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72期】

播放GIF

「醫承有道」關注我們

1

今日練習

段某某,素體衰弱,形體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證見兩目欲脫,煩躁欲死,以頭沖牆,高聲呼煩。

起初微煩頭痛,屢經診治,因其煩躁,均用寒涼清熱之劑,多劑無效,病反增劇。面色青黑,精神極憊,氣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涼,四肢厥逆,脈沉細欲絕。

處方:——答案下期公布。

2

上期答案:赤石脂禹餘糧東加味

3

上期原醫案

陳某某,男,56歲。患者於十年前,因便秘努責,導致脫肛,勞累即墜,甚至脫出寸余,非送不入。

繼之並發痔瘡,經常出血,多方治療不愈。按脈虛細,舌淡,體形贏瘦,膚色蒼白,精神萎頓,腰膝無力,納食獃滯,大便溏滑。

證屬氣虛下陷,脾腎陽微。擬赤石脂禹餘糧東加味:以赤石脂、禹餘糧各1 5克,菟絲子、炒白朮各9克,補骨脂6克,炙甘草、升麻、炮乾薑各4.5克。

服3劑後,直腸脫出能自縮入,糞便略調。繼服3劑,腸脫未出肛口,大便正常,食慾增加。後隨證略為損益,繼服6劑,脫肛完全治癒。同時,如黑棗大的痔瘡縮小為黃豆大。一年後複診,見其膚色潤澤,精神飽滿,詢知脫肛未複發。

按語

脫肛日久,伴見上述舌脈之象,顯系氣虛久陷,累及脾腎之陽,治宜溫補固澀。但本方固澀之功雖強,而溫補之力不足,故加菟絲子、炒白朮、補骨脂、炮乾薑等品以補脾腎陽氣,葯中病鵠,頑疾漸愈。

4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159條: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葯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5

各家論述

《醫方考》:下之利不止者,下之虛其裡,邪熱乘其虛,故利;虛而不能禁固,故不止;更無中焦之證,故曰病在下焦。澀可固脫,故用赤石脂;重可以鎮固,故用禹餘糧。然惟病在下焦可以用之。

《寓意草》:禹餘糧甘平,消痞硬,而鎮定其臟腑;赤石脂甘溫,固腸虛而收其滑脫也。3.《傷寒來蘇集》:利在下焦,水氣為患也。唯土能製水,石者,土之剛也。石脂、禹糧,皆土之精氣所結;石脂色赤,入丙,助火以生土;餘糧色黃,入戊,實胃而澀腸,雖理下焦,實中宮之劑也,且二味皆甘,甘先入脾,能堅固堤防而平水氣之亢,故功勝於甘、術耳。


——EN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