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眾與福特聯姻,車企頻頻抱團為生存

日前,大眾汽車集團與福特汽車聯合宣布,為擴大雙方全球合作,強化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大眾汽車集團將向福特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注資26億美元,並向福特汽車開放模塊化電動平台MEB,讓福特汽車可以為歐洲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福特汽車也成為首個使用MEB平台的車企。

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韓愷特表示,“儘管福特汽車與大眾汽車仍保持獨立,在市場上是競爭關係,但在自動駕駛這一技術上的合作,可以為雙方提供無與倫比的實力、規模和市場覆蓋。”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表示,“大眾汽車將利用新的自動駕駛平台,在本世紀20年代初努力實現商業化。”

抱團取暖成風

早在2018年6月,大眾汽車和福特汽車就聯合宣布雙方已經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探尋結成戰略合作聯盟,從而進一步提升雙方公司的競爭力,但不會涉及包括交叉持股在內的股權結構的變化。當時曾有一位業內資深分析師告訴新京報記者,“且不論雙方合作的初衷是什麽,雙方合作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各補軟肋以此來應對當前市場的壓力。”

實際上,在政策和市場等因素的影響下,抱團發展已經成為很多車企首選的應對車市寒流、迎戰未來發展的途徑,在浪潮之下,競爭對手也逐漸變成合作對手。

不久前,比亞迪和豐田汽車宣布將合作開發純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今年6月寶馬集團與捷豹路虎宣布將聯手合作開發新一代電力驅動技術,近日又有消息稱雙方要加深合作;6月6日,豐田和斯巴魯宣布計劃在共同打造的EV平台上合作開發電動SUV,以此來分擔成本。

除了捷豹路虎之外,寶馬集團還和戴姆勒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這對競爭對手也“一笑泯恩仇”,3月末本田汽車宣布以2.5億美元入資豐田汽車與軟銀集團的自動駕駛公司。

除了國外車企頻頻聯手之外,國內車企也聯手合作。7月22日,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聯合蘇寧、騰訊、阿里巴巴等共同打造的智慧出行平台“T3出行”正式亮相,並制定了“三步走”戰略。

時間再後退,2018年7月5日長安汽車和比亞迪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2018年6月27日,北汽集團和華晨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應對車市寒冬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的變化,車企之間的聯合結盟不僅僅出現在福特汽車與大眾汽車這兩家車企身上,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汽車行業的合作和聯盟就開始層出不窮。業內普遍認為,當下汽車產業面臨“寒冬”,競爭也愈發激烈,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很難憑借一己之力勝出,車企或在技術開發上合作、或在平台上互通有無、或聯手布局汽車出行領域,當下資源整合和聯合結盟或將成為一種常態。

隨著全球車市下行,車企都在考慮如何應對“寒冬”,抱團取暖現象也越來越多。“現在全球汽車產業都面臨轉型升級,轉型新四化的趨勢也在不斷加深。”唯通資本專注於汽車領域的投資人徐慶鍾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眾人拾柴的優勢更為明顯,抱團結盟一方面能夠緩解車企自身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能夠消化冗余產能。”

隨著汽車產業的下行,傳統車企逐漸出現產能過剩的風險。因此也催生了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合作,例如綠馳汽車和長安鈴木、一汽夏利和博郡汽車、海馬汽車和小鵬汽車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解決傳統車企產能過剩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夠解決造車新勢力缺乏資質無法量產的問題。

實際上,車企之間的頻頻抱團結盟,更折射出行業的變局。一方面車企之間進行自動駕駛、智能化等方面的合作,折射出當前汽車產業智能汽車浪潮正在逐步逼近;另一方面在出行領域上的合作,例如國家級選手“T3出行”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布局、寶馬集團和戴姆勒在出行領域的合作等等,折射出的是當前汽車產業共享化轉型的推進,以及汽車企業向智慧出行的轉型。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隨著全球汽車行業大融合時代的到來,有實力的車企會在聯盟的基礎上形成幾個實力超強的品牌,這一前提的基礎是在合作中彼此成長。”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張潔 李文娣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校對 盧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