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醫生不建議長期酗酒的人突然戒酒?

病人在看病時,醫囑裡總會有一句「戒酒」(其實還有戒煙,但今天主要講的是酒)。

論喝酒的危害,隨便在大街上逮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來。

傷肝、傷心、易導致癌症等等。這還只是直接危害。間接的損傷還有很多,比如像內蒙這種靠北比較寒冷的地方,每年冬天都有因喝醉躺在路邊凍死的人,還有我們國家明令禁止的酒駕等等。

哪一條都在提示我們喝酒有害,但是如果突然戒酒,是不是就會降低危害呢?


是,但是要找對方法,突然地戒酒有害無益。

當你長期做一些對身體有害的事情時,身體會為了減少損害會發生一些生理變化。

比如長期大量喝酒的人。酒精會抑製特定類型神經遞質(在神經細胞間傳遞資訊的物質)的產生。當酗酒的狀態持續很長時間時,身體為了生存會通過產生更多的此類神經遞質和它們的受體(在神經細胞表面結合神經傳導物質的蛋白)來適應持續的高水準酒精攝入。

如果突然戒酒,會使供大於需,神經遞質的數量遠超過身體所需的水準,所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出汗、心跳加速,讓人不安和焦慮感。

對於腎病患者的危害體現在哪?

酒精必須以尿的形式被分解和清除出體外,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水。酒精會抑製一種抗利尿劑激素的產生,因此人在大量飲酒後會變得多尿,易脫水。會增加身體裡鈣、鉀、鎂等離子的排泄。腎臟為了降低對身體的損害,會啟動一系列機制來調節,增加相關激素的分泌,來適應身體的這一過程。如果突然戒酒,尿液變少,腎臟來不及調節,會使電解質失衡以及酸鹼度失衡。最終會加速腎臟受損,導致腎衰竭。

所以,如果你在患病前長期酗酒,要戒酒的話,一定得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逐步戒酒,把對身體的危害降到最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