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新罕布什爾州的高速公路上,隨季節變換顏色的樹葉構成了秋天的彩虹。

攝影:MANISH MAMTANI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氣象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

位於紐約州北部的阿迪朗達克公園,卡斯卡德湖周圍一派秋色。

攝影:MANISH MAMTANI

宋代立秋這天,

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

等立秋時辰到,

太史官高奏“秋來!”

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

以寓報秋。

攝影:JOHN EASTCOTT

《一葉落》

唐·白居易

煩暑鬱未退,涼飆潛已起。

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裡。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

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立秋以後,

每下一次雨就涼快一次,

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立秋·三侯

攝影:Deepak Hari

一候涼風至。“涼風有信,一葉知秋”,到了立秋,溫變而涼氣始肅也。“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的熱風,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俄勒岡州波特蘭日本花園的楓樹。

攝影:HOLLY FISCHER

《閏六月,立秋後暮熱,追涼郡圃二首》

宋·楊萬裡

夏欲盡頭秋欲初,小涼未苦爽肌膚。

夕陽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紅不肯無。

雖說“暑去涼來”,但實際上立秋時節的氣象並沒有快速涼爽下來,反而會短期回熱。“立秋涼風至”通常是北方人才能體會到的幸福,南方往往還是“秋後一伏熱死人”。當老日歷翻到“立秋”頁時,大多數中國人還在汗流浹背地與酷暑鏖戰。

伊利諾伊州錫安國家公園粉紅色砂岩峽谷,紅色楓葉宣告秋天到來。

攝影:TIM FITZHARRIS

“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秋本是肅殺的季節,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氣象晴朗、陽光強烈的暑熱氣象會持續一兩周。

緬因州巴克斯特州立公園,糖楓樹輝煌的秋葉。

攝影:MELISSA FARLOW

“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秋老虎形成的原因,是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氣象。

攝影:MEDFORD TAYLOR

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一周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這種回熱氣象,歐洲稱之為“老婦夏”氣象,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氣象。

緬甸曼德勒沐浴在清晨陽光的金色光芒中。

攝影:WENG SANG WONG

二候白露降。氣象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露珠晶瑩變白,但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

攝影:PANAGIOTIS LASKARAKIS

《立秋夕》

宋·武衍

水花香弄晚風清,閑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覺,一天星濕露華明。

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意大利多洛米蒂山脈

攝影:TOMASZ PRZYCHODZIEŃ

古時候人們將立秋到秋分這段時間稱為“長夏”,春夏耕種的作物迎來了收獲的季節,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的生長髮育階段,農事進入最為繁忙的季節。“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這些農諺都生動地表達出了農家對立秋日的重視和祈願風調雨順的心情。

攝影:TIM FITZHARRIS

三候寒蟬鳴。“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從夏至時的“蟬始鳴”到立秋時的“寒蟬鳴”,一年中最酷熱的時間總算過去了。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攝影:BETH MANCUSO

立秋以後,蟬感應到涼意,亦發聲困難,只能叫很單調的短音,稱之為“寒蟬”。“寒蟬淒切,對長亭晚”,是此際才會唱出的離歌。

立秋·習俗

攝影:DANA MCMULLEN

在周代,立秋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禮祀·月令》)。到了漢代,迎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儀式上人們要殺牲畜來做祭品,天子要射獵,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攝影:YUVRAJ NAVLE

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臨安歲時記》)。清代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

攝影:HECTOR RUIS VILLAR

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盒隨筆》中記載:“女伴秋夜出遊,各於瓜田摘瓜歸,為宜男兆,名日摸秋。”立秋之夜,未生育的已婚婦女在女伴的陪同下,到田裡摘瓜摸豆,叫“摸秋”。民間相傳,若摘到南瓜,就容易生兒子;若摘到扁豆就容易生女兒。

麗水的一個小村莊,人們正忙著將南瓜送到市場上。

攝影:Zha Jianguo

後來除了婦女,小孩也摸秋,若摸到了蔥,就有聰明之意;若摸到瓜果,說明將來不愁吃喝。按照傳統風俗,立秋日瓜豆隨人采摘,不能視為偷。

台灣新竹,一名婦女在風乾柿子。

攝影:APRIL FULTON

立秋,果蔬日漸成熟。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曬秋”。

孟加拉國,婦女在陽光下晾曬收獲的紅辣椒。

攝影:MD TANVEER ROHAN

立秋,百姓為了慶祝豐收,會舉行盛大的儀式來酬謝土地神。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攝影:ARI BESER

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宋代詩人陸遊的《社肉》:“社日取社豬,燔炙香滿村。饑鴉集街樹,老巫立廟門雖無牲牢盛,古禮亦略存。醉歸懷余肉,沾遺遍諸孫”,就生動描述了秋社的熱鬧場景。

雲南彩色條紋圖案的梯田

攝影:THIERRY BORNIER

唐代韓偓《不見》詩雲:“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立秋·飲食

埃塞俄比亞農民將“teff”(埃塞俄比亞傳統烹飪的主食)與乾草分開。

攝影:Nicholas Ciorogan

每至立秋時節,補償夏天體重損失的辦法就是“貼秋膘”。“以肉貼膘”,吃燉肉、烤肉、紅燒肉等補充營養。蘇軾曾寫《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白門食譜》則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

汪曾祺寫立秋吃烤肉,將羊肉切成薄片,大火烤著,一屋子人足鄧長凳、解衣磅礴,邊吃肉邊喝酒。

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相傳明代時,有一年恰逢立秋,南京城裡許多人害癩痢瘡,人們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讓“癩痢”落疤自愈。此後漸漸形成習俗,每到立秋,家家剖食西瓜,謂之“啃秋”。

攝影:Kinga Urban

《帝京歲時紀勝》載“立秋預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謂秋後無余暑瘧痢之疾”。即清朝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蒸茄脯”正是應了民諺“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浙江杭州一帶,大人小孩在立秋時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桃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燒成灰燼,認為這樣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一位農民在加州農場采摘桃子。

攝影:DAVID PAUL MORRIS

立秋,

這收獲的季節裡,

微風穿過深綠色藤蔓,

枝頭沉甸甸的果實,

隨時間搖擺。

飛過頭頂的麻雀,

像離弦之箭,

射向遠方。

秋收場上飛揚的顆粒,

摔在碾滾上。

草木一秋,

像匆匆一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