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有的公司留不住90後新員工

來源| 畢老師說(ID: BiLaoShiShuo)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最近公司招錄了一批90後,但是先後都辭職了,最長的不超過三個月,最短的不過一兩周。迫切想知道為什麽現在的公司都留不住90後現員工了,90後員工到底想要什麽?

不得不說,當今社會給90後斷斷續續貼上了很多標簽:

“現在的90後太浮躁,受不了批評”

“現在的90後嬌生慣養,吃不了苦”

“現在的90後不能罵他,否則一言不合就離職”

“現在的90後太沒有責任心,說辭職就辭職,一點不考慮公司利益”......

在很多管理者的眼裡,對90後的印象大致如此。

《當代90後越來越吃不了苦》《當代年輕人為什麽吃不了苦》《不要罵那個新來的90後,他第二天會辭職的》

......

90後就像是一個廢棄久置在街尾告示欄,誰都可以上去貼滿小廣告。但是90後員工為何頻繁辭職,管理者有多少曾真正反思過呢?

為什麽公司留不住90後新員工,無外乎下面兩個原因:

喂員工吃草,卻希望員工有狼性

很多企業奉行華為的“狼性文化“,但絕口不提華為給員工提供的薪酬福利。

在一些老闆的眼裡,認為員工在自己的職位上就是要奉獻一切的付出這一切的,要熱愛工作。

他們常說,年輕人要目光長遠,不要把錢看得太重,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沒有目標沒有價值就沒有對工作的熱情。

但是你期望員工是一匹果敢勇猛的狼,沒有肉如何為你披荊斬棘,實現偉大宏圖呢。員工守著連基本溫飽都解決不了的工資,談何工作理想,人生價值呢。

年輕是奮鬥的資本,但不應該成為壓榨的理由。

馬雲也曾說,員工辭職的理由不外乎兩個,一是錢沒到位,而是心委屈了,而錢沒到位則是則是主要矛盾。

當下物質消費水準在不斷攀升,各地每年的平均公司都在上升,一大批90後看看自己的存款,覺得自己拖了後腿。

入職公司不到一個月的小葵向部門領導提交了辭職信,小葵作為一名大專畢業的文科生,這份編輯工作是她初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起初和HR談薪資,鑒於自己的大專學歷和剛畢業沒有什麽經驗,工資談了3000,雙方點頭同意,簽訂合約。

工作期間,小葵認真負責,工作能力絲毫不比本科畢業生和有工作經驗的同事低,工作初期也多次受到了領導肯定的讚許。

三個月後,原本要轉為正式員工,但是HR談工資時告訴小葵,實習期間的3000工資包含了公司的社保補貼,也就是說,轉正後,小葵的工資不僅不會漲,反而除去社保僅剩2500不到。如此操作,讓小葵對這份工作和公司好感全無,辭職也變得理所應當。

所以,對待員工,談錢才是最大的尊重,最大的情懷。

談情懷,畫大餅,90後不買账

古有“畫餅充饑”“望梅止渴”的典故,用來比喻對於無法實現的願望,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但在不同時代,這兩個並不能成為讓員工買账的理由。

網友小橘曾說過自己的跳槽經歷,她在一家設計公司上班,公司主要負責品牌設計,肖像攝影。

這家公司的老闆之前沒有做過網店的項目,但是很看好網店的前景,總覺得自己隨便裝修下網店,學別人賣一些產品就可以收入百萬。

但是現如今網店遍布各地各個行業,競爭不言而喻。老闆沒有做過,他可能只是看到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然後在每次的月初會議上侃侃而談。

老闆有自己的宏圖遠景,但是項目真正落不到實處的,大家的福利自然如水中月影,最後小橘實在受不了這樣不切實際的老闆,果斷辭職。

小冉子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內容運營,大概是面試的時候談妥薪資是4000,三個月試用期,轉正後工資加一千。

然而,真正入職後的小冉發現,工資單成了結構式,公司還有這極其變態的加班文化。美其名曰加班能看出一個員工的工作態度,但其實,很多工作只要提高效率就能在工作時間完成的。

有時候她明明高效高質量完成了工作,卻硬生生要被迫加班一小時左右。其次入職後老闆說的最多的就是開發的新項目可以賺多少錢,每個人大概能分多少獎金,但是三個月過去了,新項目收益幾乎為零,老闆因此減免了公司所有部門的季度獎金。

儘管如此,老闆一直以一副仁慈心腸跟員工談情懷,最後入職不到半年的新員工相繼辭職了。

最後想告訴那些被傷了心跳槽的90後,趁現在年輕,還可以折騰,去一家可以認可你能力的公司,找一份舒心的公司,跟隨一個談錢的領導,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

用人部門也要知道,如果你對員工好,他們一定知道,如果你畫大餅談情懷,90後也不會買账。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