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親子系演員“進化論”

號脈影像經絡,洞悉娛樂風潮

六月到八月,家庭親子劇佔據了觀眾的視野。《少年派》《帶著爸爸去留學》《小歡喜》的播出效果讓家庭劇成都市劇新風向,一大波同題材爭相入局。與此同時,家庭劇中“以老帶新”這一經典組合的造星能力也立竿見影。

《少年派》播出期間,“林妙妙錢三一”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而《小歡喜》中最後的“南京愛情故事”,體現了觀眾對劇中人物關係的美好想象。顯而易見,趙今麥、周奇和李庚希等演員已成為內地影視宇宙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熱劇造星

回望過去幾年,大古裝劇扛起了造星的大旗,小成本的青春劇和甜寵劇也如雨後春筍般乘勢生長。

大古裝出大新星。2014年夏天,一部《古劍奇譚》以“楊冪+”的形式,捧紅了李易峰、陳偉霆、迪麗熱巴等一眾新人。之後李易峰左手《盜墓筆記》,右手《青雲志》跨入明星一線。

校園劇的新星往往依靠熒屏情侶的形式成對推出,比如《最好的我們》中的劉昊然X譚松韻,《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中的沈月X胡一天,《你好舊時光》中的李蘭迪X張新成。而甜寵劇的造星則更加偏愛男性,如《雙世寵妃》中邢邵林和《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林一,都收獲了比女主更高的人氣。

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延禧攻略》到《香蜜沉沉燼如霜》,古裝劇的造星神話去年還在延續。然而,楊紫、鄧倫和羅雲熙可能是傳統暑期古偶劇的造星尾聲。今年楊紫就選擇和李現共同主演都市劇《親愛的,熱愛的》,楊紫以學霸兼軟妹的反差少女形象繼續固粉,李現以寵妻人設甜入人心。甜寵這劑藥對觀眾依然有效。

物換星移

今夏都市親子劇和古裝劇各佔一角,《長安十二時辰》《九州縹緲錄》《陳情令》低調開播,《少年派》《帶著爸爸去留學》《小歡喜》以多重話題引起熱議。

耽美劇出頂流,家庭劇造新星。

從去年夏天到今年夏天,《鎮魂》和《陳情令》一前一後,分別推出了朱一龍與白宇、肖戰與王一博四位男演員。新人出爐,想要快速進階,持續霸屏和多出熱劇是常規道路。現在只需要一部《陳情令》,就可以實現星途的跳躍式成長。

不過,耽美劇的高風險,依然讓很多對其巨大流量心動的男演員持觀望態度。強行組cp惹人煩,一言不合踏出安全區遭下架,這樣的前車之鑒不是沒有。因此,依靠耽美劇造星更像一場賭博,籌碼、運氣、賭技成分都起作用,玩得好就可以枯木逢春。

觀眾對劇中耽美向的鍾情之前就有顯現,只不過以前更多是暗戳戳發糖,沒有現在這麽主題明確。比如楊洋從飾演《盜墓筆記》的張起靈開始引起大規模關注,之後憑借甜寵劇《微微一笑很傾城》人氣飆升。

像《琅琊榜》《偽裝者》等電視劇提供的情節和人設,雖然講正義復仇與家國之志,但在男性角色眾多,劇中的男女愛情關係遠不如男男情誼分量重的情況下,很難不讓觀眾聯想。

昔年朱弓,壁上空懸,梅長蘇與靖王從少年到而立之年,惺惺相惜;《偽裝者》中明樓與明誠的間諜日常,更是將“訴衷情”變成了一個從信仰生發出來的複雜革命情誼。

以什麽樣的方式成名,就會被打上什麽樣的標簽。耽美劇中沒有永遠的cp,熱播時兩位主演共謀共生,之後總是要面臨解綁工程,踏上獨立和挑大梁的道路。攻城容易守城難,只不過那又是另一個階段的主題了。

大多數時候,口碑與流量就像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

親子系演員的出場與成人化之路

這個暑期《親愛的,熱愛的》跟《小歡喜》等親子劇的對比也十分有趣。楊紫,這位由《家有兒女》捧紅的“國民閨女”夏雪,如今已將流量與口碑握在手中;而今年的家庭親子劇《少年派》《小歡喜》捧紅的趙今麥、周奇和李庚希,他們收獲了家庭劇和老戲骨給予的出場禮。

因在電視劇中演繹子女形象成名的演員並不少,從《家有兒女》楊紫、張一山,到《好先生》《一仆二主》中的關曉彤,再到《小別離》張子楓、胡先煦和如今《少年派》中的趙今麥和《小歡喜》中的周奇、李庚希,可以說是新人輩出。

他們的共同點是有“父輩”實力派演員保駕護航,楊紫和張一山有宋丹丹和高亞麟,關曉彤有孫紅雷和張嘉譯。《小歡喜》中的新人演員的護航者就更多了,海清、黃磊、陶虹、沙溢、詠梅和王硯輝。

《小歡喜》是真正的群戲生輝,表演光芒互相映照,與此同時,老戲骨們日積月累的表演口碑也會帶給新人。家庭親子劇中聚焦家庭和校園場景,作為子女他們吸引“媽媽粉”,作為青春少男少女,他們的故事又能引起同齡人共鳴,收割無數身份為學生的觀眾。

這樣一來,憑借家庭劇走紅的新人演員們顯然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上,作為口碑系的新芽,被寄予厚望。《小歡喜》結束了,但他們的故事才開始。

什麽都還沒失去,就已經將口碑握在了手中。這是親子劇給予新人演員的饋贈,然而背靠老戲骨、身居群戲的限制也將會很快顯現。

以楊紫為例,在《家有兒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出演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角色。觀眾一直把楊紫當自家孩子,楊紫的螢幕形象要從“國民閨女”跨越到獨立成年人,並非易事。當“國民閨女”可以享受“她還是個孩子”的寵溺,也要接受“有哪些事情孩子不能做”的限制。

從《心術》裡的小護士,瓊瑤劇《花非花霧非霧》中出演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到與正午陽光合作出演《戰長沙》中的胡湘湘和《歡樂頌》邱瑩瑩,再到出演玄幻劇《青雲志》裡的女神陸雪琪和《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的仙子錦覓,楊紫在各種風格的電視劇中嘗試,尋找風格與機遇。

她進行形象改變,褪去親子劇出身帶來的“孩童氣”,她走上流量之路,爭取《青雲志》中的高冷禦姐陸雪琪,口碑流量兩手抓,確立了可活潑可禦姐的成熟“小花”形象。

在《一仆二主》《好先生》之前,關曉彤就在不同的劇中出演閨女類角色,不過都是不為人所熟知的配角。到了彭佳禾這兒,才真正成為叛逆直爽的“國民閨女”,還得到了主流的認可,憑借該角色將第23屆白玉蘭獎最佳女配獎收入囊中,達到口碑值巔峰。

隨後,關曉彤走上獨立之路,開始頻繁挑大梁,拿口碑換流量,出演了《九州·天空城》《極光之戀》《鳳囚凰》《甜蜜暴擊》等一系列遭遇觀眾大規模吐槽的劇。跟楊紫較為漫長的搖擺和進階相比,關曉彤幾乎是搖身一變就挑大梁了,然而肩膀還是有些稚嫩,彭佳禾樹立的“國民閨女”口碑經過這幾部劇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從《小別離》的張子楓開始,到今年親子劇熱播成為造星基地,“國民閨女”候選人愈發地多,人人可來分一杯羹,可“閨女”這碗飯也不是那麽好吃的。

如果沒有符合年齡的情節設置,缺少父輩角色的光環照耀和轉移注意力,“親子系”演員的底氣會少很多。而打破“閨女”枷鎖,通往成人角色需要時間過渡和演技積累,這和憑著家庭劇的熱度進行流量轉化也存在矛盾,如何發展要看演員自己的抉擇了。

【文/毛毛王】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