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耗時10年8000人打造,《封神第一部》為何期待?


1905電影網專稿 “‘封神’是每個中國人的童年記憶”在電影頻道《封神第一部》首映活動融媒體直播中,著名學者馬未都的一句話引發強烈共鳴。


的確,無論是爭相傳閱的連環畫、引人入勝的原著小說,還是異彩紛呈的影視改編,都讓“封神”故事深深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中,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神話史詩”,也讓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自官方宣傳以來就備受關注。



如今,歷經近十年創作耕耘,《封神第一部》終於將在7月20日全國公映(本周末點映),與觀眾“開榜”相見。


隨著物料釋出,影片熱度也不斷攀升。由費翔黃渤李雪健袁泉等“戲骨”領銜的實力派陣容賺足期待;充滿陽剛之氣的“質子旅男團”和新版妲己也令人驚豔不已;再加上恢宏磅礴的特效場面和獨樹一幟的東方美學,都讓這部“十年磨一劍”的神話史詩大片期待值拉滿。



導演烏爾善這樣闡述創作初心:以先進的電影技術和當代的思想解讀重新講述“封神”故事,創作屬於中國人的神話史詩大片,是電影人的責任和使命。


這一點也收獲了眾多專家學者的認可。他們認為,《封神第一部》推動了中國神話史詩類型的創新與發展,以年輕的視角與原創的中國美學風格,讓經典神話故事跨越時間之河,與當代觀眾產生共鳴。


《封神第一部》專家研討會現場


正如影評人周黎明總結的那樣:“《封神第一部》讓我們一頭扎進宏大而瑰麗的中國神話世界,讓我們為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成就和神話史詩類型片的成就感到驕傲。”


壹·國民神話重煥生機


武王伐紂、妲己禍國、哪吒鬧海、雷震子救父、比乾挖心...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無一例外都出自“封神榜”。


“封神”故事流傳三千年之久,不斷被各種藝術形式改編和講述,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要數明代小說《封神演義》,集史實與傳聞之大成,將中國傳統政治觀念與宏大想象熔於一爐,在小說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傳媒人樊登這樣概括:“《封神演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史詩。中華民族的成熟就是‘周代商’,孔子說‘吾從周’,武王伐紂後,建立起周的文化,突出德的重要性,在德而不在天。”


“這是中國人的民族本性,通過《封神第一部》非常完美地呈現出來了。”



從2014年起,導演烏爾善就與編劇團隊就開始了劇本創作,結合《封神演義》和宋元話本《武王伐紂平話》,通過五年十多稿劇本的反覆打磨,最終確立了“三部曲”的敘事結構,既獨立成篇又互相關聯,展現封神故事最核心的部分。


其中,《封神第一部》揭開了《封神三部曲》的序幕,講述了商王殷壽與狐妖妲己勾結,暴虐無道,引發天譴。昆侖仙人薑子牙攜“封神榜”下山,尋找天下共主,以救蒼生。西伯侯之子姬發逐漸發現殷壽的本來面目,反出朝歌的故事。



編劇在創作中將歷史脈絡、神話文本和藝術創新巧妙結合,在很多層面都做到了去蕪存菁,比如對“妲己禍國”、“比乾挖心”、“文王食子”的重新解讀,都在傳承經典的同時注入了更符合時代的表達。


正如薑子牙的畫外音:“福禍無門,唯人所召,心懷惡念,妖孽自至”,究竟是妲己紅顏禍水“傾家喪國”?還是商王殷壽利欲熏心“招致天譴”?影片對殷壽和妲己這組人物關係的創新刻畫,喚起了觀眾的思考,也給傳統故事注入了更多新意與解讀空間。



影評人周黎明這樣總結《封神第一部》與原著和歷史之間的關係:“封神的故事根植於歷史的沃土,翱翔在神話的蒼穹,冥冥之中又連接著當下。”


貳·英雄成長引發時代共鳴


《封神三部曲》最具創新性的改編無疑是對主人公姬發的刻畫。


不再效法小說以薑子牙為核心,而是選擇年輕時期的“周武王”姬發作為主角重述經典,通過他對商王殷壽從崇拜到認清其暴虐真面目,完成自我覺醒的過程,講述一個英雄成長的故事。


烏爾善說到:“我們的電影,不但要構建瑰麗的神話世界,更要以深刻的人性刻畫為核心。在《封神第一部》中,我希望通過年輕人的視角,講述我們每個人必然經歷的——鑒別真偽,抉擇善惡,最終獲得心靈成長的歷程。”



這一改編也收獲了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影視學者胡智鋒這樣評價:“《封神第一部》在講述古老中國故事的過程中表達了當代的審美價值,把武王姬發翻上來作為第一主角,這一顛覆把故事激活了,這個中國故事講得漂亮!”


編劇冉平也表示希望透過姬發的善惡抉擇和英雄成長與年輕觀眾達成共鳴,特別是西伯侯姬昌的那句經典台詞:“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潛台詞正是要學會獨立思考,分辨善惡真假,要有勇氣和擔當。


“《封神三部曲》還是在討論正義、善良、情感的力量,相信這樣的故事可以跨越時代,讓當代年輕觀眾從中獲得啟發和共鳴。”



叁·三千年想象成真


“講好中國故事實際上是在講所有的‘文化痕跡’,整個電影中的服、化、道、攝都在盡力呈現殷商時期的氛圍。”學者馬未都在觀影后點讚《封神第一部》服裝道具製作精良,細節考究,為觀眾營造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封神故事從商周到明朝《封神演義》成書,時間跨度長達2500年。為從這個歷史周期裡選擇視覺美學的依據,導演烏爾善與主創團隊將實地考察與資料調研相結合,將元明道教水陸畫、商周青銅器元素和宋人山水的美學風格融會貫通,構建起了一套貼近現代審美的古典視覺體系。


無論是服化道還是置景,烏爾善都堅持“複古而不泥古”,力求在現實與幻想,古典美和現代感之間找尋平衡,“構建神話世界的邏輯是,它一定是想象出來的,但同時也要給人以真實感。”



具體到場景上,《封神第一部》的置景工作量極大,從強盛的朝歌城到古樸的西岐城再到嚴寒的冀州城,以及宏偉的龍德殿、“七重天”概念的鹿台、殷商宗廟等都彰顯出中國自然景觀、傳統建築美學與神話想象力的巧妙融合。



服裝同樣十分考究,款式來自元明水陸畫,裝飾圖案和紋路來自商代青銅器和玉器。服裝上的刺繡由非遺傳承人手工打造,玉飾也由真正的玉石定製雕刻,盡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之美。


影片美術指導葉錦添這樣闡述設計理念,“服裝造型融合著多個朝代的美學特點,是對中國優秀傳統藝術形態的涵蓋,也是在營造一件看見的劇本,幫助演員建立人物。”



在道具方面,主創人員查閱了大量商周古墓發掘報告等專業資料,不僅複製還原了歷史上的“天子駕六”馬車,更以傳統工藝製作出想象中的道具,比如商王殷壽登基大典用於表演“玄鳥生商”故事的玄鳥,劇組特意找到濰坊風箏的非遺傳人用竹子扎製而成。



導演烏爾善給服裝道具組提出的要求就是,在製作的完成度和美學的成熟上,要跟文物可以媲美,“放到博物館裡要可以亂真”。


而中國電影博物館館長黃曉偉也充分肯定了這一點:“影片中的服裝道具非常精美,還原了當時的背景,同時為講好中國故事,打開一扇扇小的視窗,我非常讚成烏爾善導演這次是博物館級的作品。”



肆·中國神話史詩電影類型拓荒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學部長丁亞平表示,《封神第一部》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創造了一種區別於其他國家奇幻類型的中國獨有的電影類型,在充分展示中國電影工業水準的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本土化的電影創作觀念、敘事手法和藝術追求。


正如烏爾善所說:“封神”是中國人自己的英雄神話史詩,凝聚著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和想象力,而利用先進的電影技術讓三千年的想象照進現實,讓傳世經典重煥生機,是電影人責無旁貸的使命。


這也是他耗時近10年,帶領8000餘人的團隊,完成中國神話史詩電影類型拓荒和工業化探索的動力所在。無論華語電影首次採用三部曲連拍,還是科學管理調度8000人團隊,都為中國電影工業化積累了寶貴經驗。



國民神話、共同記憶、當代表達。也正因如此,馬未都選擇用“神話之神,超越想象”來形容《封神第一部》的獨特魅力,“‘封神’是每個中國人的童年記憶,無論你是十歲八歲,還是正值青春年華、人到中年,或是像我這樣步入晚年,都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相信不同年齡、不同層面都會有不同的理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