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特斯拉終入華 會否只是夢一場?

  特斯拉終入華,會否只是夢一場?

馬斯克終圓在華獨資建廠夢,可以講一個新的中國故事,但對於特斯拉來說,這並不是一切問題的特效解藥

  《財經》記者 王斌斌 陳亮 | 文 施智梁 | 編輯

  7月10日至12日的中國之行,馬斯克在上海光顧振鼎雞、吃雜糧煎餅的照片廣為流傳,而他本人的推特上,人們看到的是他講述在紫光閣和國家長官人一起探討歷史、哲學和時運。

  這是特斯拉(NASDAQ:TSLA)想傳達的資訊:樹立一個接地氣的形象。Model 3和Model Y的國產化將給人們帶來更便宜的電動汽車;同時給投資人以信心,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已經成為中國新的“老朋友”,公司會有一個新的中國故事。

  故事始於2018年7月10日,當天下午,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定,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年產能50萬輛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之後在北京,特斯拉宣布將擴大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規模,深化合作。

 

  《財經》記者了解到,這次只是上海和特斯拉達成協定的簽約儀式,後者尚未拿地。據接近項目的知情人士透露,工廠土地選址的大方向已定,並非特斯拉在臨港的注冊地址,將會位於泥城鎮南面,在蘆潮港一帶。

  據前述人士表示,簽完協定之後還要大半年時間才能拿地,然後再建廠,預計“明年春節後開始動工”。且該工廠大概率將只是具備電池包組裝和新能源汽車製造的能力,暫時不會生產電芯。

  經歷種種波折,特斯拉最終還是情定上海,落戶臨港。

  然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壓力也同樣巨大。特斯拉國產車型正式投產將要到2021年前後,中外傳統車企、新造車勢力都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它的未來並非一片坦途。

  此外,巨大的資金壓力下,特斯拉堅持的在華獨資是否會被打破,未來不能排除中國公司參與其中的可能;電池產能能否跟上特斯拉的產量提升,這是馬斯克和松下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危機四伏時的簽約

  產能、資金仍承壓,Autopilot問題增多,外界質疑不斷

  馬斯克還未離開中國,壞消息就來了。

  美國當地時間7月11日,CNBC報導稱,特斯拉前員工Martin Tripp此前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告密,聲稱特斯拉誇大Model 3的周產能,對外披露的數據高出實際產量44%。

  對特斯拉的產能問題,市場上一直有質疑之聲。

  “特斯拉破產了!”馬斯克在個人推特上曾發過這樣一條消息,配圖上自己拿著破產的硬紙板昏倒在一輛Model 3旁邊,臉上似有淚痕。這條推特的發布時間是4月1日,西方愚人節,他以這樣的方式來調侃那些質疑和做空特斯拉的人。但“產能地獄”確實存在。

  去年7月底Model 3首批交付時,馬斯克的目標是2017年底產能達到每周5000輛,2018年達到周產萬輛。但由於過度強調自動化以及電池的產能問題,特斯拉不得不降低預期,甚至降到了2018年一季度周產2500輛。4月初,馬斯克更是宣布Model 3周產能僅達到2000輛。

  為了提高產能,馬斯克在4月初重新睡到工廠裡面。2016年,鷹翼門以及其他新技術的使用導致Model X的生產也遠不及計劃,他就隨身帶著睡袋,在工廠中生產問題最嚴重的地方辦公。

  這種做法似乎起到了效果。“7天,7000輛。”馬斯克在7月1日發了這麽一條簡短的推特,根據後續披露的資訊,6月的最後一周,特斯拉Model 3生產了5000輛,Model S/X是2000輛。

  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6月下旬, Tripp在離職後不久對CNN表示,因為試圖將特斯拉存在的安全和產能造假問題透露給媒體,他被公司解雇並起訴。當地時間7月11日,美國媒體報導稱Tripp已向SEC告密產能虛報等資訊。

  目前雙方的交鋒沒有結果,法院尚未宣判,但這一事件也暴露了特斯拉在產能之外的資金壓力。

  彭博等媒體曾預言,特斯拉的現金流可能在2018年耗盡。Vilas首席投資官約翰·湯普森(John Thompson)就明確看空,他4月表示,“特斯拉將在未來3個-6個月倒閉。”

  特斯拉很難在今年倒閉,但現金流吃緊是事實,馬斯克也在努力自救。他在4月中旬的內部信中直接提出:“所有在未來12個月內積累費用超過100萬美元的項目支出,都應該暫停,直到獲得我的明確批準為止。”

  6月13日,馬斯克又給公司員工發送了一封公開郵件表示,公司將裁員近9%,共包含4100名員工,但不涉及生產部門。而告密的Tripp於6月19日離職。

  新能源的標簽之外,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是特斯拉的另一大賣點,但今年開始,事故逐漸增多。3月23日,一輛處於Autopilot狀態的特斯拉在矽谷發生事故,車主送醫後不治身亡。“特斯拉有技術,但同樣在宣傳上存在一些誇大,這是它目前一直虧損但還活著的原因。”一名特斯拉自動駕駛部門的前員工告訴《財經》記者。

  入華的誘惑

  巨大的市場、政府的支持、產業鏈完善,中國吸引著馬斯克

  “特斯拉入華談了那麽久,碰上中美貿易戰,正好水到渠成。”一位中國車企的矽谷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

  在中美存在貿易爭端的背景下,7月6日12點01分起,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汽車加征25%的關稅,當日,特斯拉在華門市暫停預訂,隨後車價上浮13.9萬-25.7萬元。而今後一旦實現本土化生產,特斯拉將不會受到關稅政策影響,甚至省掉15%的關稅成本,以更低的價格在中國銷售。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7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7.9萬輛,佔全球銷量的46%以上。擴大特斯拉相關車型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份額,對於馬斯克來說是巨大的誘惑。

  早在2014年4月,馬斯克在極客公園舉辦的創新者峰會上透露,特斯拉在3年-4年內可能在中國建廠生產。一位參與初期談判的當事人告訴《財經》記者,2014年馬斯克就想過在上海浦東建廠,“他們的訴求是共建充電樁、拿造車資質、建廠土地優惠政策等,但不想和當地車企合資。當時和政府沒談攏”。

  獨資訴求,是特斯拉一直難以在華落地的障礙之一。2018年3月,馬斯克轉發美國總統川普關於減少中美貿易逆差的推特,並評論稱,沒有美國車企可以在中國擁有超過50%股比,而已有5家中國新能源車企在美國是100%中資控股。

  中國政府積極擴大開放,創造了機會,加速項目落地。

  2017年8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務院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乾措施的通知》,明確指出推進新能源汽車製造等12個領域的對外開放。同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訪華期間,中方就表示按照自己擴大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在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時任中央財經長官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表示,中國將在製造業領域取消或降低對外商投資的限制。

  2018年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表示,要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一周後,國家發改委表示中國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明確指出,2018年會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6月28日,靴子落地。不到兩周,特斯拉首個海外工廠正式宣布落戶上海。

  7月10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會見馬斯克時表示,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在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將高度重視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北京市長陳吉寧希望特斯拉和北京在新能源汽車科技、城市綠色等領域加強合作。

  在中央層面,除了此次與國家高層長官人在紫光閣見面,馬斯克還曾在2017年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會面,工信部官網透露,當時辛國斌和馬斯克就“該公司在華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

  一名汽車業資深分析人士認為,地方政府非常歡迎特斯拉來建廠,條件優惠。而中央既希望特斯拉們入華,也憂慮自主品牌受到衝擊,相對謹慎。

  “要看到一個問題,國外先進技術,特別是關鍵技術,我們是買不來的,引進以後也不掌控在你手裡。”上海決策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周振華告訴《財經》記者,打響製造品牌肯定要以開放的姿態,更多吸引國外先進技術,相比單純引進企業,“更重要的是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自主研發的能力”。

  隨著政策逐步開放,而特斯拉在中國兜兜轉轉了一圈,最終還是回到“夢開始的地方”:上海,臨港。

  為什麽是上海臨港

  特斯拉拿到了想獲得的優惠,臨港的三大區位優勢是勝出關鍵

  2014年接觸上海浦東後,特斯拉開始了全國“征婚”。2016年3月,疑似關於特斯拉落戶蘇州的政府檔案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但特斯拉和蘇州政府均不予置評。此後,特斯拉在上海、深圳等地建廠的消息陸續爆出。一位自貿區研究的資深專家告訴《財經》記者,廣東的南沙自貿區接觸過特斯拉,參與過特斯拉中國總部的競爭。

  一名汽車行業的資深專家告訴《財經》記者,“對於需要走量的特斯拉來說,中國市場非常重要;站在地方經濟和政績的角度來看,地方政府都非常歡迎特斯拉來建廠,給的條件也很優惠。”

  2017年6月22日,上海市政府與特斯拉簽署投資建廠協定的消息在市場上廣泛流傳。特斯拉官方發布聲明:“為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該地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正如之前所溝通,到今年底,我們的國產化計劃將會更加清晰。”這是公司首次正式承認和上海市政府談判。

  而上海內部還有競爭,臨港和金橋。根據騰訊《棱鏡》從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的人士處獲得的消息,臨港方案主要是作為財務投資者入局。

  同時,特斯拉選中臨港,主要還是與其區位優勢有關。有足夠的太空建廠、物流方便、產業鏈配套完善,這三點對特斯拉來說最為重要。

  上海臨港地區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有足夠的土地承接大項目。而上海嘉定、金橋等傳統的汽車整車廠集中區,已經很難找出大幅土地供特斯拉使用。

  此外,臨港地區位於上海東南角,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交匯處,北臨浦東國際航空港,南接洋山國際樞紐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直接腹地。海運、空運、鐵路、公路、內河、軌交構成了十分便捷的綜合交通優勢。

  為了物流便利,臨港在規劃時就建設了南港碼頭。接近項目的相關人士表示,碼頭的建成方便企業進出口零組件,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因此,特斯拉廠址也選在南港碼頭附近。

  同時,臨港還有馬士基、DHL、卡特彼勒、普洛斯、中遠、中海等物流運營和配套供應商,能整合國內外供應鏈。不過,一名傳統車企的高管對《財經》記者表示,不出口的話,特斯拉選址上海,“人工貴,物流成本並不便宜”。

  如果產業鏈不完整、人才不集聚,也將大大增加企業的隱形成本。

  依托上汽集團(600104.SH),臨港地區也有整車及零組件廠入駐。上汽榮威和名爵工廠入駐了臨港地區,產能達25萬輛。上汽整車廠入駐臨港,相關零組件廠例如發動機工廠也落戶臨港,這為臨港帶來了不少專業化人才。

  電池是最大掣肘

  入華不是特效藥,特斯拉要做的還有很多

  “加州溫室裡的花朵,到中國未必能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表示。

  但特斯拉在華投產無疑會給中國競爭對手帶來壓力。“特斯拉相比其他豪華車品牌有它獨特的魅力。”一名資深汽車行業人士表示,中國消費者更喜歡體驗新科技。一旦國產化,價格降低後,特斯拉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用戶。

  只是從某種程度上說,特斯拉可能錯過了入華的黃金時間。汽車分析師鍾師就曾對《財經》記者表示,馬斯克不應該只看誰給的優惠條件多,也要計算時間的價值和成本。《財經》記者了解到,這次只是上海和特斯拉達成協定的簽約儀式,後者尚未拿地。建廠的速度也不會很快,大概率“明年春節後才能開始動工”。

  特斯拉方面回應建廠時間稱,“工廠將在完成必要的批準和許可後開始建設。預計開工兩年後,將開始生產電動汽車。在那之後的兩年到三年,工廠將實現滿負荷運轉,實現每年為中國消費者生產約50萬輛電動汽車。”如果明年春節開工建廠,“無畏戰艦”得到2021年才能開始生產。

  這給國內電動汽車企業留下了更長的緩衝期。小鵬汽車和蔚來汽車已經在交車,而威馬汽車等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交付,它們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吸引用戶、培育市場。2020年前後,中外傳統車企將在中國投放上百款不同等級的新能源產品。等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車型再國產化進入市場,是否有足夠競爭力,要打上問號。

  “作為汽車人,我想只是多一個競爭對手而已,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一位傳統車企的高管對《財經》記者表示。

  很多人認為蔚來走的路和特斯拉很像,但李斌多次表示不看好特斯拉的國產化。他曾告訴《財經》記者,“智能電動汽車更依賴於本地化的基礎設施,用戶習慣和服務場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電動車市場,本土化的公司更有機會。”

  “在美國華爾街,特斯拉的故事已經講到頭了,也只能到中國來寫續集。”一位常駐矽谷的中國風險投資人對《財經》記者直言,他仍不看好特斯拉。到今天為止,特斯拉在美國還是虧損企業。

  市場在一開始對於特斯拉落戶上海給予了較積極的回應,7月10日收盤時,特斯拉股價微漲1.24%,之後一周波動下滑。落戶上海這一利好並非驚喜,只是消息最終落地,對股價提振有限。不過,據特斯拉官方提供的數據,今年5月,Model 3在美國的銷量超越BBA(奔馳、寶馬、奧迪),摘下美國中級豪華轎車市場桂冠。

  再回到建廠本身,馬斯克多次強調說海外工廠將能同時具備電池製造和整車生產能力。不過,據《財經》記者了解,特斯拉未來在臨港的工廠大概率將只是具備電池包組裝和新能源汽車製造的能力,暫不會生產電芯。據熟悉上海環評的相關人士透露,製造電芯的話會有一定汙染,很難通過上海嚴苛的環評。

  特斯拉做電池組裝的工廠也可能受到環評的考驗。國軒高科(002074.SZ)在上海松江項目折戟沉沙是前車之鑒。2013年初,國軒高科計劃在上海松江區建立鋰離子電芯生產線和鋰離子電池組裝線,項目總投資10億元。該項目遭到了松江區居民的抗議。

  當時國軒高科請第三方機構做了環評檢測,結果顯示該項目“三廢”(廢水、廢氣和固態廢棄物)符合標準。松江區也邀請了部分居民前往國軒高科總部了解其汙染處理能力,並做出一系列承諾。然而仍然得不到當地居民的承認。上海市松江區政府2013年5月15日對外公開表示,國軒高科決定收回松江電池項目全部投資,土地退還政府,不要求任何賠償。

  目前中國工廠規劃產能是50萬輛/年,特斯拉和松下是否有足夠能力保證電池持續供應,也是一大問題。隨著特斯拉Model 3的產量增長,松下汽車業務負責人伊藤好生(Yoshio Ito)在全體股東大會上表示,松下供應的電池偶爾會出現短缺現象。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特斯拉的現金流問題仍未解決。調查公司Second Measure2018年6月數據顯示,23%的美國消費者取消了Model 3的訂單。這讓特斯拉緊繃的資金鏈更為吃力。而Model 3的產量上去之後,需要更大的資金投入來支持。行業內普遍認為,特斯拉在滬50萬輛產能的工廠,保守估計需要數十億美元。

  上海市政府和臨港地區在土地、稅收等方面會提供很大的優惠,特斯拉拿到了它想要的條件,但建廠以及後續的生產成本投入仍需要自掏腰包。馬斯克認為特斯拉的現金流將在今年三季度轉正,如果這一期待落空,則需要融資。此前騰訊控股(00700.HK)已經收購特斯拉5%的股權,因此,不排除中國企業財務投資特斯拉或者參與中國工廠建設的可能。

  對於未來的市場格局,鍾師則認為目前電動車企業都在起步階段,特斯拉雖然發展時間長,但銷售規模尚小,暫時看不出來誰是鯰魚或者誰是鯊魚。

  (實習生李玉樓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