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年來助孕出生嬰兒超13萬!「未來醫療」或將成為健康新導向

30年前中國試管嬰兒的陸續誕生,開啟了中國生殖遺傳的大幕,人們第一次知道了,生命的繁衍不是只能聽天由命。

可試管嬰兒究竟是一種什麼技術?

中國的試管嬰兒技術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從湖南省第一例試管寶寶出生至今的30年間,中國生殖遺傳研究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艱辛?

10月29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舉行湖南首例試管嬰兒誕生30周年紀念活動。

通過盧光琇教授團隊及中信湘雅發展歷程,回顧了湖南乃至我國生殖醫學30年輝煌歷程。

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試管嬰兒技術,不僅僅是解決不孕家庭的生育問題,而是實現遺傳優生、疾病預防的重要途徑。

10月26日—29日,第十三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生殖遺傳臨床應用-長沙分會等行業頂級學術會議也相繼在長沙舉行。

29日紀念活動當天,中信湘雅還攜手人類乾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光琇醫院等機構啟動了「試管寶貝 健康成長護航計劃」


百年築夢,為中國生殖遺傳學研究奠基

1988年6月5號,湖南省第一例試管嬰兒章皿星呱呱墜地。

兩天之後,我國第一例供胚移植試管嬰兒羅優群出世。

這是中國生殖遺傳史上重墨重彩的一筆。

可很多人並不知道,在這之前,中國的生殖遺傳研究,經歷了漫長的時光。

盧光琇的父親盧惠霖,是基因論創始人摩爾根的門生,最早一批接觸到現代遺傳學理論,並立志將遺傳醫學應用於改變國人身體素質的中國學者。

就是他,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戰火與紛亂中,第一次將西方遺傳學著作《基因論》帶回國內翻譯,從而奠定了我國生殖遺傳學研究的基礎。

上世紀70年代,他指導了中國的染色體顯帶技術研究,並於1976年合作發表了中國第一張人類染色體核型模式圖,為此後產前診斷和遺傳病防治體系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貢獻。

1978年,當英國誕生第一例「試管嬰兒」的消息傳來,已是78歲高齡的盧惠霖立即感受到,這將是優生優育從消極處理到積極應對的偉大轉變。

他的國人優生夢,可以由此實現。

但此時的盧惠霖已年逾古稀,為了父親的「優生夢」,時年39歲,本已從事多年外科研究工作,並已頗有名氣的盧光琇毅然決定要接過父親手中的火炬。

1980年,在父親的指導下,一切都從零開始的盧光琇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實驗室。

1981年,在冷眼和非議中,盧光琇長官的中國第一個人類冷凍精子庫建立。

1983年,中國首例冷凍精液人工授精嬰兒誕生,到1988年試管嬰兒技術真正取得成功,盧光琇和她的團隊經歷了艱苦的「八年抗戰」。


歷盡滄桑,13萬試管嬰兒誕生創世界之最

盧光琇至今無法忘卻,當年蹲坐在手術室外等待取卵卻被當成異類一般被驅逐時的無助。

也時常提起,當年為了收集一小杯精液進行試驗卻不可得的無奈,她更不得不面對試驗器材落後,試驗用水汙濁不堪使用的現實。

然而,對夢想的堅持與付出終究會得到回報。

1990年,中國第一個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動物模型建立。

1991年,國際上第一例經畸形精子分離術治療後誕生的正常嬰兒誕生。

2000年,中國第一例經超快速冷凍後的凍胚移植試管嬰兒誕生。

2002年,中信集團及中南大學強強聯合,以盧光琇教授及其所長官的湖南醫科大學人類生殖工程研究所為主體,正式成立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

基於盧光琇教授為核心的專家團隊,借鑒中信集團先進的央企管理經驗,醫院真正步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

2017年,中信湘雅「試管嬰兒」平均臨床妊娠率達62.5%,患者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8%以上。

近40年來,經盧教授團隊助孕出生嬰兒累計超過13萬個。

2017年頂級學術雜誌《NATURE》在報導中寫道:中信湘雅一年的治療周期,約相當於美國全年的1/4。

孕前診斷數從2014年的876例增加到2016年的2429例,兩年增長277%,其中700例為單基因病。

目前中信湘雅已能完成基因檢測種類已達212種,已建立的單基因病PGD診斷技術179種

通過優選正常遺傳基因胚胎移植,從而確保即使有遺傳病高風險的夫婦也能生育正常的孩子。

與此同時,該院還能對55類遺傳性腫瘤基因進行PGD阻斷,截止到2017年底該院已經成功過誕生6名「無癌寶寶」。


「未來醫療」「智慧AI」構築國人健康的全生命周期鏈條

在時代的巨大變革下,79歲的盧光琇又提出一個新醫療理念——未來醫療。

未來醫療就是藉助互聯網技術,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快速訪問個人醫療數據,成為自己的醫療健康專家。

患者能參與自己的健康與慢性病管理,盧光琇認為這是實現「健康中國夢」的根本出路。

目前,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已攜手人類乾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著手組建一條「幫你懷」「幫你生」「幫你長」「幫你存」「給你用」的輔助生殖服務產業鏈。

不僅如此,中信湘雅還在積極地進行醫療技術與智能AI的深度融合,

今年4月,在長沙舉行的嶽麓峰會上,染色體分析領域的「人機大戰」備受矚目,結果人工智慧在分析速度上遠遠領先於人類速度。

活動當天,中信湘雅再次將染色體分析「人機大戰」再次搬到了慶典現場。

盧光琇表示,科技的力量未來一定將引領醫學的發展。

中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常振明、湖南省政協原主席王克英、中信集團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副總經理蒲堅、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吳桂英、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湖南主委張大方、華大基因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沃耶沃達?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自興人工智慧集團首席科學家蔡自興教授、湖南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石玉珍、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信湘雅醫院首席科學家、終身榮譽院長盧光琇教授、Aarhus大學生物醫學系Lars Bolund教授、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總經理、中信湘雅醫院董事長韓光聚、中南大學常務副書記陶立堅教授、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陳小春、湖南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王玉立、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匡樂滿、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中、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湖南省科技廳副巡視員劉琦、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劉斯奇、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路軍、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林戈等長官及院士專家出席了當晚的紀念活動,與現場來自全國各地300餘名生殖遺傳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試管家庭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編輯Max)

來源: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