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起底刷單:我雇了30000個騙子開個廠子 6年掙幾百萬

  我雇了30000個“騙子”,開了個廠子,6年掙了幾百萬! 

  在虛無縹緲的網絡世界裡,憑什麽取信於人?

  許多人說:當然是看好評嘍!無論買商品還是服務,先看下商家的“好評率”。

  可是,好評多的商家,就真的靠譜嗎?

  有的人看好評做選擇,結果掉入了陷阱。

  還有的人專門以刷好評為業,要多少刷多少,刷到好評如潮,從購物圈到社交圈,再轉戰娛樂圈,甚至憑此開起了廠子,掙了幾百萬。

  文 | 庫叔 

  本文由瞭望智庫綜合。

  1

  幾百條好評的酒店竟然不是酒店!

  前段時間庫叔注意到這麽一條新聞: 

  5月20日晚,胡先生從南京來到杭州出差, 

  打算找個近一點、便宜點的旅店過夜。 

  於是,胡先生打開某團APP,

  一搜,有家“宜家酒店公寓”性價比頗高 

  ——有1000多條評論,其中73%的好評, 

  單人間房價只要138元一晚, 

  裝修看起來也還行, 

  而且就在附近。

  於是,胡先生預定了一個單人間, 

  但這酒店的位置有點含糊不清 

  ——紅街天城4幢2號底商。 

  於是,他打電話聯繫酒店, 

  對方:“酒店離你很近啊, 

  就在東站附近的紅街公寓底商。” 

  胡先生說:“你給我指指路,我走過來。”

  對方:“你在東站那裡等一下,我們派人來接。” 

  沒多久,一個男人來接胡先生了, 

  帶著他走進了一個小區, 

  又走進了一個單元樓, 

  越走越感覺像闖入了民宅。 

  上了電梯,果然走進了一戶人家。 

  於是,胡先生見到了一張桌子和三張椅子擺成的“前台”…… 

  房間則是普通的臥室, 

  連個獨立衛生間都沒有, 

  開玩笑呢!

  胡先生怒了:“你告訴我這是酒店?這是前台?” 

  於是他和帶他來的男子吵起來了。 

  而這名男子就是所謂“宜家酒店公寓”的老闆張某,

  沒錯,這家“酒店公寓”連員工帶老闆, 

  就只有張某一個人!

  兩人越吵越凶,最後胡先生怒而報警。 

  後來,警方了解到, 

  所謂的酒店其實就是普通住宅, 

  沒有前台,更沒有獨立衛生間。 

  甚至,張某都沒有獲得警察許可, 

  就擅自開張營業了, 

  還把廣告放到了某團上。

  不過,更可怕的是, 

  這是張某一個月前才租下的房子, 

  某團上卻顯示2016年就開業, 

  而在上文提到的1000多個好評中, 

  有很多都提到了一位無中生有的“老闆娘”, 

  顯然大都是偽造的好評。 

  2

  “刷單”已悄悄蔓延到電商各個領域

  “好評如潮”的酒店竟然不是真酒店, 

  這種事並不新鮮。 

  之前就有網友爆料, 

  自己在某豬旅行APP上預定了一個 

  全五分、1263條評論且0差評的酒店, 

  名叫漫·雅輕奢驛棧。

  然而這個數據接近完美,

  名字也文雅悅耳的酒店, 

  入住時讓卻人大跌眼鏡。

  評論裡乾淨整潔很溫馨, 

  現實中破舊陰暗不正規。 

  微博評論也炸鍋了: 

  “你確定這是同一家店?買家秀也忒不真實了。” 

  “店家,你只要敢承認,我保證不打你。” 

  ……

  此前央視也有過相關報導, 

  麗江古城“風花雪月連鎖客棧” 

  和“親的客棧·麗江水墨印象店” 

  兩家客棧評分都高達5分。

  然而實際卻是, 

  樓道裡隨意懸掛著掛滿衣服的晾衣架, 

  屋簷上和陽台上也掛滿衣服, 

  跟上等豪華扯不上一點關係。

  不用說,電商平台上這些“看上去很美”的好評, 

  顯然是“刷單俠”夜以繼日刷出來的。

  這對於賣家和消費者來說, 

  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可能你身邊的某個親戚朋友就做過這種兼職。

  庫叔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 

  都有點恐慌, 

  因為“刷單俠”的生存和擴散能力簡直太強了。 

  想想看,之前我們提到“刷單”, 

  一般想到的就是某寶上刻意雕琢的清一色好評,

  某寶後來把稽查系統做得越來越強大, 

  本以為可以把“刷單俠”逼到夾縫, 

  沒想到, 

  “刷單俠”早已蔓延到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 

  完全無法“消滅”。

  可以說,只要是能在電商平台進行的交易, 

  背後總會跟著一大波“刷單軍團”、“水軍”。

  3

  “信譽”需求,催生刷單“灰色產業鏈”

  “刷單軍團”隱匿在各大電商平台, 

  製造出一個個“爆款”、“零差評”產品, 

  捧紅了一批批“高等級”賣家和網紅。

  庫叔了解到一位曾從業六年多的“刷單俠”的故事,

  這位刷單俠,就叫他文波吧。

  文波已經金盆洗手不幹了, 

  願意暢所欲言談談他的“從業史”, 

  從他的故事中, 

  我們可以了解到, 

  刷單是怎麽一步步“包圍”互聯網領域的。

  2010年,高職畢業的文波投身電商洪流。

  他先是進了一家電商代運營機構, 

  並在工作過程中了解到許多小微電商賣家的“信譽”需求, 

  “平台信譽可以說是個死循環, 

  沒有信譽度的賣家賣不出貨,

  賣不出貨就提升不了信譽。 

  既然有市場需求, 

  就會有人來滿足市場需求。”

  頭腦靈活的文波看到了“信譽”帶來的商機。

  於是,他離開了代運營機構, 

  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建了一間工作室, 

  乾起了刷單的生意。

  通過線上宣傳, 

  開張還不到一個月, 

  他們就接到了十幾個賣家訂單。 

  “後來忙不過來了就開始招兼職。”

  文波說,當時每刷一單好評, 

  他就支付給兼職人員0.5—1.5元的傭金報酬,

  然後再以5—10元每單的價格向賣家收取刷單費。

  在近十倍利潤的驅動下, 

  沒用多長時間, 

  他就建立了一支有2000餘名兼職成員的刷單團隊。   

  然而,文波參與的, 

  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遊戲。 

  電商平台監測越來越嚴厲, 

  文波不得不面向全國範圍招收更多的刷單人員, 

  “如果刷單的地址來自全國各地, 

  就會顯得更自然和真實, 

  電商平台的檢測系統就不容易盯上賣家。”

  為了讓訂單看起來更真實, 

  包括文波在內的不少刷單機構在操作的過程中, 

  都堅持將下單、付款、收貨、好評的時間做出間隔, 

  爭取能夠與真實買家的購買習慣一致。

  “這樣做雖然效果好, 

  但刷單成本和價格也水漲船高。” 

  部分帶圖刷五星好評的“服務” 

  甚至曾高達20元每單! 

  這讓有迫切需求的客戶怨聲載道。 

  但對於缺乏“信譽量”的新賣家而言,

  刷單依舊是剛需, 

  費用還是得支出。

  不過,從三年前開始, 

  許多沒有物流資訊的訂單都會被平台判定是刷單行為, 

  並對賣家做出相應處罰, 

  “所以為了有物流資訊, 

  我們不得不開始建議賣家發物流空包。”

  雖然與部分中小規模的快遞企業合作, 

  降低了空包的物流價格, 

  但連連上漲的刷單費用 

  有時甚至高出產品本身的價值, 

  這讓很多賣家開始吃不消。

  一樣都是“燒錢”,

  於是部分銷售低價產品的電商賣家開始通過免單, 

  賺取買家的好評與信譽。

  “突然間生意就差了很多。” 

  在失去了這部分主力客戶之後, 

  文波開始慌了。

  4

  “靠著刷好評,我開了個廠子,還掙了幾百萬”

  為了彌補這一部分損失, 

  文波開始將目光瞄向有品牌知名度的大企業, 

  “每年幾個電商節日,

  它們都需要一份可以對外宣傳的‘成績單’,

  所以需要刷銷量,

  在費用上通常不會太斤斤計較。”

  憑借豐富的刷單經驗, 

  業務能力得到了部分大品牌的認可, 

  文波的團隊成了許多大企業的“禦用”刷單機構。

  文波也在各大電商“強行造節”的過程中 

  賺了個盆滿缽滿。

  僅2014年, 

  他就在幫部分品牌刷銷量的過程中 

  獲利近兩百萬。

  零售電商的發展, 

  給了許多個人創業的機會, 

  同時也給“灰產”帶來大量紅利。 

  從刷單團隊到賣家再到快遞空包的快遞公司, 

  都是這條“灰產”鏈條的受益者。

  雖說刷單是欺詐行為, 

  但因舉證難等因素, 

  幾乎沒有刷單者因此受到處罰, 

  所以大家都在蓬勃興旺中不斷擴張著“業務”。

  2015年,經過瘋狂的擴張之後, 

  文波的線上兼職隊伍已經成長到8000餘人, 

  並分布在不同城市, 

  儼然是一家上了規模的“刷單工廠”, 

  但他卻開始頭疼另一個問題了。

  “都知道刷單暴利,也沒啥門檻, 

  就是人海戰術。 

  所以這一年有許多新團隊誕生,開始搶生意。”

  文波覺得,刷單沒有技術壁壘, 

  只要有人手就可以入行, 

  所以行業裡漸漸有了競爭。 

  因為有了大量可選擇的刷單團隊, 

  文波在大客戶那有了“失寵”之勢, 

  “有的客戶開始要求團隊墊付刷單資金, 

  才願意合作。”

  幾百萬的墊資對於文波來說並不算多, 

  但出於對風險的把握, 

  他還是決定放棄與部分大客戶之間的刷單業務, 

  重新為團隊尋找新的方向。

  一次,文波在一家新開業的餐館吃飯, 

  店老闆為他送上了一份小吃, 

  希望他能夠在點評軟體上為餐廳好評。 

  頭腦靈活的文波發現了商機, 

  攀談中店老闆告訴他, 

  因為許多食客有“選擇困難症”, 

  所以喜歡通過點評平台的選擇好評率高的餐廳用餐, 

  因此評價對於餐廳來說很重要。

  “因為這個需求,我和團隊開了幾天研究會, 

  發現已經有機構在做這類刷好評業務了, 

  但我們還是決定全面轉型。”

  由於不用發空包,不用仿真人操作, 

  只需要注冊和評論,

  所以刷服務電商平台的好評相對簡單很多。

  更重要的是, 

  他擁有遍布全國各地的兼職人員, 

  可以輕輕鬆松地適應各種地域限制的刷單需求,

  “雖然有競爭,但我們有資源優勢。”

  一貫講求效率優先的文波, 

  馬上讓團隊開始整理 

  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端的所有服務電商平台,

  從美食點評到娛樂消費, 

  從酒店預訂到在線旅遊, 

  應有盡有。

  搜集整理好後, 

  文波讓團隊一一分析平台刷單的可能性和難度, 

  再羅列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解決方案, 

  供商家選擇。

  “操作簡單,所以也便宜。 

  以餐廳來說, 

  刷500個帶圖好評只要1000—1500元, 

  商家提供大量圖片, 

  兼職人員自行組織文字即可, 

  相比通過小吃吸引消費者點評, 

  成本更低,而且效果快。”

  再加上點評账號來自全國各地, 

  更能體現餐廳有諸多“慕名而來”的顧客。

  不過,給餐廳刷單並不是文波的主要收入, 

  其收入的大頭來自刷酒店。 

  在線旅遊平台在這兩年廣受熱捧,

  許多用戶習慣了出行前在線預訂酒店, 

  甚至訂購相應的旅行方案套餐, 

  所以信譽度對於酒店和旅行社來說十分重要。

  “所有的旅行評價和酒店評價都是可以刷的, 

  只要與商家聯合起來操作。”

  他透露,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流量, 

  也為了提高傭金分成, 

  許多在線旅遊平台對於刷好評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有時候一天連續刷幾十單好評, 

  平台也不會過問一句。

  相對於餐飲和娛樂消費來說, 

  酒店、旅行套餐都是高價值, 

  所以其開出的刷單費用也相對可觀。

  文波當時發現, 

  如果能為酒店或旅行社帶來大量的出行訂單, 

  他們甚至還會給予一定的獎勵提成, 

  “至於刷單後續所產生的部分用戶差評, 

  我們也會通過部分平台內部關係去刪除,

  只要客戶出錢。”

  5

  從社交到娛樂,刷單還能捧紅明星

  “到2016年初,我們全國兼職人員就已經突破三萬人了, 

  發展還是很快的。” 

  曾經只有幾個人的小團隊, 

  逐漸在電商大潮中成為一支龐大的“刷單部隊”, 

  但文波對當時的現狀並不滿意, 

  “人數很龐大,手頭掌握了大量的平台账號, 

  其實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之後,他決定跳出電商領域, 

  嘗試在逐漸興起的社交領域裡尋找發力點。 

  雖然對這個圈子略顯陌生, 

  但新業務總要開拓、嘗試。

  在朋友的搭橋牽線下, 

  他通過海量兼職人脈資源, 

  幫部分商家在微博和微信上刷轉發量, 

  做推廣,並且收到了不錯的反饋。

  “因為刷的品質還行,也有實際的推廣轉化, 

  所以在社交媒體上打出了一點名氣。” 

  文波說,通過微博微信慕名來找他的客戶並不少。 

  但最令他驚訝的, 

  是一家小有名氣的演藝經紀公司找來了。

  “同樣是刷量的需求, 

  但不同的是,他們想刷的是明星的影響力。”

  對於經紀公司來說, 

  旗下明星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小, 

  直接決定了其本身商演或代言的費用高低。 

  為了讓明星,尤其是新晉明星在短時間內大量聚集人氣, 

  他們就需要借助策劃機構策劃爆點話題, 

  並利用文波這樣的刷單機構為明星刷大量“存在感”。

  “因為從來不關注演藝圈, 

  都不知道這麽多網紅、明星也要刷量, 

  無論是今天和誰鬧緋聞,明天和誰組CP, 

  都是經紀公司和策劃機構的把戲。”

  他透露,當一個具有爆發性特點的話題出現了之後, 

  經紀公司就要求他們發動大量的兼職人脈, 

  在微博和微信上炒作明星話題, 

  “因為我的人很多, 

  所以基本上一個小時內就可以把一個話題頂上微博熱搜榜。”

  文波透露, 

  如果看微博時,

  發現一些不知名新星的生日話題被頂上微博熱搜, 

  或許就是源自他們的推動。 

  甚至一些粉絲之間的矛盾,

  也是他們按要求挑起的,

  為的就是給明星創造話題和關注度。

  對於關注熱度快速上升的明星而言, 

  他們越熱,影響力就會越大, 

  就能越快獲得廣告主的青睞, 

  賺得也就越多。

  當然,某個明星在機場打個電話、

  拎一款新包、 

  被粉絲偶爾撞見圍觀拍照, 

  都可能上熱搜。

  但仔細想一想, 

  哪來那麽多粉絲天天在機場偶遇明星, 

  哪來那麽多粉絲關心愛豆今天換了一款新的短裙?

  明星和經濟公司賺的越多,

  文波賺的也就越多。 

  “這種炒作方式,

  我們做一單基本上就有十幾萬入账。” 

  這些炒作手段屢見不鮮, 

  在社交媒體上, 

  所謂真假都是普通用戶難以察覺的, 

  他們只會被火爆的話題牽著鼻子走。

  當一顆新星緩緩上升時, 

  許多粉絲在水軍的帶動下紛湧而至, 

  爭先購買其代言的產品。 

  這其中,廣告主受益, 

  經紀公司受益, 

  明星本身受益, 

  提供大量水軍的“文波”們也跟著受益。

  那麽誰來買單呢?

  恐怕是眾多的粉絲和消費群體了, 

  這或許是整個影響力鏈條裡的唯一“受害者”。 

  或許,他們也不是, 

  看到自己的愛豆被更多人喜愛, 

  花錢購買自己愛豆代言的產品, 

  粉絲們的心理滿足或許也是一種“受益”……

  6

  刷單,可以休矣!

  刷單, 

  一是獲利不繳稅,

  二是沒有合法的身份地位, 

  可謂徹頭徹尾的灰色產業, 

  很多人也就沒有了顧忌。

  “文波們”從刷產品到刷服務, 

  再到刷社交、刷娛樂, 

  不斷轉型,賺的也越來越多, 

  參與的人自然也越來越多。

  央視最近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 

  目前我國有100多萬人從事與刷單炒信相關的職業, 

  “文波們”可謂大有人在, 

  把互聯網上的信譽撕扯地七零八落。

  遙想電商剛興起的時候, 

  幾大電商平台建立了 

  開放、透明、可追溯的交易環境。

  京東初起時, 

  中關村的騙子還滿坑滿谷, 

  沒過幾年, 

  中關村的電子賣場就冷清到可憐。

  人們之所以選擇電商, 

  是因為電商的品質看得見, 

  消費者自己給出的評價值得信任, 

  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隻不過人們後來發現, 

  事情沒有看起來那麽美好—— 

  作為參考的購物評價竟能隨意偽造。

  這也把商業信譽置於隨時崩塌的境地, 

  試想將來有一天, 

  消費者在網上看到銷量高、好評多的商品 

  第一時間不是購買而是懷疑, 

  人們網購隻敢相信朋友推薦的店鋪, 

  有關平台的官方推薦機制形同虛設, 

  會造成何種後果可以想象。

  近年來,國家雖然對“刷單”的監管日趨嚴格, 

  嚴重者甚至可入刑, 

  但網絡刷單卻依然活躍。

  對於這種現象,專家認為, 

  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刷單行為沒有明確的被害人。 

  淘寶店鋪通過刷單獲得皇冠、幾星幾鑽, 

  消費者會認為“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既然沒有被害人, 

  就不會有人報案。 

  除非電商平台主動舉報, 

  比如杭州的“刷單入刑”案例, 

  就是阿里巴巴集團運用大數據主動發現並報案的。

  其次,如今還沒有確定的技術可以證明 

  交易量和評價是刷出來的, 

  取證成為第二個盲點。

  但方法也是有的, 

  除了在法律和技術上加強監管之外, 

  如果加強執行力度, 

  比如在稅收問題上對電商賣家進行強製規範, 

  網絡刷單可能很快就能得到治理。 

  因為店鋪的交易量就是他的營業額, 

  現在很多淘寶店鋪都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申報納稅, 

  如果稅務機構規定, 

  每一筆交易記錄都必須按照交易的金額繳稅, 

  那麽“刷”每一筆單的成本就會增加, 

  刷單團隊和商家終有無法承擔開支和後果的那一天。

  (本文綜合自錢江晚報、澎湃新聞、新京報、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