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機構二季度持倉:社保青睞製造業 險資減持金融地產

  機構二季度布局路徑隱現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張玉潔 

  截至8月27日收盤,目前已有204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報。隨著半年報披露接近尾聲,社保基金、險資、QFII等主要機構持股情況逐漸浮出水面。從重倉股情況看,險資依舊堅守金融及地產公司,社保基金偏愛大藍籌,QFII在堅守大消費的同時試水績優周期股。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對於同仁堂海能達山煤國際等公司分歧明顯。

  社保基金青睞製造業

  截至目前,二季度社保基金共計出現在380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中。

  從社保基金重倉股看,持有交通銀行107.8億元,位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銀行股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二季度並未增減持,但由於二季度銀行股下跌嚴重,所持市值縮水8.26億元。樂普醫療華東醫藥京東方A紫金礦業華僑城A國泰君安中國核電雲南白藥南京銀行位居其後。整體看,金融、醫療醫藥、房地產和製造業仍然是社保基金的重倉公司。

  二季度,社保基金新進157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行列。其中,中國核電、國泰君安、三一重工中國石化新興鑄管等買入規模居前,買入規模均超過1億股。中國核電二季度被社保基金理事會轉持二戶大舉買入3.77億股,一舉位列其第四大流通股股東位置。

  此外,京東方A二季度被社保基金加倉8510萬股,增持規模居前;山煤國際、恆力股份等製造業公司受到青睞。減持方面,節能風電、海能達、華僑城、同仁堂等被社保基金減持規模居前。

  險資減少金融地產投資

  統計數據顯示,險資共出現在20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持股市值方面,中國人壽平安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保利地產中國平安、雲南白藥、萬科A中信證券和同仁堂等公司險資持股市值居前。與一季度相比,險資持股市值前十位的企業中出現兩家醫藥企業。不過,險資二季度並未加倉這兩家醫藥企業,主要在於二季度市場波動大,但醫藥股防禦性良好,市值有所上升,帶動其市值排位上升。

  二季度,保險資金新進6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國平安、通威股份、中國石化等新進公司買入規模居前。其中,華夏人壽通過自有資金二季度增持中國平安超過2億股。從這些公司的行業分布情況看,大消費類公司並沒有受到險資過多青睞,而材料製造、煤炭化工等實體產業獲得買入較多。

  除大幅加倉平安銀行外,險資二季度調整了投資方向,減少了對金融股和地產股的投資,加大了對新興戰略性行業以及周期改善行業的買入。中國石化、國星光電永利股份中順潔柔巨化股份二季度增持規模均超過1000萬股。

  減持方面,險資減持環旭電子2903萬股,對應市值約4.18億元,減持股份數量居前。不過,此輪減持完畢後,中國人壽——個人分紅仍然持有公司1283萬股,位列其第四大流通股股東。此外,方大特鋼烽火通信和山煤國際等公司被減持股份數量居前。

  QFII關注傳統行業龍頭

  據海通證券估算,截至7月底,外資持有A股流通股市值已佔全部A股流通股市值的6%。從目前情況看,172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整體看,QFII在二季度呈現加倉態勢,淨加倉2932.18萬股。

  二季度,QFII選股思路有所變化,儘管仍然偏愛大消費,但對於基本面明顯好轉的大藍籌開始小步加倉。半年報顯示,QFII位列多個新股次新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數據顯示,23家上市公司QFII佔流通股比例超過5%。其中,持有寧波銀行流通股比例達到15.37%,位列第一;持有南京銀行、飛科電器安正時尚創新醫療流通股股份比例均超過10%。

  持股市值方面,QFII持有貴州茅台、寧波銀行2家公司的市值均超過百億元;此外,南京銀行、東阿阿膠海康威視恆瑞醫藥等公司QFII持股市值居前。這顯示出銀行股以及傳統白馬消費股依然是QFII喜愛的股票。

  二季度,QFII新進6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國巨石招商蛇口重慶啤酒海螺水泥等公司被QFII大幅買入。從這些公司行業分布情況看,QFII二季度風格變化明顯,對於基本面明顯改善的傳統行業龍頭個股更加關注。從半年報數據看,建材行業受益於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督查的力度增加,供需關係明顯改善,目前行業淨利潤增速高達108.75%,行業增速僅次於鋼鐵行業和商貿零售行業。

  增持方面,南京銀行、海能達、寧滬高速等6家公司二季度被QFII買入均超過1000萬股。城市傳媒、飛科電器等公司被QFII大比例買入。南京銀行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二季度買入3.13億股,持流通股比例目前達到14.87%。銀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南京銀行的債券業務特色明顯。在息差降低、銀行不良資產上升的環境下,近年來一直保持業績高速增長,因此獲得股東持續增持。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