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量新人+老戲骨”模式為什麽失靈了?

文|LU;來源|公眾號“第一劇集”

眼下不少影視劇以“流量新人+老戲骨”演員陣容為噱頭,既想囊括高熱度又想讓自己的作品看起來質感,但並沒有獲得像前幾年那樣的好成績。

其實,無論是一味追求流量明星加持,還是試圖以“流量新人+老戲骨”的陣容營造高品質假象,歸根結底都是為商業利益考慮,並沒有從一部劇的根本出發。演員可以給好劇帶來錦上添花的作用,但一部劇本、製作都不及格的劇,靠什麽樣的演員其實都無法拯救。

“流量新人+老戲骨”的陣容搭配

如何從風靡到被質疑

這一切還要從2015年說起。

胡歌,一位走紅於傳統電視媒體的偶像,其俊朗的外表加上跌宕的人生經歷,讓他一直處於被大眾關注的位置上,擁有強大的粉絲基礎和號召力。

2015年,由胡歌主演的電視劇《琅琊榜》和《偽裝者》雙雙爆紅。

這兩部製作精良的劇,一部是古裝架空歷史題材,一部是諜戰題材,都完成了厚重題材偶像化的任務,打破了國產劇“要麽偶像劇、要麽正劇”的界限。雅俗皆能共賞,使得它們口碑收視雙豐收。同時,胡歌也從流量偶像小生,邁入到演技派陣營。

令觀眾津津樂道的,還有劇中的多位從業多年、演技過硬的老戲骨。他們“一顰一笑都是戲”的演技,不但為劇增光添彩,更被評價為劇裡“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偶像/流量新人+老戲骨這種新鮮的演員搭配模式,迅速成為了吸引觀眾眼球的存在,這種組合似乎可以碰撞出無限火花。

於是,到了2016年,演技派老戲骨逐漸出現在流量新人擔任主演的影視劇中,比如《盜墓筆記》中給鹿晗、井柏然配戲的王景春;《青雲志》中給趙麗穎、李易峰配戲的趙立新和吳樾;《解密》中給陳學冬、穎兒配戲的高明等。

據統計,雖然有些劇口碑有所爭議,但從提及量、話題度和覆蓋量來說,這些劇仍然可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到了2017年,新人+老戲骨的模式越來越駕輕就熟,任嘉倫、關曉彤、馬可、陳都靈、黃子韜等流量新人,搭配了金士傑、夏雨、牛犇、王勁松、秦漢、王千源、蔣勤勤、郝蕾等演技派為自己新劇助陣。

其中,不乏口碑與收視皆豐收的劇,比如《新射雕英雄傳》,一眾新人在老戲骨的帶領下突出重圍,給觀眾和市場獻上了滿意的答卷。

不過,並未有大爆款從中產生,反而是《人民的名義》《白夜追凶》《白鹿原》等,並不靠“流量新人+老戲骨”搭配為噱頭,但是製作精良、演員演技在線的作品佔據了全年的熱度。

2018年,老戲骨帶新流量的模式,漸漸產生了不少質疑聲。

畢竟,這麽多年下來,觀眾已經無法繼續接受演技欠缺的流量新人和一些缺乏邏輯的情節設定,更無法接受為迎合市場而設,角色扁平、缺乏角色魅力的綠葉“老戲骨”。

“晚節不保”,既是觀眾對很多老戲骨的一種調侃,更是一種遺憾和悲傷。

2014年,流量小生/小花+大IP的固定搭配開始興起,“我的偶像竟然演了我最喜歡的網絡小說”,這種心態讓流量明星的粉絲仿佛吃了興奮劑,而路人們則懷著好奇的心態也一度貢獻了不少的點擊量。

而到了2015年之後,看似更“穩”的(影視流量)新人+老戲骨的“更新”,由演技在線的綠葉來襯托新人小紅花,不但讓觀眾眼前一亮,還有可能打造出“新老傳承”的佳話。

然而事實卻是,不超過兩年,每一種搭配都會由最初的“驚豔”淪落到平庸,甚至到口碑和收視率雙雙跌入谷底的境地。

而觀眾的這種心態轉變,恰恰證明了,其實從來都不存在一本萬利的搭配組合。

觀眾究竟為何不再買账呢?

為何曾經風頭一時無兩的“流量新人+老戲骨”模式,突然就“輝煌不再”了?

第一,觀眾不再為新人“捉急”的演技買單。

作為影視劇中的“一番”,以雄厚的粉絲基礎扛收視率,是流量新人的第一任務。然而,他們要麽剛入行,演技青澀;要麽每日參加各種活動,以維持曝光量,無法沉下心來研讀劇本揣摩角色。

因此,導致很多流量新人的演技讓人“捉急”,缺乏共鳴感,也就無法吸引更多的“路人粉觀眾”,繼而導致作品不能“出圈”,無法引起更大層面的討論量,即使是老戲骨也無法憑借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第二,各執一端的分工造成觀眾的割裂感。

這兩年的影視市場,基本都是傳統中老年觀眾在給年輕人和年輕觀眾讓步,自然也就缺少以中老年角色為主人公的劇。而很多老戲骨就可能出現無劇可演的情況,只能在以年輕人為主角的劇做配。但是,囿於盈利性要求,很多流量新人參與的影視劇,瘋狂壓縮成本,甚至到了粗製濫造的程度。

在這樣的劇中,很多老戲骨常常會遇到扁平化的人物和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行為,而劇情的不合理,讓老戲骨即使全力以赴,也總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同時,流量新人賣顏、老戲骨負責演技的搭配,則因各執一端的角色設定,必然會給觀眾造成很強的分裂感。

第三,觀眾審美水準提升,對爛劇的容忍度降低。

近年來,隨著國內影視市場的發展,觀眾的審美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需要尊重自己智商和品味的劇。因此,爛劇的生存空間勢必越來越小,“快錢”也不像以前那麽好賺了。

第四,資本遊戲透支了觀眾的信任。

《流量明星消亡史》一書中,曾這樣描述互聯網(資本)給影視市場帶來的變化,“把所有創造環節工具化,是(互聯網)資本對於影視文化市場最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是具有毀滅性的。”

而片面地將“流量新人+老戲骨”拿來為影視劇的品質打包票,不但哄抬了演員的身價,而且吸引資本“高風險高回報”入駐,同時成為影視公司招商引資的噱頭。

當資本獲利、影視公司將廣告費拿到手、流量和話題新人將高額片酬揣進兜,那麽,如何用剩下一點點的費用,製作這樣一個需要巨大成本投入、體現成百上千人協作努力的“大工程”,可能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了。

於是,在一次次寄予厚望再發現被欺騙之後,觀眾的熱情逐漸被透支一空。2018年電視劇和電影市場中以“流量新人+老戲骨”為噱頭的作品,口碑和收視/票房雙下滑也就不足為怪了。

行業逐漸回歸理性

評判好項目的標準亟待確立

當流量明星忽然成為市場新寵,“流量新人+老戲骨”的模式在偶然中取得成功之後,錯誤地被定為了好項目標配,而蜂擁而上的資本、影視從業者和觀眾更是對此模式深信不疑。

然而,時間是檢驗一切的試金石。當越來越多真正意義上的好劇出現之後,行業和觀眾也逐漸冷靜下來,行業中關於好項目的真正標準也在逐漸建立起來。

那究竟什麽才是好項目標配?說白了,影視劇製作重要的還是組合拳,靠的是各個環節都認真負責——前期嚴謹的市場調研,中期扎實的劇本創作、導演對品質的堅守、演員對角色的投入,以及後期的宣發等等缺一不可。

所以,觀眾審美能力提高、獵奇心理降低之後,臉譜化、一刀切式的靠某個單一的噱頭(演員)就想成為“劇集品質保證”的模式,漸漸不再吃香。甚至,伴隨而來的還有觀眾因為受不了影視劇的粗製濫造,而出現的報復性地吐槽和反擊。

相反,一些整體制作精良、劇本符合正常邏輯、演員演技在線的劇,被越來越多觀眾喜愛,比如小而美的《忽而今夏》、《你好,舊時光》等。

每個行業都會經歷“野蠻生長期”,投機取巧可能會僥幸獲得巨額回報,但是行業規則逐漸規範、市場良性運轉之後,要在井然有序的環境中獲得一席之地,靠的還是整體品質。

提前醒來的從業者,已經靜下心來打磨品質,而那些還在睡夢中的人,醒來之後不知道是否還能有棲身之地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