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家銀行設立、產品1元起投,銀行理財子公司攪動市場

最近,常在工商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李伊發現,工行手機銀行APP理財專區有一些小變化,不僅新增了起購金額僅1元的產品,還設有專門的“子公司理財”區域。

“以前買理財最少1萬元起購,現在1元就可以買,需要投入的資金不多,不管期限多長都是可以考慮的。”李伊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工行的1元起購理財產品,是其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開業後上架的產品,這也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的發展方向。截至目前,六大行中已有工行、建行、交行、中行四家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

近期,銀行理財子公司進入密集開業期,包括獲批開業或籌建的銀行在內,有超過30家銀行將設立理財子公司。專家分析稱,預計在銀行理財業務全面由理財子公司接管後,理財市場將迎來新格局。

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

工銀理財上架1元理財產品

1元起購的銀行理財產品在哪裡購買?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工行手機銀行APP上可以購買由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工銀理財”)發行的理財產品,包括固定收益類、混合類等產品。

7月1日,記者查看工行手機銀行APP發現,7隻由工銀理財發行的產品在銷售,其中2隻固收類理財產品起購金額為1元,1只針對私銀客戶的產品40萬起購,另外幾隻產品均為1萬元起購。7隻中除一只為開放式產品外,其他均為封閉型產品,期限在407天-1118天之間。

工銀理財是工商銀行近期開業的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於今年2月15日獲批籌建,5月20日獲批開業,6月6日正式發布新產品。工行手機銀行APP上已設專門的“子公司理財”區域。

目前,六大行中有四家的理財子公司已開業。除工銀理財之外,建行建信理財6月3日開業,交行交銀理財6月13日開業,中行中銀理財7月4日開業。另外,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的還有農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7家銀行。其中,農行理財子公司農銀理財今年1月4日與交行交銀理財同日獲批籌建,按照獲批後半年內要申請開業的規定,預計農銀理財開業在即。

商業銀行通過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是去年資管新規確定的方向。資管新規之後,又有一系列關於銀行理財的配套制度頒布,共同構成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需要遵循的監管要求。

在相關配套制度中,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將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門檻兩次下調。去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將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從以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去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下稱《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明確理財子公司不設理財產品銷售起點。

從去年國慶開始,多家銀行宣布將部分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下調至1萬元,自此1萬元起購的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的常見選擇。今年,在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門迎客後,1元起購理財產品隨之上架。

不過記者發現,目前僅有工銀理財一家在銷售1元起購的理財產品。建行、交行目前在售理財產品以1萬元起購為主,至於其理財子公司何時推出1元起購產品,兩家銀行未給明確回復。

理財可直投股市

投資者要學會辨別資產配置

銀行理財子公司開門營業,理財市場將發生哪些變化?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除了投資門檻及收益方面的變化之外,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在銷售渠道、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產品投資範圍等方面較此前的銀行理財產品有所不同。這些在《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已經明確,不過現在理財子公司處於開展業務初期,仍有部分規則沿用此前模式。

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首次購買必須到銀行網點進行面簽,填寫風險評估問卷等,有相當數量的客戶因為這一步障礙,選擇不去銀行網點,轉而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理財子公司不強製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面簽,在線下營業場所和電子渠道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均可。不過,從目前工銀理財上線的產品來看,首次購買的投資者依然要到銀行網點進行風險評估。

在銷售渠道方面,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代銷,也可以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目前工銀理財仍隻通過工行自有渠道進行銷售,尚未通過其他機構代銷。

另外,在投資範圍方面,此前銀行公募理財產品只能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工銀理財上線的新產品中,有多隻產品的投資範圍包括股票,例如已售罄的407天期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對象中權益類資產佔比0-20%,包括股票、ETF、公募基金類等。

此外,建信理財在開業當天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資本市場指數,並表示將會發行配置該指數的理財產品,以及多款覆蓋權益、固定收益市場的系列理財產品。中銀理財開業當天發布的“智富”權益系列、“鼎富”股權投資系列產品,將重點投資於股票、非上市股權等。

前述分析師楊慧敏表示,從目前來看,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與傳統理財產品差別不大,都是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債券等固收類產品,加之一定比例的權益類投資。從未來動向看,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投資權益類產品的比重或會增加。

普益標準研究員余新月表示,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渠道拓展,產品設計上也會更具普適性;理財子公司產品的投資範圍拓寬,使其產品突破傳統固收領域,逐步多樣化。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下沉,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可通過理財子公司參與更多的市場投資機會。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理財子公司產品作為一種創新,產品全面淨值化意味著投資者要承擔更多的投資風險。受訪專家均提及,除按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產品之外,投資者還要學會去辨別理財產品的資產配置情況,不能僅通過預期收益率或業績比較基準來選擇產品。

余新月表示。投資者投資前要多研究,一是了解自身情況,包括自身財富基本情況、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二是要了解產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了解產品投向、投資期限和風險等級是否適合自己的需求,在認真做風險評估後購買匹配的產品。

競爭與合作

產品將如何攪動資管市場?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與此前銀行的理財產品有何不同?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除了起購金額降至1元外,明顯的區別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全面淨值化。淨值型產品業績表現將隨市場波動,具有不確定性。

從工銀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計算方法來看,淨值型產品以產品淨值變動作為收益計算依據。由於浮動管理費的存在,投資者實際收益率要低於淨值增長幅度,不過產品的淨值變動沒有上限。若實際投資收益未達到業績比較基準,則不收取浮動管理費,直接按照到期時的產品淨值計算收益。如果產品到期時淨值低於購買時淨值,則投資者將發生虧損。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理財子公司產品的收益率要高於傳統銀行理財產品。以工行兩隻1元起購產品為例,期限分別為728天和1093天,業績比較標準分別為4.50%和4.70%。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6月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2%,較上期下降0.01百分點。實際上,自去年開始,理財產品收益率就一直處於下行通道,從去年1月的4.82%降至去年12月的4.36%,今年以來又繼續下降,從1月的4.31%降至6月的4.12%。

目前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大行一年期產品收益率一般在3.6%-4.3%,低於4.0%的產品較為常見。部分股份行最高可到4.5%左右,部分城商行、農商行最高可到4.8%左右。

由於目前仍處於過渡期,銀行原有的資管部門和理財子公司並存,銀行資管部門負責管理存續產品,理財子公司發行符合監管要求的淨值型產品。

在子公司與母行的關係方面,普益標準研究員康箐芸表示,在資源權限方面,作為獨立法人的理財子公司在展業方面具有人、財、物資源配置上更大的自主權,可建立更加獨立的適合資產管理業務的人員考核機制及激勵機制。在對外合作方面,外部投資合作機構的放鬆,使金融持牌機構和私募基金可作為理財子公司的投資顧問或投資合作機構,提升傳統銀行理財業務的比較優勢。

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成立,是否會擾亂資管行業的池水?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隨著未來不同類別的資管公司監管要求趨於一致,並且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目前唯一能同時從事公募和私募業務的機構,再借助股東銀行的綜合優勢,它的參與勢必會對資管行業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

至於信託,王劍表示,近年來一大部分信託業務是充當銀行資金的投放通道。新規頒布之後,理財子公司基本上與其他資管產品的監管要求一致。監管部門鼓勵其發展標準化產品的投資,其對信託的通道需求進一步減弱。通道業務收縮之後,信託公司仍然可以從事符合新規的資管業務,未來信託業或將回歸本源,更加偏重財產管理,包括養老信託、家族信託等。

對於公募基金來說,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產品銷售監管要求下降,無銷售起點、不強製首次現場臨櫃、拓寬銷售渠道,將對公募基金,尤其是貨幣市場基金造成明顯衝擊。既可以從事公募又可以從事私募,理財子公司業務範圍更廣,對基金子公司的通道需求也進一步降低。但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短期內還很難形成很強的投研能力,不會對基金公司產生重大衝擊。同時,基金公司所缺乏的業務與渠道的實力,以及客戶基礎,又恰恰是銀行的強項。因此,基金公司與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依然有合作空間。

至於對券商資管的影響,由於其與銀行理財的客戶群體風險偏好不同,資產投向也不同,因此與理財子公司將會形成差異化競爭。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標準化證券資產的投資管理能力方面並不佔優,但是在非標投資方面仍有較強的經驗和風控能力,因此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投資標準化證券時可與券商資管展開合作。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陳鵬 編輯 王宇 校對 付春愔

記者郵箱 [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