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育幾率近乎為零?無精子症男子喜極而泣,顯微取精為他圓育兒夢

「就像是在沙漠裡面找到了綠洲,現在,這片綠洲已經長成森林了。」抱著懷中嬰兒,李進(化名)幾乎喜極而泣。

此前,李進被診斷為非梗阻性無精子症(原發性無精子症)生育幾率幾乎為零

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通過顯微取精術結合顯微受精試管嬰兒技術,他終於圓了不可能的夢。

李進來自貴州,2017年11月,他和妻子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醫院,接受顯微鏡下睾丸切開取精術。

幸運的是,醫生在他睾丸內找到了少量精子,並行微量精子凍存。

妻子經過近2個月的準備移植了2枚胚胎並成功妊娠,經歷了唐氏篩查,無創產前診斷。2018年12月1日晚上9點,誕生了一名男嬰,出生時體重2.6kg,健康可愛。

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男科臨床組負責人張歡介紹,無精子症分為梗阻性無精子症和非梗阻性無精子症兩種,前者的診治技術已基本成熟。

梗阻性無精子症患者並非沒有精子,而是輸送精子的「管道」被堵塞,可通過提取睾丸精子藉助輔助生殖技術生育自己後代或者通過顯微外科技術復通輸精管道。

而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患者的治療則困難重重,由於睾丸不具備生精功能,或者只在睾丸的某些局部,存在極少的有生精功能的曲細精管。

這些局域性的「生精灶」很難用普通的睾丸穿刺術獲得。顯微取精術的誕生,讓原發性無精子症患者也看到了生育的希望。

「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患者的曲細精管,大部分像頭髮絲一樣細,但如果有個別像豆芽一般粗壯飽滿的,就可能含有少量的精子。」

張歡介紹,這些非梗阻性無精子症病友睾丸內可能存在局灶性的生精區域,類似於沙漠中的「綠洲」。

藉助顯微鏡就可能找到少量的精子,結合單精子胞漿內注射(二代試管)技術,使他們也能生育有自己血緣的後代。

(編輯Anne。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 董雷 洪雷 張歡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