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加碼電動化 到2028年大眾將推出近70款新電動車

3月12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正在全力推動個人出行體系的根本性變革,並系統性地推出電動車型。

根據計劃,大眾汽車集團將在未來十年內推出近70款新電動車型,而非此前計劃的50款。因此,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基於集團電動汽車平台生產的汽車數量將從1500萬輛增至2200萬輛。

拓展電動出行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環節。為此,大眾汽車已經制定了一項全面脫碳計劃,到2050年完成包括車隊、生產和管理環節在內的全面碳中和。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大眾汽車正在全力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為了在2050年之前實現完全脫碳目標,大眾汽車集團已經在所有領域設置了未來幾年需要達成的階段性目標。所涉及的舉措將遵循三個原則:第一,不僅有效而且可持續的碳減排;第二,在能源供應方面轉向可再生能源;第三,針對無法避免的剩餘排放提供補償。例如,為了達成汽車全生命周期碳平衡優化這一目標,大眾汽車集團已經從供應鏈上著手相關工作。一份詳盡的路線圖正在擬定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鋼和鋁供應領域存在巨大的碳減排潛力。

據了解,大眾汽車集團在2025年的目標是:相比2015年的水準,車輛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減少3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大眾汽車正在致力實現車型組合的電動化。

根據規劃,到2023年,大眾汽車集團僅針對電動化領域的投資就將超過300億歐元。到2030年,集團旗下車隊中電動汽車的覆蓋比例將提高到至少40%。今年,第一批新一代電動汽車將投入生產:首先是奧迪e-tron)隨後是保時捷Taycan)。目前,這兩款車型的預定總量已達到20,000輛。同時,隨著大眾汽車ID.車型產量的增加,電動汽車將成為市場主流,首批上市的其他電動車型還包括:ID. CROZZ2)、西雅特 el-born2)、斯柯達Vision E2)、ID. BUZZ2),以及ID. VIZZION2)。

為了支持電動攻勢的開展,大眾汽車集團遴選了LG化學、SKI、寧德時代和三星作為其戰略電池供應商。鑒於持續增長的需求,大眾汽車同樣密切關注在歐洲參與建設電池工廠的可能性。展望未來,固態電池同樣展示出巨大的潛力。集團希望與合作夥伴QuantumScape攜手,將固態電池技術應用到產業化生產中。

與此同時,到2025年集團所有工廠的碳排放量將相比2010年減少50%。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發電廠開展的由燃煤到燃氣的轉變將自2023年起,實現每年150萬噸的碳減排。奧迪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工廠已經全部實現碳中和生產。德國茨維考工廠除了將成為模塊化電動平台MEB的主要工廠,其生產的ID.車型也將實現從生產到交付全程的碳中和。

MEB平台在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汽車攻勢中位居核心地位,通過第三方合作,對MEB平台進行最廣泛的挖掘利用,並實現規模效益,從而顯著降低電動出行的成本。這同樣讓個人移動出行在未來變得經濟實惠,且適用於主流市場。在近期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宣布的與德國亞琛的e.GO移動出行集團所開展的合作即是一個例證。

為了進一步推動電動出行,集團將與行業夥伴IONITY合作,在2020年前在歐洲的主要道路和公路沿線建造400個快速充電站,其中有100個位於德國境內。這意味著平均每120公里就會有一座充電站。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新成立的子公司Elli(Electric Life)也將提供採用綠色能源的智能壁掛式充電系統,用於家庭充電。這一服務率先在德國開始推行。此外,大眾汽車集團還將為所有工廠中的員工停車場提供3500個充電點,更多充電機會也還將覆蓋各汽車經銷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