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野草雖不起眼,卻能治肝病,還可解毒,你見過嗎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生長著無數的野花野草,植被資源非常豐富。有些野草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農民朋友們會毫不留情直接拔除。而有些野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作為一種草藥使用,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這種人稱「地耳草」的草藥,就有很好的養肝護肝功效,也是清熱解毒的良藥。

地耳草別名田基黃、七寸金、香草、雀舌草、合掌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它是全草入葯的草藥,春、夏季開花時採收全草,抖凈泥沙曬乾或者鮮用都可以。地耳草會開橙黃色或黃色小花,氣微,味道稍微有點苦。它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據《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和《常用中草藥手冊》記載,地耳草二至三兩,水煎服,對急性黃疸型和非黃疸型肝炎、遷延性和慢性肝炎等疾病都有比較好的療效,用藥後肝功能、自覺癥狀及體征有明顯改善(建議大家最好遵醫囑,不要擅自用藥,以免引起不適)。

此外,地耳草還有其他的功效。首先,它能解毒,在出現瘡癤腫毒或被毒蛇咬傷後,可以將它用水煎服,解毒效果良好;其次,它能治療濕疹,取適量的地耳草,用水煎製後清洗濕疹的部位,濕疹能明顯好轉;再者,它具有利濕退黃的功效,能緩解黃疸、痢疾和熱淋等病症,尤其是緩解濕熱黃疸的癥狀,效果十分顯著;最後,它能活血散瘀,可以緩解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地耳草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服用,煎湯內服或者是搗汁外敷都可以。所以,地耳草可以說是集多種用處於一身的珍貴藥材啦。

地耳草通常生長於田邊、溝邊、草地以及撩荒地這些較潮濕的地方,產於遼寧、山東至長江以南各省區,如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此外,日本、朝鮮、尼泊爾、錫金、印度、斯裡蘭卡、緬甸至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美國的夏威夷也有。雖然地耳草比較常見,但很容易被當成雜草易被忽略,不知你有沒見過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