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哄你入睡伴你長大的陝味童謠 你還記得嗎?

  每個人的心田裡,都有幾首童年念過的帶著濃濃鄉音的童謠。作為陝西娃,要是你只知道“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那就太不“陝西”咧!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為了推廣傳統文化,挖掘陝西地方藝術特色,華商報征集陝西童謠,你還能念出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裡口口相傳的陝味兒童謠嗎?

  方言童謠影響國語?

  能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籮籮面面,油饃串串,豬肉扇扇,蜂蜜罐罐,我娃是個福蛋蛋!”60歲的陳女士在哄兩歲的孫子時,喜歡吟唱這首陝西童謠,這些童謠從自己的爸媽那兒聽到,也曾經伴著她的孩子長大。但現在的年輕人卻不喜歡老人給自己的孩子念方言童謠。陳女士的女兒表示:“這些方言童謠我有印象,但我肯定不會給我兒子教,兩歲是語言形成的重要階段,當然應該接觸最標準的國語。”

  聽方言童謠、說方言童謠,就會影響說國語嗎?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民俗專家、非遺項目“關中民諺”的牽頭人之一傅功振認為:“雖然我們倡導說國語,但方言畢竟是一個地域的活化石,取消方言是不太可能的,還是要把那些積極健康的東西傳承下去。這不是說要有意識地在孩子中推廣方言,但是希望他們能夠了解母語。而且這些方言童謠,能夠豐富孩子的語言,培養孩子的語感,對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甚至鍛煉他們學習各語種的技能。”

  方言童謠很土氣?

  其實就是語言遊戲

  對現在的孩子而言,從學校到家庭,基本上都處於國語語境,點讀筆、兒歌機、線上兒歌頻道,很多管道可以接觸到兒歌,但都是國語兒歌,方言童謠幾乎沒機會聽到。有的家長擔心方言影響孩子的國語發音,但也有家長認為,學一些方言挺好的。

  李女士是山西人,她的先生是河南人,6歲的女兒丁丁在西安出生。作為“新西安人”,李女士很遺憾女兒沒機會學點陝西話,“我和先生在家都說國語,孩子也沒有山西方言和河南方言的環境。方言童謠其實就是語言遊戲,押韻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她能在學校跟同學念念方言童謠、學點陝西話,那就太好了。”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張宣強與紫陽縣文化館館長趙剛華主編的紫陽民間歌謠匯編《姐兒歌》2017年12月17日出版發行,其中錄有童謠6首。趙剛華表示,方言童謠是在孩子中傳承優秀民間文化非常好的途徑。

  方言童謠沒有現實意義?

  能讓人找到歸屬感

  張波是地道的陝西人,在北京成家立業,孩子不會說陝西話,但是對爸爸念的寫biang-biang面的童謠很感興趣,“一點撩上天,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鉤掛麻談糖,推個車車逛鹹陽。”張波說:“每個人都有原鄉,說起陝西話,念起陝西童謠,感覺特別親切,有一種歸屬感。”張波說:“我在長春理工大學讀書時是廣播站的站長,納新招考播音員時對國語要求嚴格,但同學們來自天南海北,私底下方言說得都很溜。這就好像我們會說一門外語,也不會影響說國語一樣。”

  《陝西傳統童謠鉤沉》一文的作者、西安文理學院副教授、陝西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全國師范院校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郭惠玉表示:“方言童謠是童謠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童謠展示給人們生活在方言區的祖輩們的生活和生產情況,是當地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我們要正確審視民間兒歌,大力發展和傳承。”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路潔

  征稿啟事

  尋找你心中最美的陝西童謠

  孩提時,媽媽哄你入睡的那首童謠;年少時,和小夥伴遊戲時的那首童謠;放學路上,大家一起吟唱的那首童謠,是否還經常縈繞在你的耳邊?用最濃的鄉音吟誦最美的童謠。如果你心中有一首陝西童謠,請將它發給我們。

  ■征集時間:3月21日-3月28日

  ■征集內容:

  1. 陝西童謠的文字版,包括關中、陝南、陝北各地的童謠;

  2.朗誦陝西童謠的影片

  ■投稿方式:

  1. 郵箱投稿:郵箱地址huashwh@@sina.com,文字版投稿請編輯童謠內容發送至電子郵箱;影片投稿,請用手機拍攝童謠朗誦影片,以附件形式發送至郵箱。兩種投稿都請以“陝西童謠”為郵件標題,郵件正文標明童謠傳唱地區及您的姓名、電話,歡迎您講述自己的童謠往事。

  2.手機投稿:向華商報官方微信後台(ID:hsb88880000)回復:#陝西童謠#+您的姓名電話+童謠文字(如有音影片,請一並發來)。或者微信掃描二維碼、搜索公眾號“喜聞樂健”,關注華商文體娛微信公眾號,編輯#陝西童謠#+您的姓名電話+童謠文字,發送至公號後台(請編輯至一條內容中發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