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腦癱患者康復訓練過程中,不能忽視牽拉肌肉

腦癱患兒的肌肉攣縮現象如果發生在屈肌群時其關節就不能充分伸展,稱為屈曲攣縮,最易出現在肘、髖、膝關節以及手指關節;如發生在小腿後方的腓腸肌,會出現尖足。

前臂的內收攣縮在腦癱患兒中也常見。除兩側性先天性髖關節脫臼而致的攣縮外,攣縮和畸形在嬰兒期一般不會發生。攣縮和畸形多由於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未得到及時糾正,形成固定的異常模式而導致。

常見的有側彎傾向的非對稱的痙攣,一側下肢較另側呈很大內旋,軀乾一側短縮並伴有骨盤側斜;足內翻、蹠屈伴有下肢伸展、內收,以及脊柱的後彎、側彎、尖足等重症畸形。早期注意觀察可以看到,大多數患兒如能早期治療可以防止其惡化。

預防腦癱患兒的肌肉攣縮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鼓勵兒童以良好的體位進行主動運動(兒童自己運動),並使正確的主動運動貫穿於日常生活活動中。應用正確的訓練方法促進正常運動功能的恢復和獲得,是預防攣縮的重要手段,上文敘述的各種訓練方法均可應用,均可起到預防攣縮的作用。

2、被動牽拉:治療師幫助患兒做被動運動,儘可能保持各關節最大活動範圍。

3、體位支具或夾板的使用:如有攣縮傾向者,在增加被動牽拉的同時,應用支具或夾板固定,並與主動運動相配合。

如何做被動牽拉肌肉訓練?

首先取得孩子的配合,將其放在一個能減輕僵硬或異常運動的體位。握住肢體,緩慢輕柔來回牽拉肢體,並逐漸加大關節運動範圍。注意要非常慢、非常輕地牽拉,不要讓患兒有任何疼痛和恐懼。

如牽拉踝部,須從側位托起膝部和腳跟,緩緩做腳背屈活動,保護踝關節,在牽拉時不要讓足跟偏向某一側。

有些肌肉跨越兩個關節。如腓腸肌跨越膝和踝關節。如果腓腸肌太緊,牽拉一個關節將引起另一個關節僵硬,牽拉膝關節會使腳跟部更難背屈,所以最好同時牽拉膝和足根部,使該肌全部受到牽拉,能使雙腳放平,促其正確站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