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薑洋:28年來A股累計實現股票融資12兆元

  新浪財經訊 6月1日消息,港交所舉辦‘新時代香港資本市場再出發’研討會,邀請周小川、薑洋、樓繼偉、黃奇帆等國內經濟界專家,回顧香港資本市場多年來對中國的重要貢獻,並探討香港在中國繼續改革開放中的角色,尤其是香港資本市場可如何藉著配合中國在國內及國際市場的發展大局找尋機遇。證監會副主席薑洋參會並發表演講,他表示,香港為內地加強境外監管合作發揮了示範作用。我們都見證了兩地相互的學習、相互的培訓。現在證監會每年都要接受香港證監會派來到中國證監會來學習內地的法規、規則各個層面的監管人員。所以,兩地的融合、兩地金融的互相交融促進了兩個市場的規範發展。

  此外,他還表示,28年來累計發行股票融資近12兆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金額約17兆,債券市場發行超過200兆元。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超過12.5兆元。截止2018年4月份,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2兆元,……真正活躍的產品也就是20、30個,中國的50多個產品絕大部分都是非常活躍的。 資本市場在服務供給性結構性改革,支持創新驅動,促進風險管理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薑洋演講實錄:

  首先感謝他對我這方面的鼓勵。

  尊敬的梁振英副主席、周小川副理事長、樓繼偉理事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新時代香港資本市場再出發專題研討會,因為多年來香港資本市場緊扣時代脈搏,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特別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在香港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資本市場經受住了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與香港經濟共成長,發展成為擁有全球影響力的資本市場。

  今天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均站在了新時代的歷史起點,迎更加廣闊的發展太空,借此機會,圍繞大會主題,我想談幾點看法。

  一,內地資本市場成就舉世矚目,香港功不可沒。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內地資本市場是改革開放的一項重要成果。1978年之後,伴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我們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1990年12月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標誌著內地資本市場正式啟動,在這之前有櫃台市場,80年代初就有了,比如說上海的申銀發的飛樂音響的股票。所以,我這兒說的是交易所市場,因為主要是大量的集中交易。

  28年來我們勇敢突破傳統思想束縛和體制羈絆,借鑒境外先進經驗,牢牢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堅持不懈地探索一條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建設和發展資本市場的路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

  一是市場體量位居全球前列,覆蓋股票、債券、期貨衍生品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基本形成。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公司分別超過3500家、10000和2萬家,股票市值全球第二,債市規模世界第三,商品期貨成交規模位居全球前列。

  二是市場運行基礎不斷鞏固,穩妥推進股權分置改革、證券公司綜合治理、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綜合改革,修改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並購重組、股份減持、退市等基礎制度,形成了包括證券法、公司法、證券投資基金、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規範性檔案在內的一整套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市場化運行機制日趨完善。

  三是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有效發揮。28年來累計發行股票融資近12兆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金額約17兆,債券市場發行超過200兆元。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超過12.5兆元。截止2018年4月份,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2兆元,……真正活躍的產品也就是20、30個,中國的50多個產品絕大部分都是非常活躍的。 資本市場在服務供給性結構性改革,支持創新驅動,促進風險管理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是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內地企業境外上市255家,累計融資3468億美元,近年來A股成功納入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原油、鐵礦石、期貨向國際投資者開放,現在我們的原油期貨每天的交易量也是相當可觀的,現在持倉已經達到大概是1.6萬手,每天的交易大概是10萬手左右。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品質和開放水準的認可。

  今年以來按照中央部署,我們積極推動證券期貨行業放寬外資股本的政策落地,內地資本市場開放邁向更高形勢。

  回望過去28年,內地資本市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破浪前行,不斷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香港作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地理區位、金融市場、人員資源以及資本配置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內地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實現了與內地市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第一,香港是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試驗田,將內地企業境外上市首選香港,境內第一家外資控股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控股證券公司以及外資參股期貨公司的外資方都花落香港。境外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RQFII制度,香港均獲首批參與。目前中資公司數量市值佔香港市場佔比超過6成。截止到今年4月底,24%的國外機構和45%的RQFII機構來自香港,助推香港成為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中心。

  第二,香港成為內地資本市場連接全球的紐帶。2014年以來,滬港通、深港通先後開通,截止目前滬深港通累計成交金額超過10兆元,基金互認債券中也相繼啟動,吸引了資本、技術、資訊、智慧匯集兩地,也為內地資本市場與全球其它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積累了重要的經驗。

  第三,香港為內地機構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目前內地已有30家證券公司、24家基金管理公司、19家期貨公司在香港設立子公司,近20家內地銀行也在香港設立50余家分支機構。經過香港市長的檢驗和磨礪,這些市場的競爭力充分提高,為參與全球資源配置、服務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香港為內地加強境外監管合作發揮了示範作用。1993年香港成為首個中國證監會通過備忘錄的資本市場,上世紀90年代中國證監會成立以來,兩地監管機構及交易所之間高層互訪、監管合作、相互培訓、人才交流日益緊密,90年代我在人民銀行工作,當時派我們到香港監管局學習20天,當時任總才給我們講過課。後來我到了證監會,我們的周主席又派我到香港證監會學習,當時史美倫在香港做副主席,也給我們很多的支持和幫助。所以,我們都見證了兩地相互的學習、相互的培訓。現在證監會每年都要接受香港證監會派來到中國證監會來學習內地的法規、規則各個層面的監管人員。所以,兩地的融合、兩地金融的互相交融促進了兩個市場的規範發展。

  香港證監會、港交所有不少同仁都曾服務於兩地資本市場,我們的史主席就是我們證監會的副主席。我們現在中國證監會有好幾位同事在香港證監會、香港交易所,小加在我們這兒找了好多人去,共同促進了兩地市場的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優勢互補。尤其是兩地證監會和交易所共同推動的互聯互通項目,北向監管安排即將落地,去年9月份簽署了共同的協定,今年推廣。我們兩地的會上都要求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香港交易所介紹了監管的經驗,上個月他們剛剛回來,說很多國家都想互聯互通,說我們也要看穿市。所以中國監管已經形成的一些經驗,在國際上大家還是比較認可。

  滬深港通平穩運行為提供了重要機制保障,引起了國際監管同仁的高度關注。實踐充分證明我國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是充分正確的,中國一國兩制的方針是充分正確的,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良性互動、互揮合作促進內地資本市場穩定開放發展,也有力支持了香港金融經濟的持續繁榮穩定,讓香港這個東方之珠更加燦爛奪目。

  新時代富裕新時代新的使命,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戰略判斷,根據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作為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建設者和參與者,要深刻認識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任務,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

  1,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需要全面提升資本市場的服務品質和效率。當前經濟發展方式結構和動力的重大轉變,需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引導資源不斷向高效率、高成長的領域積聚,需要不斷健全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推動產業整合,促進淘汰落後產能,需要發揮資本市場風險共擔、命運共享的機制。推動創新與資本市場有效融合,需要更加注重防範、化解市場風險隱患,以資本市場的高品質運行,用好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2,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要求資本市場主動做好對接。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戰略,提出了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健康中國、綠色發展等一系列戰略部署,落實推動這些國家戰略離不開資本市場有力支持,特別是黨中央高瞻遠矚,做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部署,這是資本市場服務的戰略要地,亮底資本市場能夠也必須發揮更大作為。

  3,審核金融體制改革,需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長期以來我國金融機構失衡,實體經濟融資過度依賴銀行信貸,造成資金配置效率降低,企業杠杆率過高,增大了巨集觀經濟運行的風險,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要求不斷完善市場產品基礎,加快建設更具包容性和適應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提升服務不同類型和發展階段企業的能力,有效滿足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

  4,新一輪高水準開放新格局,要求資本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徵,對外開放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資本市場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處於對外開放的前沿,我們必須更加主動在制度設計、市場準入、中介服務、市場監管、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完善雙向開放制度,發揮更大、更廣範圍的資源配置作用,有力促進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發展。

  抓住時代機遇,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證監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引,緊緊圍繞服務高品質發展的根本要求,全力抓好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風險,深化改革的重點工作,確保資本市場功能更好發揮,確保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我們將堅持擴大開放先行,繼續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共同做好資本市場服務國家發展這篇大文章。

  借此機會提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香港資本市場繼續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服務國家需要。充分發揮好香港在金融市場制度和運作規則、基礎設施、人才儲備、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點,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國家發展戰略,更好地融入國家改革開放大局。

  二是建議香港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創新,使其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香港資本市場具備得天獨厚的制度創新活力,香港證監會、港交所大力發行上市制度改革,吸引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我們樂見其成,希望香港繼續秉承創新精神,推進組織制度產品業務創新,有效激發企業創新力和市場活力,為內地資本市場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

  三是在港機構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較高的水準,特別是在企業境外上市,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歡迎大家積投身到內地資本市場新一輪對外開放中,在原油期貨、鐵礦石等期貨市場建設市場中介服務,完善QFII制度等方面廣泛參與,以優質的服務……(斷)

  雙方市場的互動影響越來越大,跨境違法、違規行為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兩地監管協作需要不斷增長,我們高興地看到從交易結算規則到監管執法行動,兩地交易所及證監會層面之間的溝通、協作、業務對話越來越頻繁,合作的廣度、深度日益提升,希望香港加快滬港通向下北向看穿市監管安排落地實施。我們也將積極支持配合香港提出的南向看穿市監管安排。同時繼續深化兩地在機構監管質資訊共享以及人員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法規監管合力共同推動香港資本市場再出發。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我們相信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新的起點,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一定能夠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攜手並進,在新時代共譜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最後,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高豔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