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硬化」了,還有希望嗎? 中醫治肝病,不走「尋常路」

浙江在線訊 我國是世界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腫瘤)大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肝病治療的重視,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肝病治療水準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重視檢查,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過於自信,存在一些錯誤觀念和認識誤區等,都導致了病情發現太遲或治療延誤。對這些肝病的治療,杭州種福堂中醫醫院院長孫彩珍說,無數實例證明,中醫治療肝病,走的是一條不尋常之路,有其獨特之處。

據她介紹,對肝病的認識誤區,有三個:

誤區一:只要肝功能正常,肝臟就一定健康。

孫彩珍說,肝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僅憑幾個指標就能判斷肝好肝壞。肝病治療和預防也要兩條腿走路:一是抗病毒,二是預防肝硬化與肝腫瘤。

她說,許多患肝炎的病人,平時化驗,肝功能都正常,甚至用了某些藥物後指標也由陽轉陰,病人以為這樣肝就安全了,不料,最後卻被診斷為肝硬化,甚至肝腫瘤。因此,不能只看到肝功能正常就認為萬事大吉,肝功能正常照樣可以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腫瘤。

誤區二:「大三陽」很可怕,「小三陽」相對安全。

很多人認為「大三陽」表示B肝病毒複製活躍,轉氨酶高,對身體危害大,「小三陽」則表示肝炎病情好轉,病毒複製少,轉氨酶下降,危害不大。事實上,在「小三陽」階段,病毒複製依然可以很活躍,如果不注意保養,有不良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很有可能激活癌基因,引起正常肝組織癌變。臨床研究表明,大約有10%的「小三陽」患者可直接轉化成肝腫瘤,並不經過肝硬化階段。

誤區三:一旦得了肝硬化,就無法逆轉了。

肝炎到肝硬化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在10~15年左右。

防止肝硬化,首先要重視體檢。一年起碼要體檢4次,要檢查一次肝功能全套,超音波檢查肝、膽、脾,有條件的再檢查一下「B肝三系」和「HBV-DNA定量」。因為肝的局部硬化只有超音波能做出來,肝功能看不出來。早期肝出現局部硬化時,病人是感覺不到的。西醫說這個時候是「代償期」,意思是指肝臟哪怕出現了局部硬化,肝功能可以沒有明顯的變化,看不到肝病癥狀,病人還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此時如果及時發現,通過中醫治療乾預,同時改變不良習慣等,有效防止肝硬化的進一步發展,就有可能阻斷向全面肝硬化和肝腫瘤轉化之路。

中醫在治療肝病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孫彩珍院長說,從她20多年的臨床經驗來看,中醫治療肝病還是比較可靠的。比如肝硬化腹水,治療起來雖然比較麻煩,但在這方面,中醫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獨特之路,實踐證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中醫五行學說把肺、肝、腎、心、脾五臟分別用「金」「木」「水」「火」「土」來代替,這5種物質相互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即金(肺)克木(肝),木(肝)克土(脾),土(脾)克水(腎),水(腎)克火(心)。當這一克制程度處在正常值時,就不會得大病;失去平衡,某一環節過強或者過弱,就會生大病。

肝硬化的病機是木(肝)太盛,使木(肝)對土(脾)的剋製過度,土(脾)沒有能力剋製水(腎),使水溢泛濫。既然是「木」強盛「土」虛弱。中醫上的治療有兩條可選:要麼扶持「土」,使「土」強盛起來,即健脾法。但肝硬化中晚期的病人舌質紅、口乾、陰虛津燥,而健脾葯,像白朮、茯苓、生薑,藥性為溫熱上火、燥濕,顯然與病症不符合。那就是另外一條:扶「金」(肺)佐「木」(肝)法,就是通過治療肺來治療肝硬化及腹水,這就是中醫治肝病的不同尋常之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