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ABP-SHOCK II 研究長期隨訪數據再證實:IABP對AMI合併心源性休克患者無益 | AHA 2018

導讀

眾所眾知,急性心肌梗死(MI)合併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較高,人們曾寄希望於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的作用。然而,始於2009年的IABP-SHOCKII試驗表明,無論是30天還是1年,對急性MI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沒有生存獲益。隨後國際指南對應用IABP進行了降級,但IABP對心源性休克的作用仍是人們激烈爭論的話題。到目前為止,仍缺少IABP對急性MI合併心源性休克患者長期臨床結局的影響的隨機數據。

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18年美國心臟學會科學會議上,萊比錫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病中心的Holger Thiele博士公布了IABP-SHOCK II試驗的長期數據結果,並於11月11日在線發表在《循環》(Circulation)雜誌上。結果表明,同30天和1年時的數據一致, IABP-SHOCK II試驗的長期數據顯示,對AMI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沒有生存獲益。

研究簡介

IABP-SHOCK II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試驗。在2009年至2012年期間,600名AMI死合併心源性休克且接受了早期血運重建的患者,隨機分為IABP組和對照組。

結果顯示,中位隨訪6.2年(四分位差,5.6-6.7),對591/600名(98.5%)患者進行了隨訪。IABP組死亡率為66.3%,對照組為67.0%(P=0.98)。生活品質和NYHA分級相同,IABP和對照組之間的複發性MI、卒中、再次血運重建和心臟病再住院也相同。

結論表明,在6年長期隨訪中,IABP對全因死亡率沒有影響。儘管已採用血運重建治療,死亡率仍然非常高,有三分之二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

專家討論

主要研究者Thiele博士表示,得到這一結果並不意外。重要的是要密切關注這些患者在事件發生後幾年內的生存狀況——BCIS-1試驗在略微不同的人群、PCI高危患者中測試了IABP的使用情況,儘管短期結局並不樂觀,但發現5年時全因死亡率降低了。

結合IABP-SHOCK II的總體結果,Thiele指出,歐洲指南建議不要常規使用IABP(III級推薦),美國指南變更為IIb級推薦。Thiele表示,有些人認為IABP可能是有益的,但根據這些數據,IABP對患者的結局根本沒有影響,至少德國目前已停止使用IABP。

那麼,問題是如何才能使這些患者結局變得更好? Thiele說,在世界範圍內,Impella、TandemHeart和體外膜氧合(ECMO)等已經興起,他和其他人正在開展一項試驗,研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ECMO。

現在,人們傾向於使用更昂貴、更具侵入性的設備,但這些設備能否真的改變死亡率仍不百分百確定。Rogers評論說,到目前為止,數據不足以支撐這些新療法具有遏製早期死亡的作用。

紐約大學朗格健康學院(NYU Langone Health)的Stuart D. Katz、Nathaniel R. Smilowitz和Judith S. Hochman博士在隨刊評論中寫道,只有早期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被證實能提供臨床獲益。他們寫道:「IABP-SHOCK II試驗的6年隨訪顯示,儘管心血管治療在過去幾十年取得了進展,但與MI和心源性休克相關的短期和長期死亡率仍然很高。」

無論如何,IABP-SHOCK II試驗證實了當代對這一重症患者群體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的可行性,迫切需要進行大型、簡單、多中心臨床試驗,以確定最佳管理策略,進一步改善MI合併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結局。

參考文獻:Holger Thiele, et al.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ong-Term 6-YearOutcome of the Randomized IABP-SHOCK II Trial. Presented at: AHA 2018. November11, 2018. Chicago, IL.

歡迎投稿、推廣合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