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年之際在於春,一年養生伊始起。以手摩腹,延年益壽!

清代醫者陳飛霞認為腹部與長壽的關係是「腹者水谷之海,水谷盈也,主壽」。用以手按揉腹部的方法養生健體,在我國已流傳有數千年的歷史,「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正是唐代孫思遜的延年益壽之道。堅持經常按揉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防止和消除便秘;舒肝解鬱、調理脾胃、促血脈流通、助眠,預防多種疾病。

播放GIF

從解剖學來說,腹部分布著人體很多神經節,腹腔和盆腔內有我們很多重要臟器,如肝、脾、胃、腎、膽、大小腸等;從中醫經絡學來說,以肚臍為中軸兩側對稱由內向外,分布著主全身之陰的任脈,主先天之本的腎經,主後天之本的胃、脾經,還有主生殺決斷的肝、膽經等五臟六腑經絡都彙集於此。各經絡上樞紐星羅棋布著調節臟腑機能的孔穴、募穴、交會穴,如神闕、天樞、三脘等。此外,位於任脈上的關元穴,補元助陽氣的穴位與腎經相通;中極穴是脾經營氣的轉運站之所;曲骨穴是肝血運輸樞紐之穴,而且這三個還是管理生殖系統的要穴。所以說按揉腹部可以疏通經脈,刺激穴位,以手掌心的勞宮穴溫養腹部經脈,可以養元補氣、滋陰培陽,調理臟腑機體功能。

腹部按摩採用站立或仰臥都可,腹部放鬆,呼吸自然,按揉力度適中,感覺舒服為宜,復返按摩直至腹部發熱為好。

按揉方法有兩種:1)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補氣,消食通便)和逆時針(解鬱舒氣,止瀉)方向畫圈按揉。雙手重疊手心按於腹部,撐根發力進行按揉。這種方法恐怕是大眾一說腹部按摩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按摩方法;2)三線按摩法(①左胸肋乳下處至肚臍旁;②胸骨心口處至肚臍;③右胸肋乳下之處至肚臍旁)。以三線法可以對任脈。

需要注意:腹腔內有腫瘤、感染情況(如腹膜炎、闌尾炎、胃腸穿孔等)或有內臟出血病症的人群,婦女妊娠期,剛剛術後病患不適合進行腹部按揉。揉腹一般選擇睡前和早晨起床前進行,不宜在過飽或過飢時進行揉腹。

重點提示:揉腹不斷,百病不犯,這需要長期堅持,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病治病,無病保健,養生健體在長期調養堅持之下成效顯現。

今日話題:春天養肝,揉腹可以舒肝解鬱、調理脾胃,不防試試。你對此有什麼經驗或感受,歡迎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