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證券時報:個稅改革將減輕稅負提振消費

  證券時報記者 易永英

  個稅改革步伐不斷加速,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起徵點、綜合征稅、專項附加扣除和稅率結構等方面,其力度之大、影響範圍之廣,超乎預期。個人稅負的減輕,將有效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準,直接帶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從而提振消費,有望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

  從歷史情況來看,2000年以來我國進行過3次比較重大的個稅改革,相伴隨的是消費增速均有不同幅度的上行,降低個稅對消費的刺激作用明顯。2006年個稅費用扣除額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除2月份有季節性消費增速降低外,2006年每月消費增速穩中上行,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3.7%。2008年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額從1600元提高到2000元,消費增速大幅提高,月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度達到23.3%的高點。2011年個人所得稅在費用扣除額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等方面進行了調整,9月當月消費增速從前值17%提高到17.7%。

  按照財政部計算給出的計算結果,目前,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數約為1.87億人(3500元/月為門檻),個稅改革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數約為6400萬人,將減少約1.23億人 ,一年財政收入將減少3200億元。

  目前正在征求意見的專項抵扣部分在納入了子女教育、大病醫療、贍養老人、再教育及房貸房租等多方面抵扣之後,理想情況下月薪在1萬元左右的納稅人有望完全減免個人所得稅,總納稅人數又會大幅減少。

  根據相關統計,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年度收入12萬以上的個稅申報人數佔就業人數的比重在3%~8%,全國萬元月薪以上的人數保守估計在1%~2%之間,2017年全國就業人數為7.7億人,估計萬元月收入以上人數有1100~1200萬人,即經過本次專項扣除後(萬元以下月收入人群免稅),未來繳納個稅的人數將從6400萬人降低至1100~1200萬人。又將有近5000萬人進入免稅序列。專項扣減後新進入免稅區域的5000萬人合計人均增收在0~300元/月之間,經過本次扣減後,合計年度增收在1800億左右。

  但是,專項扣除的落實情況決定了實際減扣額。例如繁瑣的抵扣程式、生育因素、多項抵扣夫妻雙方難共享等都可能影響實際減稅效果。估計實際減稅的水準會低於估算規模。假如按照1000億左右的規模,疊加個稅起徵點變化後財政部估計的約3200億減稅,預計本輪個稅改革總的減稅規模或在4000億左右,佔GDP的0.5%。

  2017年我國社零消費總額為30.83兆,2018年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為40兆元為預測計量標準,假設這新增的4000億減稅額均用於居民消費支出,則額外增加幅度約1個百分點。 按照中性估計,預計此次個稅調整對於社會零售總額的影響幅度在0.5個百分點附近。

  總體來看,本次個稅改革從多個維度調低了居民稅負,提高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人均消費支出增速,在趨勢上大體上保持一致。僅是估算結果就能看出,此次個稅改革對提振消費的作用可見一斑。但要居民更加“能消費”,可能僅靠加快落實修改後的個稅法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相關配套制度多管齊下,如加大金融支持消費的力度,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等才能真正激發消費潛力。

  (易永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