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判斷體內有濕氣?老中醫:4個異常痕跡顯而易見

每年春夏交替的季節,有些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往往胃口不好,身體疲憊,精力不足。大多數人感覺自己身體會越來越熱,其實「熱」不是主要原因。相反,「濕」才是罪魁禍首。

中醫認為,「潮濕」是「濕邪」,氣象炎熱潮濕,濕邪最容易侵入體內,脾胃乾燥潮濕,且水分過重,可能導致脾胃不能正常工作,人開始出現消化功能障礙,腹脹,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疲乏,睏倦等情況。

如何自我判斷身體有無濕氣

首先,上廁所時,觀察一下排便情況。正常的大便呈黃色香蕉形。當身體潮濕時,大便顏色可能為藍色或棕色,容易粘在馬桶上,需要多次才能沖掉。

另外,你也可以觀察衛生紙使用情況。平時正常的大便一兩片紙巾就足夠了,如果不反覆擦拭不會清潔,這意味著身體有濕氣。

第三點,如果你每天早上起床,總感到不舒服懶惰睏倦,小腿肌肉酸痛,並伴有胸悶,記憶力減退,關節活動不利,下肢水腫等,那麼就說明你體內有濕氣。

第四點,刷牙時可以看一下舌頭中醫認為「舌頭是心臟和脾臟的外部體現」,舌頭反映身體健康程度。正常情況下,健康的舌頭是紅色和濕潤的,沒有苔蘚。如果舌頭白色且厚,滑,濕,這意味著身體「受冷」;舌頭粗糙或粗壯,黃色和油膩,表明身體炎熱潮濕;濕氣重。

第五點,注意一下食慾吃飯的時候,不覺得餓也沒有胃口,或者是吃了一點食物就出現肚子腫脹,變得不舒服。吃東西的時候感到噁心或口中有難聞的氣味等。這些都反饋你體記憶體在「脾胃失調,濕氣重」的情況。

如何祛濕?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避開潮濕的環境,少在陰冷的地方停留外,不妨選擇食用蔥、薑、蒜這三種調味料調理,它們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可有效將體內濕氣逼散出來,全身出汗後,身體的「濕態」癥狀減輕,做菜的時候多放蔥薑,亦對排濕有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