。

但如果一個企業現在一個季度賺1000萬,明年肯定虧錢,現在不知道最慘的時候能虧多少,底沒有探明,產業裡誰敢出手呢?只有追三跟陽線的機構敢出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