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體檢查出血壓偏高,到底該不該用降壓藥?醫生終於說了大實話!

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應該要按時定量的服用藥物來控制血壓,避免血壓波動,對於體檢時檢查出血壓偏高的人群,並不一定要服用降壓藥物,血壓偏高的因素比較多,情緒波動也會導致血壓升高,高鹽飲食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必須要糾正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於只是血壓偏高的人群,可以通過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高血壓該不該用降壓藥?

「體檢發現血壓148/96mmHg,該不該用降壓藥?聽說吃了葯就再也不能停了,不想吃藥怎麼辦?」

這是查出高血壓的人最常問到的問題,到底該不該用降壓藥,並不是單純地以血壓的高低為標準,而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做綜合分析。有些人可暫不用藥,通過生活方式乾預治療3-6個月,如果血壓仍然降不到正常範圍,即需要服用降壓藥,而有些人一旦發現高血壓,即應當毫不猶豫地服用。

這是因為高血壓最大危害在於對各器官的損害,而很多人是在因某些疾病就診時,發現已經患有了高血壓而不自知,實際上高血壓已經好多年了,如不對血壓進行積極控制,將會有更嚴重的後果發生。

因此,當檢查發現血壓升高,已經達到140/90mmHg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並存在下面的這些情況時,就應當立即服用降壓藥,沒有什麼可猶豫的:

醫療丸對高血壓患者手、 血壓測量設備

年齡大於65歲的老年人

高血壓大大增加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實踐證明把血壓降下來的獲益非常顯著。即便是高齡老個也應努力將血壓至少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應降至140/90mmHg以下。由於老年人的各項機能退化,自身血壓調節能力下降,需要藉助外力的幫助來調節血壓,及時服用降壓藥即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高血壓同時存在血糖異常或糖尿病

高血壓與高血糖都可對血管產生損害,促進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是心腦血管病發生的病理基礎,兩者同時存在時對血管的損害將呈現1+1大於2的後果,且高血壓與高血糖都與機體代謝紊亂與異常有關,及時用藥有利於幫助機體改善與恢復正常的代謝功能。

特別是當糖尿病人檢查發現出現了尿微量白蛋白時,表明全身已經發生較為明顯的微血管損害,應當立即服用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高血壓同時伴有外周動脈粥樣硬化

發現高血壓時,應進行頸動脈彩超等檢查,了解是否存在頸動脈增厚或斑塊,這是血管損害的直觀表現,表明全身大血管可能存在同樣的病變風險;同樣,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也應密切關注血壓的高低,如存在高血壓,都應及時服用降壓藥物治療。同時,還應對血脂,特別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進行嚴格控制,至少不應超過2.6mmol/L。

高血壓同時伴有冠心病或房顫

冠心病和房顫的最主要病因之一就是高血壓,降低血壓是最主要的治療措施之一,這一點無需要多說,及時服用降壓藥是必須要做的。

高血壓同時伴有腎臟疾病

高血壓對血管的損害表現為對心、腦等大血管的損害,對腎、眼等微血管的損害,而微血管的損害發生更早、進展更迅速,如果腎本身發生了疾病,血壓的升高無異於是雪上加霜,必須服用降壓藥將血壓降下來,才是對腎臟更好的保護。

至於很多人擔心一旦服用降壓藥就不能停,長期服用降壓藥對身體有傷害,事實上無需擔心目前臨床使用的降壓藥的安全性,比起血壓降不下來的危害,長期服用降壓藥給身體帶來的損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高血壓該不該用降壓藥?高血壓的患者需要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對於檢查時血壓偏高的人群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可有效避免高血壓造成的併發症,高血壓會對腎臟造成損傷,也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傷,高血壓會對微血管造成損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